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口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2015-06-16 08:53李絮项义军
商业经济 2015年5期
关键词:建议建设问题

李絮 项义军

[摘 要] 作为黑龙江省最大的边境口岸,绥芬河近几年进出口总额持续增加,口岸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目前仍存在口岸功能定位不当、基础设施养护不到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根据绥芬河口岸未来建设规划,重新进行口岸功能定位,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调整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养护,促进绥芬河口岸建设快速发展。

[关键词] 绥芬河口岸;建设;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87.3 [文献标识码] B

绥芬河口岸位于黑龙江东南部,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公里,向东距离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26公里,距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230公里,向南距离吉林省珲春市164公里,西距牡丹江260公里、哈尔滨460公里。此外,绥芬河口岸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边境口岸,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其对俄经贸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俄贸易额连续多年占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一、绥芬河口岸发展历程

自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至今,绥芬河口岸已走过了百年历史,在我国边境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俄罗斯贸易地位更加突出。

(一)绥芬河口岸初步形成阶段

20世纪20-30年代,绥芬河作为中俄边境的中继站逐步发展起来,曾有俄、日、英、法、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聚集在此,对俄贸易额最高时可占全国的1/10,因此被称为“国际商业都市”和“旗镇”。建国以后,绥芬河口岸在对俄贸易中的优势被极大的发挥出来。1953年,绥芬河口岸被确定为国家一级口岸;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并建立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中俄贸易为主的国际贸易使绥芬河口岸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二)绥芬河口岸飞速发展阶段

1999年中俄两国外交换文批准设立中俄绥—波互市贸易区;2007年绥芬河提出将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贸易综合体过渡为“中俄经济跨境合作区”,这标志着绥芬河口岸进入到飞速发展阶段。表1反映了绥芬河口岸2003-2013年对俄贸易规模变化情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除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绥芬河口岸进出口总额与对俄贸易额每年都在快速上升,对俄贸易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且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额均占对外贸易总额的40%以上。

(三)绥芬河口岸转型升级阶段

2009年4月21日,绥芬河市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1.8万平方米,2010年8月31日验收通过,2012年12月22日正式运营。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第六个综合保税区,也是中俄边境地区唯一的综合保税区,是国家振兴东北的重要战略布局,这也标志着绥芬河口岸进入转型升级阶段。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在建立之初就确定了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和进出口加工业作为区域重点的产业定位。并将通过加强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经济要素的顺畅流通,进而调整对外贸易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此外,绥芬河保税区将在立足进出口加工业的基础上,利用政策福利,整合地区优势资源,推动加工链条的形成与发展。

二、绥芬河口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绥芬河口岸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仍存在口岸功能定位不当、基础设施养护不到位等问题。

(一)口岸功能定位不当

在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虽然仍在不断发展,可其发展力度却在不断减弱。这主要是因为绥芬河口岸定位不合理,使其他口岸对其货物进行了分流,导致竞争力下降。目前,多数绥芬河企业仅仅充当对俄贸易中过货和销售中介,过度依赖内地和俄罗斯的商品和市场,没有充分发挥绥芬河在区位、交通、自然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也没有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优势产业,减缓了绥芬河口岸的建设与发展速度。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根据产业结构发展规律,最合理的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第一产业占比在10%以下,第二产业占比在20%~30%之间,第三产业占比在60%以上。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绥芬河市区内山坡较多,可供耕地面积少,第一产业比重较小,仅为1%左右,且历年变化不明显;绥芬河第二产业占比为15%左右,并有逐年下滑的趋势,下滑速度也较快;第三产业长期占比较大,占比超过80%,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绥芬河市长期产业布局畸形,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绥芬河的第三产业在缺乏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有力支持下,绝大部分为贸易、旅游、酒店等传统服务业,缺少含金量较高的现代服务业,难以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三)基础设施养护不到位

目前,绥芬河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铁路口岸、公路口岸的建设基本能够满足现有需求,但基础设施养护能力低下,直接影响到了口岸建设与发展效率。

