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丹寨制造”走向世界

2015-06-13 10:00
当代贵州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丹寨金钟工业园区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付 松

让“丹寨制造”走向世界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付 松

打造贵州装备制造业基地,一直是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如今,“丹寨创”系列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想不到丹寨金钟工业园区有铸造-光机-整机-配套这么一条完整的机床产业链。”5月29日,在贵州省数控机床推介会暨产业发展研讨会上,金钟工业园区的发展速度,让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总裁吕黔赞叹不已。

从2013年9月亮相德国汉诺威欧洲机床展览会开始,园区龙头企业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精密数控机床,就多次拿下国内外大单,成为贵州装备制造业新的领跑者。

打造贵州装备制造业基地,一直是金钟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如今,“丹寨创”系列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2011年以来,金钟经济开发区先后获得贵州省“511”示范园区、2012年贵州省开发区先进单位、贵州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贵州省民营经济示范园区、贵州省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全省十大样板示范产业园区等荣誉。

工业强县靠园区

丹寨曾因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等条件制约,多年来发展步伐缓慢,经济总量较小。

2010年,在“工业强省”大背景下,丹寨县决定筹建金钟工业园区,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这对于一个国土面积仅有940平方公里,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没有现代农业产业作为支撑的小县来说,是何等困难!

发展“超常规”,敢啃“硬骨头”。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金钟经济开发区已逐步形成装备制造业、电子应用产业、特色食品业、健康医药业为主体的省级示范园区。

以兴富祥装备制造项目、力帆九鼎车辆制造项目为引领,金钟经济开发区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已落户上下游产业项目27个,建成投产23个,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产业配套不断完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先后引进斯凯尔电子、桂荣电子、流金海拉、宏天电子、中思龙科技等企业入驻园区标准厂房,电子应用产业发展不断加快。

以俊建实业为龙头,聚集兴博农业、喜湘聚、丰益食品、仰阿莎、深露食品、硒锌薯类、三泉茶叶、传福茶叶、茅台蓝莓产品等16个富含硒锌食品加工产业,使园区特色食品产业初具规模。

在贵州省发展“大健康医药” 产业的推动下,园区引进欣紫鸿药业、新科医疗科技、碘雅医疗器械、涵龙生物科技等企业入驻园区,逐渐形成“一个项目引进,多个项目关联”的产业发展格局。

“确实没想到,当年的茅草地变成道路宽阔、厂房林立的开发区,颠覆了我们对第二故乡的印象。”当年在丹寨上山下乡的上海知青陈阿姨,重回丹寨时感慨万千。

2014年,丹寨工业园区装备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39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68%。

2015年一季度,园区已投入建设资金786.84万元。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丹寨县‘工业强县’的主导产业之一,曾创造过‘丹寨速度’,塑造过‘丹寨精神’,并取得一定成绩。”丹寨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刘蔚说,丹寨将继续加大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努力将金钟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全省一流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园。

金钟开发区通过以商招商、收购兼并、控股参股及业务合作等多种模式,把为机床提供配套的各道工序引入兴富祥装备产业园,实现了一个园区内上中下游产业的有机统一。图为工作中的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吴玉贵/摄)

产业集群创税促就业

金钟经济开发区位于丹寨县城东部,地处沪昆高铁和贵广高铁交叉处,厦蓉高速穿区而过,是“凯里、都匀半小时经济圈”、“贵阳一小时经济圈”的现代型经济开发区。

大交通成就大格局,大格局引领大发展。

在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的金钟经济开发区,作为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2014年,兴富祥公司生产无心磨床700台,数控机床56台,其他机床220台,总产值30845.52万元,销售收入29419.85万元,实现利润4150.56万元,创税2057.54万元。

这一合格答卷,既来源于科技创新的支撑,也来源于产业集群效应。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盘点零部件库存,终结普通型无心磨床生产,在三大产品线上全面实现数控化。”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虹说,兴富祥公司智能制造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以智能化装备、定制化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战略在金钟经济开发区悄然起步。

