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朵“看”世界的盲人摄影师

2015-06-18 17:32诗秀
初中生学习·高 2015年6期
关键词:艾莉森詹妮马术

诗秀

失去了眼睛,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就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但是这对一个摄影师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是否就意味着将永远放弃照相机,失去镜头中的景色呢?来自英国的摄影师艾莉森·芭雷特却说,盲人一样可以感知景色,一样可以捕捉镜头中美丽的瞬间。

12岁是很多女孩子开始“臭美”的年纪,就在同龄人开始热爱时装、打扮时,艾莉森却爱上了摄影,她回忆道:“12岁那年,我拥有了人生第一台相机,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摄影,尤其喜欢拍野生动物。”之后,小艾莉森的课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了相机上和暗房里,她慢慢地熟悉光学原理,经常为了拍摄一张照片花很长时间等待完美瞬间出现的那一刻。“人们常说‘世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我认为摄影最大的好处就是开启了人们发现美的眼睛。”艾莉森说,“学习摄影之后,我开始处处留意生活中美的画面,是这些画面给了我灵感。”

当时的艾莉森只是把摄影当成爱好,并没有打算以此为生,她一心想要做的是要成为一名马术教练。可就在她即将完成马术学习的时候,噩耗传来,艾莉森患上了糖尿病,不再适合继续学习这项运动。更不幸的消息还在后面,在治疗的过程中,艾莉森发现自己的视力越来越差,医生说她将会失明。那一年,艾莉森22岁。

视力直线下降的艾莉森告别了马术,开始思考今后的人生。在最开始的那段时间,艾莉森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她不断翻弄以前拍摄的照片,“我那个时候总是想,这么美丽的画面我再也看不到了。突然,我的脑海里有个声音对我说,看不见也可以摄影啊,你是用心灵在感知美丽的瞬间,没有眼睛依然可以记录野生动物”。于是艾莉森下定决心,要把摄影当成自己失明后的事业。

因为摄影,艾莉森重新振作起来,她说她本来就是个乐观的人,失明这件“小事”是不会击垮她的,她甚至感激上天是让她慢慢失去视力的,这让她有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没有光明的世界。

35岁那年,艾莉森失明了,除了一点微弱的光以外,她什么都看不到了。然而,上帝又对她作了第二个补偿——她的听觉变得异常灵敏。艾莉森开始练习用双耳朵“看”世界。开始,艾莉森把练习地点选在了自家的花园,因为她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日复一日,她渐渐学着倾听那里小动物的声音,学着用耳朵“观察”它们。她说:“我的花园里有两只松鼠,我给它们起了名字,我可以听到它们吃东西和互相追逐玩耍的声音。”

渐渐地,艾莉森练就了无比敏锐的听觉,她能依靠林间和草地上发出的沙沙声捕捉动物的行踪。就凭借动物们发出的声音,艾莉森拍下了许多精彩的瞬间。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朋友的帮助,艾莉森也不例外,她的好友詹妮就是帮助她走向成功的贵人。同为摄影师的詹妮听说艾莉森失明的消息后,自愿来当她的拍档,帮助她完成摄影梦想。每次拍摄,詹妮都用“时钟方向法”为艾莉森指明动物的位置,这可以使她拍得更准确。比如在她们的视线范围内出现了一只鸟,詹妮就会尽可能精确地告诉艾莉森鸟的位置和方向,如两点过七分方向有一只鸟,她还会给出大致的距离,艾莉森只要用相机“瞄准”,调好焦距就能拍摄了。

不过艾莉森也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她永远无法看到这些作品,而只能从詹妮的描绘中了解自己拍出的照片是什么样子。艾莉森说:“看不见它们让我心里有种刺痛感,不过能给别人带去欢乐足够让我感到欣慰了。如果这些照片能鼓舞其他盲人,让他们也坚持自己的兴趣,那就更好了。”在詹妮的陪伴下,艾莉森用一部尼康D-40型入门级单反数码相机拍摄了大量广受专业人士好评的作品。

在众多野生动物中,艾莉森最喜欢拍飞鸟,她时常想象自己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有一次,她的好朋友给她读了一段名叫《寂静的春天》的书,让她感触颇深,原来环境的破坏给她喜爱的鸟类带来了那么多的灾难。艾莉森在朋友的帮助下读完了这本书,便计划为环保做点事情。终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艾莉森在她的家乡——英国汉普郡的新弥尔顿市立图书馆举办了自己的野生动物图片展。她希望借助这些生动的野生动物照片,提醒人们保护环境,救助野生动物。

如今,艾莉森的作品越来越传神,即使拿给专业摄影师鉴定,也绝不会有人相信这些照片是出自一个盲女之手。艾莉森称:“我不会放弃自己的摄影梦想和环保事业,可能的话我还打算穿越整个国家完成拍摄工作。我很高兴我拍摄的照片能举办一个小型展览,希望这个展览能让更多的人关注环境和野生动物。如果还能鼓励其他失明的朋友不放弃自己的爱好,这个展览办得就太值了。”

编辑/申冬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艾莉森詹妮马术
十张感恩笑脸
十张感恩笑脸
十张感恩笑脸
十张感恩笑脸
西班牙 马术周
有一天(节选)
用耳朵摄影的摄影师
关于马术职业
用耳朵摄影的摄影师
女生玛丽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