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洛维茨 数次经历“我们完蛋了”

2015-06-16 10:06孟德阳
英才 2015年6期
关键词:维茨安德森硅谷

孟德阳

前不久,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来了一趟北京,与几位企业家讨论创业和年轻人的想法。期间他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创业成功:创业就像从悬崖上跳下去,只有抓到一架飞机才能够保证你不被摔死。

都说“忠言逆耳”,或许对于这群年轻人,本·霍洛维茨,这位来自硅谷、公司九死一生的创业家说的话更值得一听。如今他与马克·安德森成立的安德森-霍洛维茨公司正在指导着那些创业者们,不只是给他们投资,更是要让这些人少走弯路。而这家公司也在短短的几年之内投资了数家后来成为巨头的互联网公司(比如Facebook,Airbnb,Twitter,Instagram等等。)

霍洛维茨后来根据他的经历写了一本名为《创业维艰》的书,里面有这样一句感悟令人印象深刻:“过去的这些年里,我只在顺境中当过三天的CEO,剩下的8年几乎全部都是举步维艰的日子。”

也有人说,正是这些艰难的日子让安德森-霍洛维茨投资公司更加了解创业者,投出了数个“独角兽公司”。

穿过窄门

直到将他创办的Opsware作价16.5亿美元卖给惠普公司时,霍洛维茨才算是放松了一会儿。在这之前,他的公司一直处于一种挣扎的状态,危机无处不在。

霍洛维茨与马克·安德森相识于网景(Netscape)——硅谷最早的模板公司。当时霍洛维茨想要到网景去工作,面试官正是网景的创始人和CTO安德森,尽管只有22岁,但安德森对于行业、技术的理解给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9年,两人一起创办了Loudcloud,这家公司一开始被估值4500万美元,后来接受了1500万美元的风投以及马克本人600万美元的投资后,估值达到了6600万美元。而霍洛维茨也正是从Loudcloud开始了CEO的修行。

公司的头几个月可谓一路高歌,在创立不到9个月时,就已经签订了2700万美元的新合同。然而一场危机近在咫尺——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急跌,标志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

没钱了怎么办?这是霍洛维茨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当时公司融来的资金已经不多了,还有300多名员工等着发工资,Loudcloud的“药丸”在哪里?

本这样描绘当时的心情:“这是我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但肯定不是最后一次。”

与此同时,他还领悟到了一项关于融资的经验:“寻找一个统一市场,其中只要有一个投资者点头,即可成功,其他30位投资者即便全部摇头也无关紧要。”

找人脉,讲故事,想尽各种办法——最终Loudcloud还是以7亿美元的估值融到了C轮1.2亿美元的资金。可正如霍洛维茨的预料,这只是一系列绝望中最开始的那个。

当时已人人自危的硅谷对于投资人来说就是一个伤心地,尽管霍洛维茨已经意识到要从传统行业而非互联网寻找机会,可Loudcloud设定的业绩目标只完成了不到四成,而员工已经接近500人,钱烧完了,不得不再去找新的资金。

这下,真的没有投资人再来眷顾他们了。不知是否因为霍洛维茨的记性特别好,他总能回想起数年前的那些场景。

“你知道创业公司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吗?”“是什么?”“就是让你体验两种情绪:欢乐和恐惧。我发现,睡眠不足会令这两种情绪更加强烈。”

之所以恐惧,就是因为如果没有后续资金注入,公司就得关门。

而霍洛维茨居然通过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完成了融资——通过公开市场,公司上市。要知道,当时正值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后市场最低迷的时候。

这时候霍洛维茨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通过路演不断地说服投资者,需要对媒体的质疑进行回应,需要继续深耕公司的业务做出更好的产品,需要管理不断扩张的团队(近600人),需要保持对家人的关怀。

最终Loudcloud还是穿过了“窄门”,以6美元/股进行了IPO,筹得1.625亿美元。

从A到Z差16个字母

然而,上市并没有让Loudcloud摆脱业务上的脆弱。在2001年经历了一个不太糟糕的第三季度后,霍洛维茨已经开始为公司“找下家”了。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公司破产后自己该怎么办,而将Opsware业务独立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想出来的。

经历了几个月的蹉跎之后,Loudcloud这家上市时值1.6亿美元的公司最终以6350万美元卖给了EDS公司,距离创办仅18个月。好消息是,在出售Loudcloud后,Opsware也得以独立,并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不断成长。

在这5年里,作为Opsware的CEO,霍洛维茨经历了无数次的背水一战。有很多次一度想过放弃自己创办的事业,用他自己的话说,Opsware经历“我们完蛋了”的时刻不下10次。

甚至是在眼看卖给惠普的交易就要完成的时候,Opsware还差点因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失职险些使交易流产,当时的财务负责人接到电话脸都白了。

最终交易成功,5年之内,霍洛维茨将这家公司的估值从2.9亿美元提高到了卖出时的16.5亿美元。

正如今天人们看到的,安德森和霍洛维茨在这之后创办了一家自己的风险投资,网站是A16Z,因为从“安德森”的首字母A到“霍洛维茨”的末字母Z,中间正隔了16个字母。

两名没有任何风险投资经验的投资人几乎将硅谷“独角兽”公司投了个遍。如今已冒尖的Foursquare公司在2010年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中,A16Z也是投资方之一,当时Foursqure的创始人Crowley就是看准了霍洛维茨和安德森在创业中的丰富经验,经历了无数次的绝境使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创业公司指导。

霍洛维茨的创业经历而不是投资经历,是对创业者价值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A16Z也正是因此拿到了很多别人拿不到的项目。

不仅如此,安德森和霍洛维茨还会专门养一个团队,用来给创业企业提供招聘、客服和市场推广的服务,有人觉得这有点像“保姆”型的投资。

《福布斯》曾对A16Z的一个有趣现象进行过描述,这家公司在拿到了一家公司的投资收益之后,会尽可能地出高价投资所有热门的创业项目,有些项目甚至在没有拿到A16Z的钱之前,不会拿其他任何一家公司的钱。

当时在接受《福布斯》采访的Airbnb公司联合创始人Brian Chesky认为A16Z是最激进也是最乐观的投资人,“他们不会去等市场,他们有自己的信念。”

喜欢用说唱歌词来做引子的霍洛维茨在书中用了Jay Z的一句话:“我继续前进,追求唯一的完美方向,不能因为恐惧而迷失方向。”

猜你喜欢
维茨安德森硅谷
拉德布鲁赫和康特洛维茨
基于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模型分析研究
基于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模型分析研究
定格动画的新阐释——安德森和他的《犬之岛》
正已烷职业中毒防控——安德森模型的应用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关于赫尔维茨ζ函数导数的积分渐近展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