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县金银花产业发展刍议

2015-06-15 11:37韦艳花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金银花

韦艳花

摘 要 广西隆林县金银花种植项目通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成为该县烤烟产业以外的第二个农业重点支柱产业。基于此,概述金银花的市场发展前景,简要介绍隆林县在发展金银花产业方面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该县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银花;产业发展;广西隆林县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9-106-02

1 金银花产业发展前景

金银花是国家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2/3的中医方剂配有金银花。同时,金银花还可作为化工原料及饮料材料,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1.1 经济效益明显

在金银花盛花期,平均667 m2产干花80~100 kg,按2012年该县金银花市场价格56~60元/kg计算,每667 m2可创产值4 000~6 000元,高出种植水稻等一般作物收入3倍以上,而劳动强度却要减少1/3以上。(数字由隆林县惠民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

1.2 生态效益显著

金银花生长期间根深叶茂,生长较快,适应性广,有保水护土作用,是隆林县石漠化区域种植品种的最佳选择之一。同时,种植金银花还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是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新景点,对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 隆林县金银花产业现状

2.1 区域概况

隆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处在桂、滇、黔三省交界地带。东与田林县为邻,南与西林县接壤,北以南盘江为界,与贵州省的兴义、安龙、册亨等县市隔江相望。县城距广西南宁市476 km,距百色市172 km,324国道贯穿境内。全县辖区16个乡(镇),179个行政村(社区),2 619个村民小组。全县国土面积3551 km2,其中土山占65.08%,石山仅占34.92%。全县8.927万户共39.2万人。该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县份,世居有苗、彝、仡佬、壮、汉5个民族。全县森林覆盖率65.1%,林木以杉、松为主,是广西林业重点县之一,盛产油桐、板栗、水果、核桃,金银花、灵芝、天麻、首乌、杜仲等多种名贵药材。该县金银花资源丰富,发展时间长,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近年来,经过当地党政部门的大力号召和帮扶,全县金银花种植及加工发展迅猛[1]。从2010年起,种植面积以每年133.33 hm2以上的增幅逐年上涨。

2.2 发展现状

2.2.1 种植面积及品种

隆林县有超过40 a的金银花种植历史,当地金银花种植户积累了一定的种植技术和粗加工技术,对扩大种植规模有较高的积极性。目前,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0.2万hm2(自治县扶贫办提供),年产金银花约250 t以上,主要分布在天生桥、桠杈、隆或、者保、德峨、新州及蛇场等乡镇的石山地区。种植品种以本地品种黄褐毛忍冬及山东“九丰一号”和山东“鲁峰一号”等新品种为主。(自治县扶贫办提供)

2.2.2 产品销售情况

金银花产品除少量由县直部门负责销售外,其余均由隆林县惠民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广西隆盛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以“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组织外销。位于该县桠杈镇的隆林县惠民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1年7月成立,积极引导群众种植发展经营金银花项目,打造“大哄豹”野生金银花品牌,辐射带动周边7个村屯发展金银花,目前已经成为了全县金银花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之一。

天生桥镇也于2012年成立了广西隆盛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在天生桥镇建立了13.86 hm2 “九丰一号”金银花推广示范种植基地,打造“天生桥”金银花系列品牌,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种植面积200余hm2,并建成了年加工能力达500 t的鲜花制干厂。

为保障项目区花农的收益,上述合作社和公司采取统购、统销及二次返还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种植农户的利益。金银花经营期以15 a计,丰产期667 m2产量可达100 kg以上,以单价60元/kg计算,每667 m2可收益6 000元,除去每667 m2投入的生产成本约2 500元,每667 m2可净收3 500元。目前,每年仅金银花项目就可为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带来高达5 000万元收入。

2.3 产业发展的优势

2.3.1 品种优势

隆林县种植的金银花品种主要以当地黄褐毛忍冬金银花为主,“九丰一号”为辅。金银花,植物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及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近年来,金银花在医药制剂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前景十分广阔。

