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害的发生特征及防治方法

2015-06-15 20:11唐启友蔡俊平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防治方法晚疫病马铃薯

唐启友 蔡俊平

摘 要 马铃薯晚疫病较为常见,该病属寄生性真菌病害。一般来说,在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温度比较低,湿度大的环境下容易引起该病害的发生。近年来,湖北省马铃薯的此类病害严重,需要引起广大种植户的重视,因此,马铃薯晚疫病害的发生特征及防治值得研究探讨。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5.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9-016-02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湖北省恩施市三岔乡马铃薯产业化建设力度不断增强,但随着马铃薯的种植范围也越来越大,造成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变大,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为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湖北省恩施市三岔乡农技部门在2013-2014年,对省内的马铃薯晚疫病作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并在防治方法上进行探索[1-3]。

1 症状

1.1 基本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发病的地方为叶片、茎和薯块。当马铃薯叶片被感染病害时,首先会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出现水浸状的绿褐色斑点,斑点附近会呈现浅绿色的病态,在湿度大的气候情况下,这些病斑会马上扩大,并颜色加深呈褐色,周围会有一圈白霉,也就是孢囊梗和孢子囊,特别是在叶背的地方尤为明显,在气候干燥的情况下,这些病斑就会干枯,变得很脆,容易碎裂,白霉也会消失;同时,病斑扩大就会变慢。当发病严重时,叶片就开始萎缩垂下,最后整株变黑腐坏,放眼望去整片马铃薯枯焦;同时,产生腐坏气味,块茎被感染时,开始产生褐色或紫褐色的较大的病斑,并会有点凹进去,病部皮下薯肉也会呈褐色,接着会开始向周围扩散出去或者烂掉[4]。

当薯块被感染后,病菌的菌丝体就会留在薯块中,病菌和薯块一块越冬,如果用这些薯块播种,就会导致薯块不发芽或者发芽后并直接死亡。此外,在温度和湿度满足薯块出苗的条件下,这种薯块出苗后就会变成感染源,通过空气向周围的其他正常植株进行传播而急剧蔓延开,最终会造成整块田地里的植株全部感染马铃薯晚疫病而枯死,病菌孢子囊落入土壤中浸染薯块,因此,带病的种薯是马铃薯晚疫病来年发生的主要病源[5]。

1.2 形态特征

孢囊梗分枝,每隔一段着生孢子囊处具膨大的节。孢子囊柠檬形,大小(2~38)μm×(12~23)μm,其中一端具乳头状突起,另一端产生有小柄,比较容易掉落,将其放在水中时,孢子囊会在水中游离出5~9个肾状的游动孢子,其形状是具有两根鞭毛,当游动孢子在失去鞭毛后会形成休止孢子,并长出牙管和穿透钉,以便可以直接入侵寄主体内,菌丝的生长温度的适宜范围在20~23 ℃,孢子囊形成适温19~22 ℃,10~13 ℃形成游动孢子,温度高于24 ℃,孢子囊就会发生萌发。

在马铃薯开花阶段,只要白天温度在22 ℃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夜间温度10 ~13 ℃、叶片上留有水滴,晚疫病就会马上发生。当马铃薯被感染发病之日起,大约2周后就开始蔓延并达到危害性更大的趋势,从而造成病情的不断加重。因此,湖北省在8月下旬-9月上中旬,如遇阴雨连绵、温暖多雾天气,极有可能造成此病的流行。

2 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如鄂马铃薯10号。二是精挑细选,避免病薯。在贮藏、春化处理、切块、催芽等这些环节中,都需要对种薯的挑选格外注意,可以在一开始把病源切断,以绝后患。三是加厚培土,阻止病菌孢子囊在掉到土壤中时造成薯块的感染,有效阻隔传播。在发现茎叶染病枯死后,也都应立即将秧子除去,在太阳下直晒2~3 d后就可收获。

2.2 药剂防治

对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必须要在防治环节上加强药剂的正确和及时使用,达到农业防治的目的,并综合其他药剂进行防治。

2.2.1 抓住防治最佳时期

通常,在田内出现病菌传播源或马铃薯现蕾初花期时,要马上进行药剂防治,在最适宜的时间才能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2.2.2 选用对口农药品种

根据多年的药剂筛选试验结果,可以选择以下几种药剂进行防治。当田间未见病时用保护性药剂,667 m2用久生(80%代森锰锌)200 g;当田间已发病时用治疗性药剂:667 m2用阿克百(烯酰吗啉)20~30 g(有效含量),即50%可湿性粉剂2~3包;667 m2用 克露或走红或霜疫立克(72%代森锰锌·霜脲氰)72 g(有效含量),(100 g/包)1包/667 m2;667 m2用绿沐(25%霜脲氰·甲霜灵)25 g(有效含量),(100 g/包)1包/667 m2;667 m2用0.3%丁子香酚60 g。

2.2.3 采取科学的施药方法

在施药后7~10 d施用第二次药,连续施用2~3次;交替使用不同的药剂品种,以免产生抗药性;叶面喷雾时要用足水量,每667 m2对水30~45 kg,每桶(喷雾器)加农用有机硅喷雾助剂(商品名:丝润、杰效利、水动力等)1包(5 mL/包),有利于提高防效;为控制马铃薯的地上茎叶生长过旺,避免倒伏造成田间荫蔽,从而减轻发病,在田间喷施药剂时可加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 g 667 m2。

参考文献

[1]韩彦卿,秦宇轩,朱杰华,等.2006-2008年中国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7)3684-3690.

[2]郭军,屈冬玉,巩秀峰,等.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1):120-124.

[3]张祖金.品种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晚疫病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3):376-377.

[4]梁文伯.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J].福建农业,2015(1):85.

[5]李美娥,黄延美,李德海,等.五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82-83.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防治方法晚疫病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鸡球虫病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探讨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