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明何时容下它们

2015-06-12 09:59
齐鲁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陈欣贝蒂导盲犬

导盲犬们的城市命运

自5月1日开始实施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明确,视力残障者可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同一天,由郑州导盲犬服务中心组织,3只导盲犬与10名视力残障旅客,从郑州东站乘坐G6911次列车到洛阳游玩,这是铁路部门对导盲犬政策放开后,国内首次由视力残障旅客携带导盲犬乘坐火车。

中国目前有1691万视力残疾人士,在大陆服役的导盲犬只有67只。导盲犬和盲人之间的故事,某种意义上是对城市生活人性化程度的检验。目前导盲犬上公交、地铁、出租车其实依旧是个难题。

我们呼吁善待导盲犬是基于其为弱势人群服务的基础之上的,关怀同类中的弱者生存是人文与文明的表现已成为社会共识。在我们如何对待智力与生产能力,都远远滞后于我们的其他物种时,却发生了重大分歧。

因为抽取活熊胆、高速路口志愿者拦截狗肉车、每天数万只猫被摆上餐桌、玉林狗肉节等等论战不时发生;人类历史上更是因为与动物关系的矛盾处理,受到过无数次惩罚。无论中世纪的鼠疫还是鸡瘟、口蹄疫、前些年的SARS病毒,人与其他物种争夺生存空间,往往便引致反弹式的报复、损失惨重。

如今在城市中,动物的居住无疑貌似侵占了人权。

随着中国城市化运动,大批移民入城,城市居住空间日益狭小,都市人本身的生活质量尚不得保障,生存资源亦匮乏;同时空巢老人增多,部分人需要与宠物交流感情。几种人的生存需求交织在城市,酿造各种人与动物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

动物进城可作为宠物,可作为食物,甚至作为马戏团、乞讨人员赚取金钱的工具。动物在城市面临着与人的冲突,与城市格局规划的冲突,环境和福利的冲突,也面临着自己的命运囧途……

动物伦理与动物报复:

善待弱者背后的人类道德

《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人类与动物之间的道德难题》,是美国学者哈尔·贺札格的一本著作。人类对动物的三重态度,即宠物、野生动物和食用禽畜。这反映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而关系是以动物在人类心目中的功能或角色有关。

作者描述,在坚持动物权利的美国人中,往往也有很多坚决主张吃动物权利的人,例如大部分养猫的人不会因为猫儿弄死雀鸟而感到难堪,对雀鸟毫无道德负疚感,有些人甚至主动捕捉雀鸟给猫儿玩弄。

作者认为人对动物的看法,基本上可用“爱和情感/厌恶和恐惧”和“无用的或有害的/有用的”作为坐标轴线分成四个象限。

即在人类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上,我们的道德源于情感,而非理性。按照哲学家以及一切生物学家的理论,道德和秩序是基于理性基础之上,对待动物的不平等便是整体人类文明的漏洞:情感最容易发生偏移和受到左右。

与其说对待动物的平等是为了给予动物福利,莫过说是通过对待弱者的情感态度,达成人类一致的理性和秩序,达成人类面对危急时刻对待同类的理性和秩序。

如今,工业化和商业化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面对整个地球资源,面对其他物种上,我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越来越缺少平视,为获取自我物种的生存资源,理性丧失、格局狭小……

梁文道与钱永祥关于动物伦理的讨论时,用“你离一个杀人犯有多远”中的观念举例:“人类的道德没有一致性,无论面对同类还是异类,促使人们不断调节、反复验证自己的道德标准,才可能得出较客观的道德原则,这是保护动物的原则,也是整体人类族群自我保护的原则,约束突发事件中人丧失理性,自我、残虐,欺凌弱者的原则。如何对待弱者是人类最高的文明和道德。”

(本专题10-19页)

济南首只导盲犬——

贝蒂来济南的这三年

2012年4月25日,山东省第一只导盲犬贝蒂安家济南,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而如今,贝蒂和它的济南主人陈欣已经在济南生活三年。

□尹丛丛

一号狗:贝蒂

5月27日下午三点半,记者到达陈欣的按摩店时,他正帮着客人行针,将记者带到办公室后,又匆忙离开。

记者由此有时间打量了一下这个属于陈欣和贝蒂的私人空间——整间办公室不过十一二平的模样,靠墙处竖着个吉他,办公桌旁立着个麦克,而最别致的细节是进门处那个粉色桃心印花的铁盒——那是贝蒂的食盆,里面还留着几粒狗粮,用陈欣的话说,“它总爱剩两口。”

