春来不是读书天?

2015-06-11 08:25枭单雯雯苹果绿尔雅
优雅 2015年6期

枭单 雯雯 苹果绿 尔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读书日”发布的国民图书阅读数量,连年让中国人尴尬。然而,比这更为严峻的是阅读环境的恶化。诚如现时代网民戏谑“我读书少,可不要骗我”的说辞正在兑现。

尽管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中国每年出版图书超过45万种,已经超过美国一倍以上,但书本中富含的劣质信息,让媒体将之冠以“垃圾书大国”的称谓。中国图书版权历年逆差,也佐证了国内大部分读物内容低水准的状况。无论从精英主义角度还是大众审美层面进行观察,这个并非正面的头衔都已坐实。古语对书本中颜如玉及黄金屋的美妙憧憬,因为烂书的涌现与侵蚀,已变得遥远而不可追思。

尼尔·波兹曼在他著名的《娱乐至死》一书中用“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饮用”比喻信息过剩时代人们的处境。卷帙浩繁对应着的无书可读,毋庸置疑成就了一个引人寒噤的讽刺。事实上,在文艺氛围浓重的豆瓣,网络红人和菜头9年前就发起一个名为“烂书通缉令”的小组,接受遭遇不良阅览体验的读者吐槽。曾供职于湖南报媒的读书版编辑袁复生,也为此办过“年度烂书榜”,郭敬明、于丹、易中天、冯小刚等一批畅销书作者均是座上宾。

坏影响越大的书越烂,仅仅是其中一个合理的解释。眼目下,电商购物平台首页推荐、实体书店最招摇的位置均被花哨的畅销书攻陷。那些最显赫的区域,永远为假模假式的都市言情、养生、励志、育儿,理财等门类预留着空位。专栏作家小宝借用大前研一《低智商社会》中的观点——内容简单的畅销书流行,是低智商社会的标志——为好书和坏书大致做了一次分野。

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评价体系中,其实仍有一个对于坏书的共识:无品、无聊、无益。拿直接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养生类图书来说,曾经流行中国大地之上的拍手、敲胆经和吃绿豆,在今天来看多少成了笑话。此外,充斥在这个市场中的爱情圣经、职场宝典、心灵修为、成功学案例等等,让在相关门类饥渴而赤贫的人们,步入字符筑造的迷宫。

大多数自我甄别能力欠佳的读者并不能像海岩那样通过烂书激发写作欲;也不如罗永浩所讲,会从烂书中学到东西。所以,大象公会创始人黄章晋毫不留情地把其中一类蠢归因于害人之书,“我碰到过两类蠢人,一类就是不读书,他会变蠢;还有一些人读的书特别多,他也变蠢了——读了一些不该读的书。”

在险象环生的阅读世界,轻率选择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供需关系宽泛标准下的经济市场,慌忙指导着书市新品上架。书商们炮制出几近戳破眼球的封面标题,企图掩盖内容的粗鄙;读者则在有限的时间缝隙里对此大快朵颐,最终吃出病来。

犹如置身于蒙昧荒原,夜幕已垂,我们需要保持清醒,阻击那些随时可能出现的野蛮人。

标题:这些书是这样让你变蠢的

格莱哥·贝伦特设定的潜在受众无疑是欲望都市里那种情商相对较高的成熟男女,它所划定的游戏规则适用于那些高段位的成熟男女过招,你非要将它拿过来直接往自己和身边的男人头上套,实在是太一厢情愿了。

《他其实没有那么喜欢你》

(美)格莱哥·贝伦特、(美)丽兹·塔西露?

可读指数:三颗星

实用指数:两颗星

容易造成的误读:拿情感专家的方式去两步走简化问题——第一步:抛出高要求。第二步:做不到?分手!

为什么建议你不要读:情感关系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或者万用准则。不要迷信权威。

姐妹淘坐在一起抱怨男人,尤其是如果有一个特别纠结的妹子开始哭丧着脸倾诉:

“情人节啊,他居然不送我礼物!”

“他竟然忘记了我们的结婚纪念日。”

“消息发得越来越少,你们说他是不是劈腿了?”

