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及对策

2015-06-17 16:56牟丽娟
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 2015年4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牟丽娟

【摘 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意识的增强和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医疗设备管理体制的发展完善也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在分析我国医疗设备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 问题 对策

【Abstract】With the enhancement of health consciousness of our country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medical services in hospitals, medical equipment in the medical service system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resul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it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Th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引 言

目前我国医院和医疗服务正在不断加快现代化进程,“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不断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加强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和合理分配。而医疗设备管理也由传统的物品、资产和财产管理,转变为一项复杂的、体制化和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高低。建立和完善一套良好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对于实行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实现医院功能化、服务化和人性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医疗设备管理是以医疗设备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保管、维修和报废等进行全过程的科学型管理,以追求医疗设备综合效率最高。医疗设备管理是对医疗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采购、正确使用、维护修理以及更新改造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一、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人力、财力等的限制,我国目前现代医疗设备的普及率、现代医疗设备管理理念还没能够达到应有的水平。据调研,2010年中国50%~60%以上乡镇卫生院缺乏基本医疗设备,而在基层的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监督和管理主要针对一次性医疗设备,并且处在一种不规范的状态中。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设备更新滞后或重复购置。目前医院在医疗设备的购置和更新上主要有两种观念,一种是为了节约成本,现在很多中小医院,尤其是乡镇基层医疗机构,还是采用传统的观点,只要医疗设备还能够使用,就不需要对其进行更新和升级,而不是从为患者提供舒适、准确、快捷服务的角度来考虑。这些导致很多医疗设备处于技术老化状态,设备性能落后,技术等级低,从而严重制约医院的快速发展。另外,一种是在大医院或者资金充足的医院中,为了医院品牌和知名度,对一些昂贵的先进医疗设备盲目的购置和进行更新升级,造成医疗资源的利用不充分乃至闲置。同时设备的高技术也有可能造成人员与设备相脱节,使得医疗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不太理想。

2.设备采购制度不完善。目前,众多医院已经意识到医疗设备购置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纷纷建立医疗设备购置管理委员会,以改善医疗设备购置过程中的盲目引进、重复购置等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医院设备购置管理部门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匮乏,而医学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又不能充分参与设备购置论证。同时,在设备购置的论证阶段,往往只考虑设备所实现的功能及价格,忽视设备的日常消耗、维修、维护等潜在费用,使得设备成本核算不够全面,对于设备投入使用后的收入和支出状况分析不足。同时,购置设备有时受领导层的感性认识的影响,不能使得采购的医疗设备在功能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上达到最大化。

3.设备管理专门人员缺乏。从数量上来看,在很多中小型医院中,医院并没有专门的设备管理队伍或人员,仅仅安排几个维修或保养人员,设备的日常维护没有设立专人负责,岗位职责不明确。从人数上并不能满足医疗设施设备管理的需要,对于设备的管理只能停留在表层上。从质量上来看,很多医护人员缺乏关于医疗器械设备的管理知识。在医疗设备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对其管理的水平不能普遍满足其要求,另外如果医院不能够提供实际有效的系统培训的话,也使得相应的工作人员满足不了设备管理的要求。这不但会影响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还会对设备的性能造成损害,缩减设备的使用年限。

4.日常使用和维护监管不力。部分医院的医疗设备锈蚀严重,表面有污物沉积,同时在临床科室使用过程中,不能轻拿轻放,随意置放医疗设备,使得医疗设备存在一定的故障隐患,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设备使用者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另一方面与设备管理部门对部分医疗设备监管不力也有很大关系。设备管理部门不能全面地掌握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状况,部分医疗设备处于盲目使用状态,没有实行有计划地维护和检查。

5.忽视报废设备的管理。目前国内设备管理的现状是“重购置、轻管理”,设备报废问题更是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未严格执行设备报废制度。报废后的设备被丢弃在废物仓库,最后当作废品出售给废品收购站,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特别是在乡镇等基层医疗机构,很多对于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的销毁,只是倒入垃圾堆或河流中,或是销售给一些非法收购人员,有的个别村卫生室甚至对一次性注射器消毒后重新使用等等,这些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这种二次污染是很危险的,让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收到了很严重的威胁。endprint