陈欣与贝蒂或者是与导盲犬的因缘,可以追溯到4年前。2011年,罹患视神经萎缩的陈欣无意中“看”到了一部旧电影——《导盲犬小Q》。

这是部改编自日本作家石黑谦吾的长篇小说《再见了,可鲁》的电影,于2004年在日本上映,讲述了狗狗小Q成为导盲犬后的一生,被称为“一部讴歌生命以及活生生的存在者的命运的杰作”。

“我看不到,但是我能听到声音,听懂大部分意思,我觉得这狗太好了。”陈欣陈述着当时的心情,“加上我天生喜欢动物,我想我要有一只那多好啊。”

事实上,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自2006年5月成立到现在,交付视障人士无偿使用的导盲犬数量约为80只。在中国1691万视力残疾人士数量对比下,申请成功的概率几乎等于零。

所以,陈欣一方面进行了网申,一方面又找了另一条路——自己训,“我买了很多教材,现在电脑上还有呢,什么《快乐训犬》,然后买了一只白色的拉布拉多。”但很快陈欣就发现,这完全不是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专业性差太多。”

好在,2011年底,大连培训基地给他打来了电话,由此,陈欣进入了申请导盲犬的第一关——填表。“问得问题太多了。”陈欣回忆,“年龄多少?残疾的类别,残疾的级别?身高多少、走路快慢,你有没有受过定向行走训练?你家周围到你常去的地方有几个点?大体方向你认识吗?是车多还是人多?……”

而陈欣此时才从大连培训基地那里得知,此时整个中国导盲犬不过三十只,山东省还没有一只。他问需要等多少时间,回答是,“那可不好说,三年五年也是有,后面排队的人很多。”

我只是个导盲犬的使用者,是贝蒂的伙伴,陪伴者

彼时的陈欣依旧两手抓,一边等待着大连训练基地的电话,一边带着自己的拉布拉多训练。时间匆匆而过,进了腊月,店铺打烊放假,新年的气氛越来越浓。连陈欣自己都没想到,腊月二十七,在新年来临前三天,大连训练基地又一次给他打来了电话,“你初审通过了。”

第二关就是上门考察。二月初,刚过完新年,两个训导员带着一只在训犬从大连来到济南。“食宿由我来安排,考察了三天,让我试用了导盲犬,又问了很多问题,我的婚姻状况,家里有没有对皮毛过敏的等,月收入多少,能养得起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你用导盲犬的目的是什么?”

陈欣的回答是“出门”——“一是去工作,二是我得去趟超市吧,去趟银行吧,我得去公交车站吧。”

这些都被录音录像带回大连训练基地,20天后,他们打来电话,“你第二关通过了,现在你来大连吧。”

这是考察的最后一关,共同训练,为期一个月。

至今,陈欣还记得去大连的情景,“不让带陪同,是我一个人去的,那时候正是淡季,飞机票打折的厉害,才四百多。我到的时候天都快黑了,同其他三个人一起,被安排在大连医科大学附近住下。”

第二天学习了一些基本知识后,他们就被拉到了训练基地选狗。四个人,一共六条狗,每个人可以轮着试三到四条,“这其实就是和狗去配对,这绝对是看缘分。”

而有缘分的是,贝蒂是陈欣试的第一条狗,他几乎一见钟情。“当时我等在房间里,听着有人叫陈欣你出来,就有人过来扶着我下台阶,他说它就在你眼前,你先摸摸它吧。结果我一摸,它就和我握手。”陈欣兴奋的说,“我就想这狗还会握手啊,我第一印象就特别好。”

随后就是走路实验,训导员跟在身后保护着他们,“我还是觉得特别好,它走路快,我走路也快,这挺合适。”

陈欣当时就问训导员,“它叫什么名字。”而训导员的回答是,“只能告诉你,它是一号狗。”

为了更加客观的呈现自己的感觉,训导员不会告诉挑选者任何能够辨别身份的信息——“你可以摸它大小,也可以问训导员它是黄的还是黑的,是金毛还是拉布拉多,但具体的情况却一点都不能说。”

而在陈欣他们试狗的同时,两到三名训导员也会在后面记录——“也不光是我们感觉跟狗合不合适,他们也需要综合评价你适不适合,他们有专业的评判标准。”

所以,即便陈欣的第一感觉十分良好,并且表达了“这个就很好,第二个不用试”的想法,但他依旧需要按照要求试了剩下的两条狗,然后,工作人员就告诉他们,“回宾馆吧。”

如果说试狗相当于相亲,那么这时候的心情就可媲美新媳妇见公婆,全然都是忐忑不安的猜测,吃饭、睡觉,休息完,四个人被召集到一个屋子后,面对着工作人员,他们仍旧不知道,究竟哪一只狗将会成为他们的伙伴。

陈欣兴奋的说,“工作人员告诉我,将会参考个人意愿,暂配给你们。你呢,就是今天试的一号狗,叫做贝蒂。我当时就欣喜若狂,直接说,‘我本来就是想要它。”