冷不丁,总会有人迸出那句:“别纠结了,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于是,那本酷女孩们奉为圣经的书中金句总会接踵而来:

“无论你找出了各种各样可以安慰自己的证据和借口,唯一的事实是,他不再想和你在一起,并且没有胆量和你说清楚。请相信,没有什么秘密——他配不上你。”

“相信真正喜欢你的人一定不会让你费尽周折去找他——因为他会主动送上门来。”

“有时我们宁愿相信一个男人太害怕、太紧张、太自卑、太圣洁、太爱前女友、太敏感、太恋母、太忙、童年阴影太多、家庭压力太大、太累、太疯、晒得太黑、太有自杀倾向……却不愿意看清很简单的事实,是的,他不是太忙,不是受过伤,不是有童年阴影,不是遇到了地震洪水,不是要就任美国总统,不是脑震荡得了短暂性失忆,不是手机掉进了火锅,他不是有健忘症,他也不是死了——他只是没有那么喜欢你而已。”

……

一言以蔽之,就是:“姐们儿,那个渣男不爱你,跟他分手!立即!马上!你值得更好的!”

人们往往会倾向于相信去选择一个快速的诊断和解决方案,尤其是当这些诊断看起来还如此冠冕堂皇理由充分让人无法不信。

书里的条分缕析看起来是那么让人无可辩驳,问题是,然后呢?

并不是说就赞成女人应该忍气吞声为对方找借口,但如果抛出一句简简单单的“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然后就关上沟通之门,像书里说的那样,拍拍屁股潇洒走开扭头转向下一个男人,我敢打包票地说,你在上一段感情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必然会在下一段感情中全部重演。

你身边的男人们,那些张伟王平李明,无论是通过朋友介绍还是相亲认识,跟你一样是拖着鼻涕从应试教育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他们从小并没有经历过情爱方面的教育,甚至被禁止早恋,直到某一天成了你的男朋友。(极有可能的是你还是他的初恋女朋友,身上担负着他的情感启蒙重任,真不知道该不该同情你。)他们没有一个是精通欲望都市里男女情爱的“人精”格莱哥·贝伦特(《他其实没有那么喜欢你》这本书的作者,亦是美剧《欲望都市》连续三季的创作顾问。)他们并不像西方男人一样深谙送礼物之道,你看美剧里那些高情商男人哪怕一边在外偷食一边也不会忘记嘱托秘书为伴侣准备好皆大欢喜的礼物,可在中国长大的他:连给自己老妈买礼物都不知道买什么好、连自己父母的生日都不一定记得住、他们也许害羞保守裹足不前生怕受伤,你又如何能仅仅因为他们没有送你情人节礼物、忘记你们的纪念日或者没有主动联系你而判定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

你瞧,格莱哥·贝伦特设定的潜在受众无疑是欲望都市里那种情商相对较高的成熟男女,它所划定的游戏规则适用于那些高段位的成熟男女。愿意去读这种所谓情商修炼秘籍的都是女人,即使你的男朋友忍辱负重陪你看了同名电影,你也不能指望他第二天就洗心革面为你改变,以为他如果真的很喜欢你,便会心甘情愿为你改变、满足你的任何要求:先前爱撩骚玩暧昧处处留情的即刻断绝除你之外和异性的所有关系,先前不想结婚的马上去研究如何购买N克拉的八心八箭foever mark大钻戒来求婚,先前在父母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为了你去研究烹饪、先前醉心事业的为了你推掉所有工作……等一下!你不是真的相信世上有万能灵药可以药到病除包治百病吧?拿自己也做不到,长此以往再好脾气的男人谁会受得了你的折腾?

