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

2015-06-15 08:44张奉琼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溃疡病柑橘

张奉琼

摘 要 柑橘溃疡病是影响柑橘正常生长的主要病害,危害柑橘叶子、枝条、果实,最终导致柑橘树减产,降低柑橘品质,害危害较大,一直是我国果树检疫的对象之一。基于此,对柑橘溃疡病的主要特征、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进行分析,并从综合角度提出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 柑橘;溃疡病;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6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9-048-02

柑橘溃疡病危害柑橘的叶子、树枝与果实,一旦产生这种病害会导致柑橘树落叶,树枝变坏直至枯萎,最终影响柑橘的果实生长,导致柑橘表皮带有病斑甚至果实脱落,这样势必造成果树减产或降低柑橘品质,不仅降低经济价值,还严重影响外销[1]。本文将叙述柑橘的溃疡病的主要特征,以及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提出综合的防治技术措施。

1 柑橘溃疡病的主要特征

柑橘溃疡病危害柑橘的叶片、树枝和果实。危害对象会在患部出现木栓化隆起的病斑,斑的中部呈“火山口”状开裂状。它是一种细菌,称黑腐黄单胞杆状细菌柑橘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itri (Hasse)Dye)。该病菌主要侵染芸香科植物,以甜橙、脐橙、酸橙及来檬等品种最为感病。据资料记载,黄岩于1955年发现柑橘溃疡病,当时属零星发生,发生面积很小。随着甜橙类、柚类、杂柑类等—些易感病品种的逐渐引进、扩种,成年结果树的发生面积有所扩大,具体危害有以下几点。

叶片开始于背面,发病时会产生黄色或暗黄绿色先出现针头大小的浓黄色油渍状圆斑,接着叶片正反面隆起,呈海绵状,形成近圆形、米黄色病斑。随后病部中央破裂,木栓化,表面粗糙,呈灰白色火山口状,病斑多为近圆形,发病后期,病斑中心凹陷,并现微细轮纹,周围有黄色或黄绿色晕环[2]。病斑大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一般直径在3~5 mm,有时几个病斑互相连合,形成不规则形的大病斑,后期病斑中心凹陷成火山口状裂开,严重时病叶早期脱落。

树枝上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但较叶片上的病斑更为突起,接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的木栓化程度更为严重,山口状开裂更为显著,有时数个病斑互相连成不规则形或环绕枝条一圈使枝条枯死。

果实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但病斑较大,一般直径为4~5 mm,最大的可达12 mm。木栓化突起和火山口开裂更显著,坚硬粗糙呈海绵状,有的柑橘品种在病、健部分分界处有深褐色釉光边缘。一般周围有黄色晕环,但果实成熟时,晕环消失,病斑只限于在果皮上,严重时会引起早期落果的情况,导致减产。

2 柑橘溃疡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基于柑橘溃疡病是杆状细菌引起的病状[3]。一般分为两种传播途径:一种是近距离传播,这种杆状细菌在柑橘内部组织越冬直到来年随着外界的温度、湿度适宜时,病原细菌就会凭借着风、雨、昆虫以及枝叶交接处从柑橘树的伤口、气孔和皮孔等处浸入而短距离传播。二是远距离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是杆状细菌借助苗木、树枝及柑橘果实实施传播的。夏天高温(25~30 ℃)多雨季节本身容易滋生或传播各种流行性病害,柑橘溃疡病菌落到寄主的幼嫩组织上(老枝、老叶很少发病),通过气孔、水孔、皮孔和伤口等侵入,潜育期3~10 d。基于不同柑橘品种的抗病性不同,柑橘溃疡病对不同的品种的柑橘有不同的病害效果。夏、秋梢发病重,春梢较轻。刚抽发的嫩梢叶和刚形成的幼果,其气孔还未形成,病菌不能入侵[4]。

3 柑橘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由于柑橘溃疡病一般是每年4-10月都能爆发这类病害,其中5月中旬为春梢的发病高峰,6-8月为夏梢的发病高峰,9-10月为秋梢的发病高峰。各位柑橘种植户应该注意每个时间段的重点防范对象与应对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3.1 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

严禁各种带病菌的苗木、接穗和果实传入无病地区。在调运苗木,接,穗、砧木、种子和果实时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件》。一旦发现应立即彻底烧毁,连同消灭病树周围的杂草。

3.2 培育无病种的苗木

有条件的种植园一定要培育无病种苗木。苗圃应选择在周围1 000 m以上无柑橘类植物的无病地区建立,并建立无病优质母本园,就地供应无病接穗,种子和接穗严禁从病区调入。

3.3 疫区实行喷药保护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在病区应经常检查发现那些有病的枝叶,一定要剪除防止其病毒危害蔓延,然后要及时清除地面的枯枝落叶,达到消灭病原的目的。喷药的重点是夏、秋梢抽发期和幼果期,在生长期喷药保护。苗木和幼树在春、夏和秋梢萌发后20 d和30 d各喷药1次。结果树应在谢花后及夏、秋梢抽发后各喷药1次。药剂可用:波尔多液、铜皂液、0.2~0.3°Be石硫合剂、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3%金核霉素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2000型8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20%龙克菌(杀菌铜)胶悬剂500倍液、12%绿菌灵乳油500倍液。

3.4 病区果园要加强栽培管理

第一,可采用营造防风林,以减小果园风速(在有台风的地区能显著减少病害发生)对叶片和果实的损伤。第二,根据该病菌在温度、湿度大时易繁殖感染的特点,及时做好抹芽控梢工作。对已经结果得树要彻底抹除夏梢,早放秋梢,病树要控制夏、秋梢,多留老熟春梢,在新梢老熟前期增施钾肥,促使枝梢健壮。第三,注意肥水管理,不合理的施肥会扰乱树体的营养生长,会使抽梢时期、次数、数量及老熟速度等不一致。一般多施氮肥的情况下会促进病害的发生,如在夏至前后施用大量速效性氮肥易促发大量夏梢,将会加重发病,故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钾肥。第四,要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和病果并集中烧毁,尤其要做好冬季清园工作,收集落叶、落果和枯枝烧毁,每次剪除一株病树枝叶后,应及时用酒精对枝剪消毒。随即地面、树上全面喷药保护一次(30%氧氯化铜或“靠山”悬浮剂800~l 000倍液)。最后、严禁在阴雨天或早上露水未干时进入果园工作以及及时排除果园的积水,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参考文献

[1]宋堆连,阳明宇.柑橘溃疡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广西园艺,1999(1).

[2]任伊森,等.柑橘病虫害防治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

[3]陈福如.柑橘病虫害诊治图谱[M].福州: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夏建平,夏建美.柑橘溃疡病综合治理技术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06(8).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溃疡病柑橘
冬季溃疡病高发 防治须加强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根源及防控对策
北方杨树枝干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