2.3.2 环境优势

隆林县海拨400~1 950 m,年均降雨量1 157 mm,年均气温19.1 ℃,属亚热带气候区,为湿润气候环境。土壤多为疏松黄沙壤,空气清新,雨量充沛,土壤水质无污染,是忍冬科黄褐毛忍冬金银花最适宜的原生态生长环境,适宜大规模发展。

2.3.3 政策优势

大力发展农林产业是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持的重点。金银花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全县各级党政部门对相关开发农林项目的个人和企业,均在政策和资金给予大力支持,金银花与“种桑养蚕”项目一道已成为全县重点帮扶发展两大支柱产业。近年来,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带动了地方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改变人们滞后的思想观念,为该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农民增产增收明显。

2.3.4 经验优势

隆林县发展金银花产业已经有超过30 a的历史,种植户对金银花种植的育苗、种植、管理、采收、加工、仓储等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经验,有利于项目的种植和推广。

2.4 主要经验和措施

2.4.1 合理布局

隆林县将金银花种植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遵循市场”的原则优化布局,主要选择在石山地区及25°以上的坡耕地种植发展(桠杈镇、天生桥镇、隆或镇、新州镇、蛇场乡、德峨镇等),采取统一规划、分年实施的方式,对适度规模的区域重点规划、重点指导、重点扶持,保障银花产业区域化、规模化。

2.4.2 努力培养龙头企业

为推动了金银花产业的发展,目前,隆林县已经成立了2个金银花合作社和1个龙头企业,社员达350人。

2.4.3 加大技术培训

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对银花种植大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从根本上解决了金银花花蕾期掉蕾、落叶等问题。经常组织花农、村干部学习产业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和科学生产管理技术,全面提高该县的金银花生产管理种植水平。

3 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种植规模还尚小

目前,隆林县的金银花种植管理比较粗放,面积分散,技术普及面还不大,加上帮扶政策、措施有限,导致产业发展水平低,易受产品价格波动,不利于抵御市场风险。

3.2 龙头企业引导能力差

从现有的龙头企业来看,其经济、技术实力较差,缺乏引导能力,尤其是技术支撑乏力,也成为制约规模化种植的因素之一。

3.3 帮扶政策措施不足

隆林县是国家贫困县,资金投入有限,难以整合资源,产品基地建设规模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还不能全面调动农民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产业发展对策

4.1 确立发展重点和目标

积极争取金银花产业发展项目,全县力争到2015年底,金银花种植面积达0.27万hm2以上,确立金银花种植示范点6个,引进加工设备,引进深加工企业1~2个。进一步打造特色隆林县金银花生产品牌,实现农村群众脱贫致富。

4.2 加大扶持力度

4.2.1 引进技术支持

一是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对花农进行指导和培训,加大培训的范围,加强培训力度;二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市场开拓、政策法规、管理学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合作组织在金银花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

4.2.2 扩建育苗基地

在现有年产5万株金银花旱地育苗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育苗基地建设。2015年,再建设10万株以上的育苗基地,充分满足全县区域内、外发展金银花产业的需求,为该县在2015年达到0.27万hm2金银花种植规模的目标提供优质种苗保障。

4.2.3 引进深加工技术

一是努力引进深加工技术,提高金银花产品质量;二是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丰富产品的品牌内涵和形象包装,积极创建宣传推广平台,加大产品的营销力度,把“金银花之乡”“大哄豹”“天生桥”等尽早推向全国及至世界。

4.2.4 加大资金支持

一是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二是从县财政、发改、扶贫等单位争取资金整合为种植大户、种植困难户、育苗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三是争取当地金融部门为积极性高的种植大户或加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4.2.5 培育龙头企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帮助企业做好项目的规划、申报等工作,争取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落户隆林县,做好金银花深加工。尤其是注意引进尖端技术人才,在绿原酸加工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4.3 对外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宣传,营造区域投资良好氛围,打造隆林金银花品牌形象,最大可能地吸引更多商家的眼球,开拓金银花产业发展新市场。

4.4 创新栽培管理技术

在发展“隆林金银花产业”的同时,安排农林科技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总结,进而实现科学管理、增产增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隆林县统计局.隆林各族自治县社会经济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金银花
金银花泡水别天天喝
金银花“香溢”致富路
金银花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金银花又开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夏日良药金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