贝蒂给陈欣的惊喜不仅仅是这些,譬如,来宾馆第一天,陈欣就发现自己的烟找不到了,他和一起聊天的申请者四处摸索时,一个大狗头拱到了他身上,“它把烟盒子叼着给我了,上面都是它的哈喇子,全湿了,完全不能抽。”

除此之外,它还会握手,出门的时候知道把自己的牵引绳叼到主人手中,“这都不是训练基地教给它的,因为这属于没用的技能,这是之前的寄养家庭给它养成的习惯。”陈欣得意的说,“其它三只狗就不会。”

当然,一狗一人虽然一见钟情,但也有摩擦的时候——“我要直着过去,它却偏偏要绕过去,经常会有分歧。”相处到十来天后,陈欣与贝蒂出现了《导盲犬小Q》中的一幕——在要过马路的时候,陈欣明明听着没有车过的声音了,可无论怎么问“贝蒂可以走了吗?”贝蒂都不动。

陈欣最终不耐烦了,开始拽绳子(这是在狗不听话时的动作,表达主人不高兴了),贝蒂却仍不肯动,“我想这狗是怎么了?”陈欣回忆道,“就在想的这个瞬间,我听见呜的过来一辆车,从我面前飞驰而过。车速很快,它看见了,可我听不见。我这才知道,是我没理解它的意思。”

陈欣坦然说,“主人和导盲犬是需要信任的,我需要无条件信任它,它才可以有效的帮助我。”

导盲犬的“困境济南”:

公交被拒,仍受排斥

4月25日,陈欣终于将贝蒂带回了济南。

那时候北京有七条导盲犬,但仍旧不能够进入地铁。作为来山东的第一只导盲犬,训练基地的工作人员曾经担心贝蒂能否在山东适应良好,陈欣的回答是,“没问题,我们济南人很实在,不矫情,这都不成为问题。”

的确,倔强又活泼,喜欢争第一的贝蒂一来到济南,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大媒体都相继报道,即便是以贝蒂名义开的微博,也获得了众多粉丝。

但让陈欣没想到的是,他当时在训练基地工作人员面前说的话,并没有实现,他带着贝蒂,遭遇了无数次拒绝。陈欣需要每天往返于省委二宿舍和阳光舜城的两家按摩店,“公交车经常把我们拒之门外。我每次都需要解释很长时间,但依然会被拒绝。”

“比如公交公司也有自己的规定,‘乘客严禁携带犬类乘坐公交车,你能说导盲犬不是犬?”有人用安全卫生等问题反问陈欣,但事实上,“导盲犬只要穿上‘工作服就会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且在工作期间保持安静机警,做到不吃不喝,也不排泄,直到工作结束。”

2013年5月18日,在陈欣以及媒体的努力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出台,规定如盲人可以牵引导盲犬乘坐交通工具和出入公共场所,并在9月1日开始实行。

“既然这样,9月1日前我不坐,我还是走。单趟一个半小时,七站路,这个路线在我脑子里记得太清楚了,我到现在都能背过——阳光舜城往北走,到转盘,历阳大街……”陈欣几乎毫不犹豫的跟记者复述了那一个半小时的路线。“9月1日正式实施的那一天,无数媒体记者陪着我和贝蒂,在车站试乘。”

陈欣说到这里的时候,语气仍旧有些愤慨,“就是不让上,我们试了三趟车,都说没有听说过新的《办法》。贝蒂是很聪明的,谁喜欢它,谁怕狗,谁烦它,它都知道。它认为这个东西是不接受它的,所以,它的反应是直接绕开,即便去了也不上车。”

“我只能摸摸它的头,摸摸它的前胸,让它玩玩,闹闹,忘了这事儿,告诉它没有事。我对着它说,他们都能坐,咱们怎么不能坐?放心,肯定咱能坐。”

事实上,9月2日开始,贝蒂已经可以登上济南的公交车。陈欣如此奋争的原因,却不仅仅于此。作为四家连锁店的老板,公交车不是他必须出行的工具,但是,是陈欣要争取的权利,“现在只有贝蒂一只狗,以后呢?”

在2013年9月的公交风波后,陈欣删除了贝蒂微博的大部分内容,仿佛从济南纷繁的报道中消失了。记者问陈欣,这三年过得怎么样?陈欣的回答是,“很好。”

猜你喜欢
陈欣贝蒂导盲犬
陈欣运用补肾益精法治疗育龄期月经过少肾虚证经验
导盲犬
导盲犬小Q
上帝的手艺
爱心义卖
生死连环计
贝蒂的项链
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FOR AIRPORT GATE REASSIG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