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两则

2015-06-12 04:27黄同明
对联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童上联学堂

●黄同明

(一)

相传,湖南靖州县飞山脚下,有个伢崽,叫杨三元,因家贫到十二岁也未曾开蒙读书。

这天,他从河里抓了一些黄鳝、江鳅和鲇鱼回家。路过蒙馆,听见从屋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便赤脚踏进了学馆门。正在背书的学童见杨三元闯进来,瞅见先生不在,便一哄而上,争着要他手中的鱼。

先生听见喳喳的吵闹声,火冒三丈,拿起戒尺在弟子们身上一顿乱打,学童们吓得窜回屋里去。先生吹胡子瞪眼,要杨三元滚出去。杨三元站在学馆门口只是不动,他想,往日里过学堂门见人矮三分,今天垫起砖也要争个高低。他举起手中的一串鱼,嬉笑着说:“先生要对得上我手上的半副对子,我杨三元转身就走,以后再也不进学堂门。要是对不上,哈哈,对不住,今天来玩,明天来玩,天天捉鱼来玩!”

三元把一串鱼举到先生鼻尖上,摇头晃脑地说:

鳝长鳅短鲇大口,一串无鳞;

先生闷了半天便再骂到:“朽木不可雕也!朽木不可雕也!”杨三元拍着屁股哈哈大笑起来。模仿先生迈开四方步走出了学堂门。因先生平日瞧不起山寨的人,寨老和寨民早对他不满,听说这件事后,借此把先生打发走了。

后寨民们又新请了一位蒙书先生,且商议杨三元为可造之才,便凑了学钱送他进学馆读书。这三元果然不负众望,最后成了新科状元。这日,新科状元插宫花,身披红彩打马游街。走出没多远,一只鸟绕着三元的马头咕咕叫个不停,赶不走,打不跑。三元心知有异,也想探个究竟。鸟儿把状元引到一座坟前,下马往墓前石碑一看,上刻“‘死对’上联,广征天下才子,不教蛮童耻笑天下斯文……”原来是那位教书先生啊,顿时,喉头发酸,对着墓碑行了跪拜之礼后,长叹一声:“学生一时顽皮,竟使先生命归黄泉!学生今日续对,以死谢罪先生于九泉之下……”

杨三元令随从取来文房四宝,挥毫于墓碑上对出下联:

龟圆鳖扁蟹缺头,三元有壳。

题完三元把笔甩出老远,一头向石碑撞去,幸被中军拦住。

(二)

岳麓山下岳麓书院门前那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对联,一直为寒窗苦读的湖湘子弟引以为荣。当然,也招来鼠肚鸡肠之辈的嫉妒。

北宋仁宗年间,有一位姓孔的山东籍官员认为山东自古出才子,比那楚南之地更是块福兮宝地。皇上想寻访安邦治国的栋梁之才,就答应了孔大人提出去湖南实地考察之事。

孔大人的官船过洞庭、入沅江,进五溪、但见江水澄碧,山影倒映,七只麻鸭像老太爷一样在水面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孔大人正在船头打坐,看到此情此景,忽然心血来潮,口出上联,写成条幅,上岸后挂在大轿门上,上联曰:

七鸭游江,数数三双一只;

从湘北到湘南,从湘西到湘东,孔大人遍历湖南,无人应对得上。回到京城,他便对仁宗皇帝说:“什么‘惟楚有才’,应改为‘惟鲁有才’才对。”这时,旁边侍立的一位姚大人不平了。这位姚大人是湖南靖州人氏。他轻轻一笑,从衣袖里抽出一封家书呈给皇上,又对孔大人拱手言道:“大人在靖州飞山脚下歇息时,可曾见一小儿在道旁观赏猪婆蛇出洞?”

孔大人莫名其妙地点点头。

“这就对了。据家人来信,大人这上联正被小儿对上。”

“岂有此理!为何不见他当场应对?”孔大人摇头不信。

姚大人冷笑道:“恕下官无礼。那小儿误以为轿前挂联应对者患有疯癫之症,故而未曾应对。”

孔大人一听,明知姚大人在恶言伤人,但在皇上面前又不便发作,只得讪讪地说:“既如此,姚大人不妨代联。”

姚大人拱手言道:孔大人请听——

尺蛇出洞,量量九寸十分。

此下联如何,孔大人?

孔大人听后,心知被山野刁童骂了,又羞又恼,气得满脸通红,只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宋仁宗连连点头:“好!!好!小儿尚有如此才气,足见湘楚地杰人灵,‘惟楚有才’,配!配!”

猜你喜欢
学童上联学堂
牛年春联集锦
XINMU/欣慕 XM001
HAOBAIBEI/好百贝 HBB-A
anyin/安茵 ABA601
小试身手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羊年春联
宝宝国学堂
乱字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