二、加强我国医疗设备管理的对策

针对我国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的几点对策,希望能够给我国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发展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采购制度。建立专门的采购计划和执行部门,把医疗设备采购当作集体行为来实施,过程中尽量减少和避免个人思想行为的影响。在采购计划和执行部门中,积极吸引各组织部门、医护人才参与,如由医院的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审定方案计划,使用科室负责人根据实际需要提出要求,工程技术人员确定技术参数等客观数据,并由管理人员进行市场调研、性价比考证。直至最后签订合同,环环相扣。以符合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为前提,在衡量医疗设备实用性、经济型和可操作性等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采购。

2.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吸引人才。医院可以通过宣传培训,使各级医疗机构的领导及医务人员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依法使用、合理处理医疗设备的重要性,增强大家对医疗设备科学合理使用管理的自觉性。同时在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保管、维修等管理过程中,对于参与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和监管,医院可以建立医疗设备管理激励机制,在医院的设备管理部门中实行分工负责制,每人负责一部分科室中医疗设备的管理,不定期前往科室检查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并对相应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奖惩激励。

3.建立完善的设备技术档案。技术档案是对医疗设备的真实、完整、动态的记录,为设备的经济管理、日常维护提供可靠依据。设备管理办公室负责原始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自设备购置申请至淘汰报废的全部资料,保持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资料完整;督促与配合工程技术人员做好档案的动态管理,将设备使用过程中日常维护、软件升级、零配件更换、维修保养的情况详细记录,如临床科室在使用设备的同时,要对设备的使用次数和开机频度作详细的记录,而维修人员要对设备出现故障的时间、故障表现、解决办法、更换零部件的情况及维修费用跟踪记录。真实入档,每季度总结一次,结果上报设备管理委员会。

4.建立医疗设备反馈机制。购置完医疗设备后,医院在使用过程中应建立医疗设备反馈机制,尤其是贵重医疗设备,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上,应参考以往医疗设备的反馈,选择和使用对医院经济效用最大,并能够发挥出社会效益的设施设备。同时改变传统的科室观念,在不影响本科室使用的情况下,其他科室也可以借用,做到物尽其用,提高其利用率。

5.加强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首先,要严格执行医疗设备报废程序。临床科室提出设备报废申请后,工程师应当对其故障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做出详细的书面报告,严格按照医疗设备报废制度对报废设备进行处理。其次,对于报废后的设备,应当交医学工程科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对报废后的设备进行拼装和拆卸,一方面可以再利用一些有使用价值的零配件;另一方面通过对设备的拆卸、拼装,可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维修水平。目前,大多数医院都承担教学任务,报废后的设备更可作为实习同学接触实际设备的基础,熟悉各种设备的内部结构,增加动手机会,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拆卸、拼装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员的创新意识,依此作为医院医学工程专业在科研创新上有所突破的一个契机。最后,报废设备的出售要分门别类,不能一概送交废品收购站,条件允许可以出售给专业的收购站点或者维修站点,充分利用其报废后的价值,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6.完善医疗设备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府层面上,2011年3月,我国卫生部研究制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以规范和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设备管理,促进医学设备合理配置、安全与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同时要求各级政府按照卫生部的指示和要求,制定相应的适合地方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医院层面上,根据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宜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医疗设备的监督和管理,以规范设备的使用,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

结 语

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在管理过程中涉及到设备的采购、使用、保管、维修和报废等环节,只有综合把握和管理各个环节,不断发现和解决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才能够实现医疗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满足设备使用者的医疗服务需求,促进医院和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煜 浅论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处理方法.健康必读.2010(7):178

[2] 戴红军 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案例分析.中国医疗设备.2010.25(4):75~76

[3] 吴振兴 医疗器械设备管理之略谈.中国科技博览.2010(2):200

[4] 袁红静 强化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96~97

[5] 许婷婷 医院固定资产中医疗设备的综合管理.中国医疗设备.2009.24(11):75~76

[6] 郑小溪 李怡勇 医院医疗设备购置和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67~68

[7] 杨戈 王晓华 李志刚等.医院设备在使用和维护中的管理措施.哈尔滨医药.2008.28(6):27

[8] 章俊 胡兴斌 陈丹等.基层医院购置大型设备应注意的问题.医疗卫生装备.2008.29(3):81.96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