金钟开发区通过以商招商、收购兼并、控股参股及业务合作等多种模式,把为机床提供配套的各道工序引入兴富祥装备产业园,实现了一个园区内上中下游产业的有机统一。

截至目前,园区内已经聚集了欧泰数控、天凌高、添辉钣金、瑞德铸件、真山机电等30余家上中下游企业,以精密数控机床为核心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做贵州装备制造产业的领跑者,我们很有信心,丹寨是我们最好的出发点。”兴富祥公司董事长彭洪富说。

从企业管理信息化到产品研发定制化,金钟工业园区通过自我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多种模式,精心打造贵州高端装备制造示范基地,为实现中国制造成为世界标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标已经明确,蓝图正在绘就。到2020年末,金钟工业园区总产值将达到500亿元,财税收入达15亿元以上,就业人数达8万人以上。

抢占市场先机产销两旺

2015年3月,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深露食品有限公司与央视网成功签约,其产品“丹之蓝”系列荣登央视网商城优质新品。

主动走出去抢占市场先机,换来线上线下一片繁荣。

今年春节以来,因产品旺销、市场走俏,金钟经济开发区一批工业企业放弃节日休息,争分夺秒生产,努力增产创收。

“为保证按时完成西南工具集团空调压缩机每月至少10万件的产品订单,我们只有大年三十晚和初一上午放假,春节其他时间都正常上班。”真山机电公司经理曾静说。

真山机电公司是一家生产高精密度铸件的企业,2014年,成功实现“空调压缩机减耐磨合金铸件发明专利”成果转化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终结了我国此类产品长期从日本进口的历史,产品订单接连不断。

春节之后的春耕时节,合众农机公司迎来一年最忙的季节。为满足市场需求,服务春耕生产,该公司50多名员工加班加点,日产各类农机200余台,其拳头产品“赛耕”牌微耕机一、二季度产量可达1万台。主要销往省内的黔西南、遵义、黔南、黔东南等市州。下一步,公司还将向东南亚进军,打开国外市场。

“自主研发是抢占市场的关键,我们研发团队成员分散在全国各地,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争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装备制造行业成为领跑者。”看着新一批产品顺利下线,汉诺威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勇军说。

“只有自主研发出高端产品,站在高起点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占据市场份额。”有着近30年数控机床研发经验的欧泰数控公司总经理周宏说,为加快新产品面市进程,公司的研发团队与台湾研发团队合作,打造国内一流的高速、高精产品加工中心,应用到航空、汽车等高精零配件生产上。

从吸引高精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到定位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丹寨金钟工业园区完成了漂亮转身。当下,如何继续招强引优,和企业并肩冲刺,又将成为园区建设面临的一道新课题。

“加快园区建设是丹寨打造‘小县大城’重要举措之一,我们将依托‘两高’贯通的交通优势,通过装备制造产业这个重要支撑来引领金钟工业园区发展,让‘丹寨制造’迅速走出贵州,走向世界。”丹寨县委书记侯美传说。

(责任编辑/岳 振)

链接

“数”读园区

一季度,全省园区工业总产值1750亿元,同比增长10%,比计划进度多完成250亿元;投资达到905亿元,同比增长25%左右,比计划进度多完成205亿元。

全省新建标准厂房113万平方米,累计建成标准厂房289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入住率稳定在90%左右,入住面积达到2678万平方米,入住项目3681个。

当前,全省园区企业数达到7138户,开工生产企业数5806户,开工率81.3%,6个市州园区企业开工率超过80%,占全省市州一半以上。

猜你喜欢
丹寨金钟工业园区
苏州某工业园区能源系统碳中和研究
考虑阶段发展的离散制造工业园区优化规划
春耕大典
利用背景噪声研究福建金钟库区地壳介质波速变化
韩正义党党首骚扰同僚被解职
贵州苗族蜡染文化在平面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轮值镇长
——丹寨万达小镇的独特IP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向台资台企抛出“橄榄枝”
丹寨扶贫创新模式探析
丹寨扶贫创新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