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观点摘编

2015-06-15 02:19
天津史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志书方志资料

韦显博谈地方志事业的创新和发展?摇一、创新发展志鉴工作思路。1.依法修志,强化行政责任和职能。2.在组织修志方法方式上,以政府部门和地方志办公室为主,结合各部门、各行业关联度较高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各自的专长,特别是吸纳社会名流,作家、专家等参与修志。3.在修志合作方式上,运用市场运营机制,执行约稿方式。4.在资料搜集方法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首先,从档案部门查获大量重要资料;其次,发挥各单位资料员在本单位的优势搜集资料;再次,以市场手段,给予一定资金补助。5.在审核稿件方面,创新审稿模式。6.认真编好年鉴,灵活编修其他志书。7.编纂影视志。二、志鉴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1.从地方志服务对象考虑。2.从志书和年鉴内容考虑。3.从交流方面来考虑。4.从地方志事业的价值考虑。5.从职能转换来考虑。6.从历史和现状来考虑。三、人才队伍建设。1.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2.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鞭策落后。3.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四、地情网建设。地情网站是未来地方志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平台和渠道,其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让地方志资源和信息快速融入时代的传播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五、提高执行力是关键。首先,提高执行力要求干部在工作中必须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其次,提高执行力要求工作要讲方法、重实效;再次,提高执行力要考虑地方志事业的长远利益。(《广西地方志》2012年 第4期)

温益群谈网络时代地方志价值 一、网络时代给地方志提出了什么问题。1.计算机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储存资料和传播资料的方式。2.计算机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文本的方式。3.计算机和互联网使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4.地方志产生和存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二、网络时代的方志界怎样看待相关的问题。1.地方志书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更多只是一种文本载体和信息技术,不要因为对它的过于关注而遮蔽其他更重要的问题。2.虽然纸质志书面临着电子书籍的挑战,但是它仍然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方志工作者不必对此太过忧虑。3.地方志不必包打天下,而应该扬长避短,重在考虑做别人不可取代的事情。三、如何提高网络时代地方志书价值。1.在史实和数据上,保证权威性。其一,由于地方志官修性质,使它具有获取资料数据的特别优势。其二,因为地方志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编纂原则,使它所记述的人、事、物都较为客观。其三,因为地方志专家修志、层层把关、级级审稿的编纂成书形式,为志书内容的真实性作了重要保证。而网络的资料通常不可能有地方志这样严格的把关机制,信息的真实可信程度,是不可能与地方志相提并论的。可以说,史实数据的真实性是地方志在网络时代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2.在资料的取舍上,反映典型性。地方志编纂者要具有对纷繁的资料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取舍的眼光。采纳那些反映事物主流和本质的资料,摒弃那些反映支流和表象的资料,用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资料来提高地方志的价值。3.在内容和形式上,添加独有性。以专题或集中的形式来体现地方志的地域性特色,是增加志书价值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口述史也是提高地方志书资料独特性和可引用性的有效形式。口述史能使地方志更富独特魅力。尽量多用第一手资料,也会使地方志内容更具独有性。一手资料,是地方志资料特点之一。4.在读者的定位上,凸显学术性。地方志的读者和使用者,很多就是研究者。地方志中保存了大量社会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民族学和宗教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这些具有学术性的资料,使其在学术研究时具有很高的学术信誉和可引用性。地方志不是为了大众读者的常规性阅读,而是为大众读者带有专题考查和研究目的的学术性使用。(《中国地方志》2013年 第4期)

闫千金谈地方志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1.加快信息采集和编纂速度,增加时效性。地方志编纂是建立在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的。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后,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库和现成的电子报刊资料,以极快的速度收集到大量的可供直接编辑的资料,利用网络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跨地区的调查。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技术,提高方志的检索能力。利用现在比较成熟和先进的全文检索技术,可以方便的查找一句话、一个词,达到对资料的最全面占有、最方便的利用。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形成多样化产品,进行地方志资源的综合开发。在出版工作中利用计算机来编辑、存储信息已经比较普遍,这不仅提高了方志出版的速度,形成的电子文本还给进行方志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二、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1.网站之间要实现资源共享,形成规模效应。资源信息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形成互联互通,资源信息有效整合,发挥规模化效应。制定地情网站建设达标、验收标准,制定地情网站建设管理制度等措施。2.从建网逐步向建库转变,建立方志资料数据库系统。使地方志资料的信息表现形式得到进一步丰富,不仅可以数字文档的形式记载地方志文献资料,还可以图片、动画、视频、音频、应用程序等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形象直观的表现地情信息,利用地情资料库的搜索引擎,可以对各种地方志资源数据库进行检索,从根本上改变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形式和方法,满足人们多样性信息的需求。扩大地方志的读者范围,使更多的读者能够更准确的进行检索,更方便地共享地方志信息资源。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地方志知晓率。要社会接受地方志,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举办方志和地情知识竞赛和有奖问答等活动,促进人们学习方志、了解方志、使用方志造福社会,志界应建立自己的宣传体系。三、推动方志信息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1.提高方志工作效率。2.提高为领导资政服务的水平。3.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太原地方志》2013年 第3期)

李忠厚谈地情网建设 一、搞好地情网建设是传播地方文献信息化的重要途径。首先,地情网是方志文献信息走向社会的重要渠道。地情网可以利用电子媒介的无限复制性和获取的便捷性,使得志书被社会广泛使用。其次,地情网是方志文献信息由“死”变“活”的重要方式。第三,建立地情网可以促进方志文献信息的数字化工作。二、如何搞好地情网建设。首先,在栏目设置上,要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应突出“地情”这一重点和主题。其次,要采取多种形式,挖掘信息全面地情资源。不仅仅是方志,而应是涉及一地的历史与现状,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所有地方文献,如历代志书、史志专著、刊物、年鉴、地方名人及其著作、谱牒及政府公报、年报、统计资料等。第三,要注意避免文献信息形式单一和信息重复的现象。第四,网页结构设计要合理。地情网在网页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地方文献的特殊性,对内容安排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类,避免网页内容过于分散、首页内容庞杂无序等现象。三、地情网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充分挖掘数字化文献,满足地情网建设的需要。二是全面加强方志研究,满足地情网的需要,尤其是对旧方志的深入研究,是地情网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三是克服地情网建设上的认识误区。四是加强培养,解决人才缺乏现象。

(《陕西地方志》2012年 第4期)

猜你喜欢
志书方志资料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和爸爸一起回到童年:唤醒你,治愈我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情系志书藏古今
志书图片的放置原则
略议年鉴资料在第二轮贵州省《科学技术志》中的重要作用
设置方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探讨
第二轮志书编纂应避免年鉴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