1.绥芬河口岸路面养护工作不到位。绥芬河口岸现有公路大多为低级公路,每年漫长的冬季,由于缺乏必要的养护,质量较差的低等级公路无法抵抗冰雪冻害的侵袭,路面损害严重,严重制约了口岸的交通运输发展。

2.绥芬河口岸装卸作业设备、换装与换轨设施养护不到位。因长期频繁作业、雨雪等原因,绥芬河口岸的装卸作业设备损害严重,这一方面降低了口岸装卸作业和换装、换轨的效率;另一方面导致装卸过程中货物受损情况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四)物流效率低

虽然目前绥芬河口岸的物流已初具规模,但物流组织环节和物流管理部门较多,物流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落后,导致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而低下的物流效率使得绥芬河口岸内企业货物运输成本高居不下,严重制约了口岸经济发展。

(五)退税周期长

国内货物进入绥芬河保税区,企业申请出口退税及区内企业申请退税程序不合理,周期长,且效率低下。国内其他保税区企业申请退税平均需要30~40天,而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平均需要60~80天,更有甚者个别企业两年内都无法拿到退税款。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阻碍了企业的发展。endprint

三、加快绥芬河口岸建设的政策建议

针对目前绥芬河口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口岸长远发展规划要求,应从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发展加工贸易、培养特色产业等方面加快绥芬河口岸建设。

(一)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绥芬河口岸的运输能力基本能够满足目前对外贸易发展需求,但与国内其他同类口岸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根据运量预测,绥芬河公路口岸“2015年过货量将达到123.65万吨,2020年过货量将达到165.89万吨”;铁路口岸的运输能力也将达到饱和。因此,为满足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发展需要,应加大在口岸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与投资力度。一方面,做好现有各项基础设施的养护工作,提高物流效率;另一方面,扩大口岸仓储规模和交通运输能力,建设拥有先进管理与技术水平的仓储中心和物流体系,拓展口岸运输站场的功能范围,建立便捷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口岸企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二)以加工贸易促进进出口商品结构调整

长期以来,绥芬河口岸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以原木、原油、矿产品等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商品在贸易中占比较低。同时,绥芬河口岸定位不当,缺少对产品的深入加工与利用,企业贸易规模的扩大空有数量,没有质量,制约了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为此,绥芬河口岸应以现有的木材、服装、电子产品等产业园区建设为基础,加大与先进地区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结合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的发展加工型贸易,支持企业向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增加商品的含金量。同时,开辟建设境外产业园区,加快“做出去”步伐,充分利用境外的优势资源,借助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促进商品结构的调整。

(三)培养优势特色产业

旅游业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是绥芬河口岸目前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特色产业。这些新兴特色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链条,为绥芬河口岸的发展贡献新的经济增长点。绥芬河对俄贸易历史悠久,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深远,是一座别具特色的中俄边境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此外,绥芬河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绥芬河可以整合自身的优势资源构建一个中俄两国边境旅游,购物和休闲的通道,开拓旅游路线,发展跨境旅游,吸引两国游客,促进口岸经济发展。

目前,绥芬河跨境电子商务也正在崛起,2013年12月绥芬河市工信委申报的“中俄云仓”项目,成为工信部2013年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项目。经海关总署批准,2014年绥芬河市正式获准成为国家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市,内容为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并将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监管、检验、支持、结算等一系列服务体系。绥芬河现有电子商务经营者3000余人,并建立了10多个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跨境电商的发展对于促进绥芬河市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绥芬河市应利用国家政策优势,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整合物流产业链,并以此推进对俄贸易的深度和广度,使绥芬河成为对俄跨境电子商务的“窗口”推动口岸的转型升级。

(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对于目前绥芬河口岸政府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规范政府各部门工作秩序,建立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各环节工作的时间表;二是努力提升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实现政府部门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三是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更多、更优的特殊政策,并把政策落实到实处,推动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博.黑龙江省绥芬河公路口岸预测及发展规划[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6

[2]卜颖超.绥芬河对俄经贸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6

[3]王萍.黑龙江对俄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4(14):32-44

[4]陈铁锋.绥芬河对俄经贸合作升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6

[责任编辑:王凤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议建设问题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FOOD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