现代人习惯往自己和他人身上贴标签“渣男”“劈腿男”,其实,每一段由两个不同个体形成的关系模式是独一无二的关系模式,企图找出规律或者勾画应该如何必然是徒劳。情感关系里根本就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用准则。

下次,在伙同闺蜜拿出“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给对方一棒子之前,不如直接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与需求,看看你们两人能不能一起找到一个两方面都能够接受的方法。要记得,无论结果如何:共同在你们的关系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永远比简单拍拍屁股走人来得有效。

不知为何酒井顺子会视结婚为胜利、单身为挫败,甚至会说出“美丽又能干的女人,只要过了适婚年龄还是单身,就是一只败犬;平庸又无能的女人,只要结婚生子,就是一只胜犬”这种残酷到让人啼笑皆非的话。

《败犬的远吠》

(日)酒井顺子

可读指数:两颗星

实用指数:两颗星

容易造成的误读:拜此书所赐,女性常常把婚姻当成人生唯一的追求以及判断自己幸福与否的标准,无法认清人生孤独的本质,一旦没有男人依赖便惴惴如败犬。

为什么建议你不要读:你应该在结婚之前多经历一些生活,对自己了解更多,先成为真正的自己。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值得爱,才会获得我们真正需要的爱。

败犬,是日语的引伸词,其意为:失败得如丧家之犬。现在提起这个词,一般指的是30岁以上,高收入、高学历、事业成功,但无感情归宿的女性。这个概念全拜日本女作家酒井顺子的散文集《败犬的远吠》所赐。

这本书探讨未婚女性及其生活,认定年过30岁的未婚女性,无论事业上多有成就、在职场多么叱咤风云,只要未婚,就是人生战场上的一只败犬。这本书引发日本社会热烈讨论。后来有一个台湾电视剧叫《败犬女王》,把这个概念和叫法普及到了国内,于是大龄剩女跟“败犬”这个词从此挂上了钩。

书里充满作者对败犬立场翻来覆去的评说,一边自我澄清,一边自我揭露,在作者眼中,像她一样的败犬们其实是腼腆、正直、具有恋爱体质、有比较高的经济社会地位等的女性,而“胜犬”大抵为了达到结婚这个目标,曾经采取各种手段。例如假装喝醉了酒,或者向对方谎称“父母非逼着我去相亲”、“我可能怀孕了”、“我很会做菜噢”,或者哭泣撒娇,或者编造虚假的经历,或者假装自己单独一个人就无法生存下去……整本书都在隐约暗示:“谈不了恋爱接不了婚都是社会的错,败犬们都很好的!而那些胜犬都是用了不光彩的方法获得了胜利,只有我们败犬才知道哪些女人是真正的绿茶婊!”

不禁想问:对于女性而言,结婚真的就是跑道的终点、大奖的彩头?每个女孩从大学毕业之后,总会不停有中国式的好亲戚好街坊问你“有男朋友了吗?”,一旦有了男朋友之后,她们会赶着撵着问“啥时候结婚?”年轻女孩天天被家里耳提面命地逼婚,好像不管送你去大学学的什么,一切都是奔着婚姻这个彩头在努力。

于是,我们身边大多数女孩儿都是匆匆忙忙赶在30岁成为“败犬”之前把自己送入婚姻,也不管是否适合,80后们还没恨嫁完,90后们已经前仆后继开始相亲了。

在我们身边已经有太多结了婚却不幸的例子,单身却自由快乐有主见的女性也比比皆是,她们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2005年,陈文茜已经47岁,未婚,和5条狗一起生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心态平和地表示自己对爱情“不期待也不反对”。实际上,只是你应该在结婚之前多经历一些生活,对自己了解更多,先成为真正的自己。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值得爱,才会获得我们真正需要的爱。

把婚姻当成势在必得的目标去盲目取得“胜利”之前,不妨问问自己:那是不是你发自真心想要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迫于压力而不得已的妥协。婚姻,到底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胜利”?如果不是,那什么才是?

要坚信:无论你是否选择婚姻,无论你在哪个年龄选择婚姻,都是你的自由。这一信条对男女均适用。在你感觉被这个社会的婚恋观绑架的时候,尝试问自己一下:我是谁?我将如何渡过这仅此一次的自由而又珍贵的一生?我年少的时候曾经有过多少梦想?我是否甘愿为了一段仅仅是凑合的婚姻而付出我的接下来的几十年时光?

《五十度灰》的作者詹姆斯是暮光脑残粉,胖,一副标准大妈的模样。在美国,这部小说的读者大都是跟詹姆斯大妈年纪一样大的中年妇女,中产阶级绝望主妇们疯狂迷恋这类书籍,无非是小说满足了她们的YY,日子越平凡得一成不变,对刺激的东西越向往,一个狂拽酷总裁对一个灰姑娘(大妈们会自动代入年轻版的自己)各种捆绑play 玩SM,很刺激吧?

《五十度灰》

(英)E. L. 詹姆斯

可读指数:两颗星

实用指数:一颗星

容易造成的误读:“霸道总裁爱上我”题材不论国籍地受到喜爱,其实已经成了轻度致幻剂一样的存在。但是这种题材容易变成超级玛丽苏,女读者一旦代入角色,虽然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得到满足了,生活再平凡也觉得没啥大不了的了,但三观从此扭曲,把自己禁锢于幻想世界变成“非人类”存在而不自知。

为什么建议你不要读:现实复杂且残酷,最好清醒地面对。与其拿那么多时间像个loser宅女一样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玛丽苏小说上,一脸油光地沉溺于YY世界,还不如抬起头关注一下如何提升自我、做一个有魅力的女人。

21岁女大学生因为帮生病的朋友去采访28岁的霸道总裁Gray,人家迎面一句“跟你说了我只有10分钟”。待她好好坐下开始采访时,问了一句“你是不是Gay?”总裁内心一定非常复杂,表情千变万化之后乖乖回答“我不是”。

经过几轮你来我往的对话,总裁成功对女主产生了兴趣,问女主以后想干什么,女主提了自己的远大理想之后自嘲的笑着说“或许不太可能实现啦,看看我”,总裁深邃的眼睛如同狮子一般盯住势在必得的猎物,他说“我在看。”

再经偶遇,两人成功来电。但是Gray害怕自己隐秘的小爱好给纯真活泼的女主带来伤害,为了停止她再靠近自己而说了狠话。女主即使非常伤心,也立刻打起精神告诉他自己全部接受,不害怕。这样的治愈系打开了总裁的第一道心门。

霸道总裁身边自然美女如云,什么样的女人没有见过呢?为什么就会看上你?从上面罗列的前戏以及之后的场景与对话告诉我们女主的一般性格:她聪明认真,有点小机智,又有点小马虎;面对年少多金的霸气总裁丝毫不惧,谈笑风生,想问什么就问什么;乐观而坦然地喜欢一个人。总体来说,这一本小说比别的玛丽苏小说略微用了一点脑子的地方在于,把女主设定成一枚GPA 4.0 的学霸,且青春可人。

女主不仅青春可人,还有自己非常充实的生活,学业优秀、打工、朋友……所有都指向塑造一个积极正面乐观上进的妙龄少女形象,所以会赢得霸道总裁倾心也算逻辑上过得去:一个男人,无论是不是霸道总裁,总还是不会莫名其妙喜欢上油头垢面的loser宅女的。

在作者接受记者采访时看到过她的模样,胖,不事修饰,一副标准大妈的模样。有趣的是,在美国,这部小说的读者也大多跟她一样。所以在读这本书之前,你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那仅仅只是巧合吗?再就是,最关键的一点:你是不是也想像她们一样?

某个通过面部特征识别年龄的网站一度在朋友圈风靡不已,大家在晒完自己和闺蜜们的年龄识别之余,肯定没有少拿明星开涮,有趣的是,50多岁的麦当娜,被识别出来的年纪一般总是在30岁左右。无论是麦当娜,还是张曼玉、刘嘉玲、王菲,从来不会有人用“大妈”这个词来称呼她们,自然是因为她们几乎永远不会以“大妈”的一面示人。年龄并不是不事修饰的托词,职业也不是,懒更不是。很多女孩对于化妆的看法仅仅停留在“女为悦己者容”,殊不知保持体形、适当化妆、穿着得体、以令人愉悦的面目和精神出现,是一种女人的尊严。那么多真正天生丽质的女人尚且不能忍受自己套条大裤衩、趿拉着大拖鞋,以胖、丑、不美的形象出现,你又如何能够忍受呢?

与其拿那么多时间像个loser宅女一样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玛丽苏小说上,一脸油光地沉溺于YY世界,还不如抬起头关注一下这一季的时尚潮流、妆容资讯,看看别人是怎样打扮的,看看别人的举止谈吐,在自己的穿着打扮上多下一点功夫,要么去健身房挥汗如雨也好,从内、外两方面提升自我、做一个超越年龄存在的魅力女人。

当然,如果你时间大把,就想用这种小香艳作品来满足一下YY的需求,我们也并不反对你翻开这本书,只是YY有风险,Y前需谨慎,千万不要陷入玛丽苏的白日梦里走不出来!

总体而言,陈愉教女性要独立、积极、上进、充实,这些都无可辩驳:如果你想得到一个出色的男人,你自己要先成为一个出色的女人。一个好男人想要的是一个跟自己对等的同伴。用猎头的方式猎男人: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对生活期待一致;成熟而感性;令我信任和欣赏。

《30岁前别结婚》

(美)陈愉

可读指数:两颗星

实用指数:两颗星

容易造成的误读:将结婚与年龄挂钩。正如她书里所引用的:婚姻和孩子的风险对女人来说要比对男人大很多,因为所需要的各种成本——照顾孩子、时间、情感、职业机会、经济安全感,都由女性来承担。所以时间对于女性来说更是急迫,尤其是成长其实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非要等到自己已经修炼到完美再去结婚,你会发现婚恋市场上已经没有和你匹配的男性了。

为什么建议你不要读:永远不要拿年龄为自己设限,无论20、30、40还是50,数字仅仅是毫无任何意义的数字。去爱吧,不管你年龄几何,不要害怕去犯错,也不要害怕对方和你一样幼稚不成熟,你们要一起去经历、一起去“试错”,然后才能一起成长。

现实残酷就在于,女孩们总是被催着长大、催着成家立业,好多女孩一团孩子气、自己其实都还是个孩子,就已经被催着谈恋爱、结婚,然后生下了宝宝。过来人都说:这是对你好。时间对于女性来说,走得这么急迫,完全不给你喘气的功夫让你停下来想一想。

在美国长大的陈愉于是站出来,用西式思维稍微给大家伙儿宽限了那么一点点,把时间线划到了30岁。(表面上,比起我们父辈常用的“25岁再不嫁人就成剩女”的论调好像是宽限了那么5年,可实际上,真的有那么一条线存在吗?当你站在线的一头,你并没有准备好;然后当你跨到了线的那头,你就已经完成了成长、修炼圆满只待结婚了?)

如果把30岁当成一条分割线,你必须要知道,没有任何人能够承诺(当然陈愉也不能),线的那头有一个足以匹配你的优秀男人恰恰好等在那,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对你微微一笑,亮出足以闪瞎双眼的大钻石,说:“HI,嫁给我好吗?”

几年前就有过这样一个著名的段子:相传,曾经有一个年轻妹子在学校门口和男同学吵架,她指着对方鼻子叫道:“你去找你那个89年的老女人吧!”——80后女性集体石化,大为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我们的教育总是反对早恋,直到男孩女孩们跨进某一条时间线,马上就又催促结婚,好像怎样爱、怎样与另一个人好好相处可以无师自通。可真的是这样吗?现实里的爱情从来不会像浪漫言情小说或者电视剧里那样只是花好月圆卿卿我我,哪一对年轻的恋人不是一起吵吵嚷嚷分分合合才学得会怎么去爱。

在这一点上最值得一提的楷模应该要算周迅了。她的那么多次恋爱经历,每一次都全情投入、奋不顾身神勇地去爱,也曾遇到渣男、也曾受过伤害,但正是从每一段感情中学习和成长,才有了后来被高圣远爱慕和宠溺的她。

所以我们要说:去爱吧,不管你年龄几何,不要害怕去犯错,不要害怕受到伤害,也不要害怕对方和你一样幼稚不成熟,你们要一起去经历、一起去“试错”,然后才能一起成长。

永远不要拿年龄为自己设限,无论20、30、40还是50,数字仅仅是毫无任何意义的数字。而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还有成功学——“鸡汤”里有毒

20世纪90年代,卡耐基系列图书被引入中国,随后《谁动了我的奶酪》的近百万销量让出版社赚鼓了腰包。从当时算起,励志心灵鸡汤类书籍在中国持续畅销了10余年。与其说将这类书籍作为人生方向指引,不如将之视作浮躁社会中人们对自己无法平静内心的一次奉承。

实际上,相较数年来国内书市风靡的励志与鸡汤出版物,卡耐基的作品还不算顶糟糕。但言辞犀利的知乎网友还是总结道,“没听说过鸡汤穷三代,励志毁一生吗?说的就是卡老师的书。”

2013年,据新东方培训学校几位元老故事改编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公映,王阳有句台词说,卡耐基是骗子。影片的这一幕,算是国人对成功学的一次公开反水。

就像盖茨第一笔与IBM的大生意由其母亲促成,巴菲特8岁参观纽交所的前提是他的议员父亲带路,奥巴马老爹是肯尼亚首席经济顾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那些书籍只是将那些成功人士成长经历换用不同的语言置换更新,趋近于受众的认同。对此,中国读者凭借实际生活经验已经不再全盘相信了。

颇具典型意义的案例发生在港澳资讯现任董事长兼CEO唐骏身上。曾经历过学历造假风波的唐骏,在五年前出版《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随后很贴合主题地成“烂书榜”上的反面教材。当一个人自言自语地说自己很成功,本身没太大问题,但非要出书告诉别人很成功已是不大靠谱了,更遑论随便复制。

还有一种类似传销洗脑术的书,如曾经销售火爆的《羊皮卷励志丛书》,该书强调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可以战胜一切阻力。其中也描述不少匪夷所思的案例,比如父亲为营救孩子,双手托举起一辆汽车;某穷光蛋梦想拥有豪车、别墅以及一个金发美女,多年后梦想终于实现,重点在于自己的妻子居然和他梦中的毫厘不差……拿现在时髦的话来讲,这是极度震撼人心的屌丝逆袭事件。引郑渊洁经常在微博上说的一句话来总结,“童话都不敢这么写。”

理性分析,励志书市场的繁荣,其主要驱动力源自年轻群体对成功的渴望,一本杂志曾经做过一个专题“有一种毒药叫成功”。在这个接近于迷信的信息传播范畴里,财富被当做成功的不二标志。如此逻辑之下,作者不乏宣扬为了得到财富,可以牺牲自己的尊严,为了克服恐惧,鼓励大家在公共场合“爬行”。这样的励志已经变态,化作一味毒药。

有关步步高升的假说——职场的水是如何搅浑的

与励志鸡汤书不同,职场类出版物更为精准抓住了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心理。这部分的文字又微妙地切入了女性市场,书商们恍然大悟,中国女性对于事业精进的渴求不亚于这个国家里的男人,从而形成了一个无比庞大的消费市场。

后来被拍成电影的《杜拉拉升职记》,便是当年的书市黑马。接着便有了《杜拉拉职场变身秘诀》,这个女人的形象简直让人眼睛疲劳。百无聊赖,作者给了无数个失败的案例组成了一连串苍白故事,但是置于如何取得成就,答案几乎是没有的。或许这个问题,作者也没想明白,也就甭刨根问底了。

很久很久以前,电视里还没有开播《甄嬛传》,但书中的权斗戏码早已拉开帷幕。有本名为《白骨精列传》的书,它不再让人幻想组织团体的协作能力,把重点放在表现光鲜职场背后的尔虞我诈。初入社会的有志青年在它的指引下,将其视作大学毕业后的再教育学习手册。

有本书直接取名《上司喂养手册》。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方法是像养宠物那样喂养上司!当老板对你言听计从,当你说什么老板就做什么,或者你总能利用老板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你就是老板的主人。一种做梦的情绪油然滋生。

当然,除了攻读EMBA,我们的图书市场也为企业家们准备了管理方略猛料——《致加西亚的信》,可用于新入职员工洗脑指定用书;我的前公司曾人手一册发放的《将心比薪》,据说能够从企业员工互动的角度出发,触碰心灵最深层的角落,阐述真正意义的全心投入工作将能有效换取对应薪酬;《心怀感恩去工作》,告诉员工心怀感恩去工作的道理,事实证明,对工作越是感恩,就越是容易得到企业的欢迎与老板的青睐,就越是容易得到成功晋职的机会;《你有多少问题要请示》,老板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开始强硬起来,告诉员工做到优秀需要“有问题止于自己,把问题当成机会”,这是全新的职场艺术。

一万种养生理论——有病不治也是病

养生类图书一度主宰着畅销榜半壁江山,随后也在书籍投诉量中占了一半。面对强劲的经济诱惑,不少出版商滥造伪健康保健图书。于是,各路“枪手”被召集在一起,有时这些半吊子专家一个多月就能拼凑出一本书。通常,这些书都会用格外夸张的例子吓唬你,从而给出他们的解决方法。

实际上,即便在出版社工作10年之久的老编辑,在审查这类图书内容时也难免遭遇窘境——他们大多只能凭借自己的生活去把握文章说法的正误,底线则是“不至于死人”。

若是稍稍博览这个序列中的几本书,你会很快发现,保养的第一步应该是头晕。面对种类繁多的养生类书籍,那些相互矛盾的指导方法,令人无所适从。比如,有的书提倡水果不能与海味同吃,而另一本书立马就介绍海鲜水果沙拉如何美容养颜;《时尚养生指南》中说“游泳是最好的有氧锻炼方法”,但 “游泳池中的氯会诱使哮喘发作”,而另一本保健书《有病不用上医院》中写道,“游泳是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好的运动疗法之一”。在一家书店的陈列柜前,《有病不用上医院》旁边的摆放的另一本书的名字叫《有病就得看医生》。

养生导师“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系列,曾在七个月内印刷了十二版,销量达几十万册。但在一次采访时,这位父亲为八卦掌第四代传人的江湖郎中承认自己没有行医资格。

比起上面那位作者影响更大的是张悟本,此人因《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销售超过300万册、主讲节目《百科全说》排名收视率前三,毋庸置疑地也成为了中国荒诞康养史上的领军人物。过犹不及,一位叫刘弘章的人直接搬出太医后裔的名号,撰写《刘太医谈养生系列》,其中用作背景的历史故事,则是乱描一通。不想做历史学家的医生不是好作者。

关于时间管理的恐吓式忽悠——不要一古脑相信

这类书籍的作者似乎大多把自己当成了审判他人命运的上帝,通过几乎来自于同一模板的书名,便可洞见他们是如何指点黎民的。无可厚非,这又迎合了当下人们的功利心,向人们灌输年轻时名利双收的重要性,但这也导致了年轻人无法静下心来做事的状况,整个社会沉浸在浮躁的氛围之中。

《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大概是一本悲情的书,这么早就决定了命运,可人家才刚刚成为女人。

毁人不倦的还有《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即便毕业后的前五年工作对人的性格养成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动辄用“决定一生”这样耸人听闻的字眼,让那些暂时因为各种原因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并不理想的年轻毕业生作何感想?

不久就有了《3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接着又向10多岁发展,最后甚至到了几岁。这种恐吓式忽悠蔓延至各个年龄层,于是有了《十几岁,决定男孩的一生》《18岁以前决定孩子的一生》《6岁决定一生》《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由此观之,不妨说从娘胎里人的一生就被决定了。

幸好,在肯德基白胡子老头哈兰·山德士的年代没有这样的出版物,否则他不可能折腾出一家全球连锁快餐店;也亏得王江民青年时代没有受到“XX岁决定一生论”的干扰,他38岁才开始自学计算机,过了四十岁才成为国内最出色的反病毒专家……

严肃地讲,在人生漫长的岁月中,充满无数未知的可能性,几本败类图书根本无法左右其方向。

编辑:林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