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发展前景

2015-06-23 23:40王楠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未来发展

王楠

摘要:上海自贸区是以“同时利于改革与发展的对外开放新模式”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一经确立便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广泛报道,尤其是对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发展前景,公众尤为关注。因此,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对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未来发展作出构想与预测十分必要。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4201

随着2013年上海自贸区作为国内首个自贸区正式启动,中国全面性的金融改革步伐随之悄然加速,释放出金融改革由局部向全面推进的提速信号。央行贷款利率管制的全面放开;国债期货交易的重启;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程序的实施无一不预示着我国已经开启了金融改革的全面探索新模式。

1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国内外背景

1.1 国际方面

随着经济一体化席卷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仍不够稳定,多哈谈判始终未有突破,区域贸易协定则在加强,特别是作为美国主导的两大规则体系——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正在全速推进,两大体系的合流势必对WTO体系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而对我国来讲,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上海自贸区挺身而出,主动应对挑战,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转方式,而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能否在如此艰苦的国际大环境中逐步实现新一代的改革开放就取决于上海自贸区的发展。

1.2 国内方面

我国沿海方面政策耗尽,东部地区的吸引力在逐步下降,并缺乏新的增长点,而政府的管理效率也处于停滞状态,可见我国迫切需要开启新的模式,而新的模式需要创新,创新又需要相应的政策环境提供动力。基于这样的国内环境,中国必须要适应国情,立足于综合优势,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和开放,尤其是作为重中之重的金融领域,而上海自贸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与我国下一轮扩大开放区域,提升开放水平,推进金融改革是一体化的。

2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未来发展

2.1 自由兑换人民币资本项目

为了确保境内外投融资活动的顺畅进行,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先试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首要措施,但要想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必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渡过程,因为该兑换是一项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例如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汇率变动不稳定,再加上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上海自贸区只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兑换方案,充分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自由兑换人民币资本项目。

2.2 放宽金融业准入资格

金融业的开放为全面开放,既对外,也对内,但明确开放方向尚不足够,关键还在于市场准入的具体落实。例如银监会发布的支持外资银行入区经营,鼓励跨境投融资服务和简化准入方式等支持上海自贸区的举措无一不代表着国家对金融业准入资格扩大化的重视程度,因此,上海自贸区需顺应我国金融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转变监管理念,去除冗长的审批过程和较高的业绩要求等准入门槛,抓紧出台实施细则,把扩大金融开放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特别是对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

2.3 实现利率市场化

为了促进自贸区与国际市场的充分交流,上海自贸区内应确保利率市场化,即实现资金利率的适度自由浮动,防止套利交易的出现破坏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干扰自贸区和谐的经济秩序。但由于境外资金成本要低于境内且境内外大量资金受区内优惠政策吸引汇集于自贸区内,利率市场化会导致自贸区内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低于境内其他区域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率洼地”,由此可能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允许上海自贸区内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在央行的基准利率上下自由浮动是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的最佳策略。利率市场化的设立无疑会给中国的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但通过市场力量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市场化改革打破利益格局的固化正是此次上海自贸区设立的真正目的。

2.4 设立离岸金融中心

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扩大,国际交流逐步加强,越来越多货币资金汇集过来,上海自贸区会自然发展为一个规模较大的离岸市场,因此应设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离岸金融中心管理模式,严格分离区内与外界金融体系,对上海自贸区实行单独管控。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是合理设计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资金通道,该通道的宽窄决定了离岸金融中心的安全程度和风险大小。因此,上海自贸区需要对资金通道的设计条件进行整体构思和严谨论证,同时也可采用税收或无息存款准备金等方式作为补充调控手段,最大限度地缓解和降低风险,逐步推进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

2.5 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

任何改革都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监管机制才能得到有效地执行,存在相对较大风险的金融行业进行改革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政府职能就不能充分发挥,市场资源的配置自然也就不会达到最优,因此为鼓励外国金融机构入区,扶植本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使资本在市场中实现有效配置而避免国际金融市场变动带来的巨大风险,上海自贸区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在对区内所有金融机构进行全面而系统管控的同时,监管当局也要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以确保监管措施到位,并能够得到真正有效地执行。另外,政府的长期协助也是巩固自贸区金融改革监管活动的有效途径,监管机构与政府监督双管齐下,无疑为防范金融活动风险取得“双赢”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芳,王洪茹.上海自贸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起点[J].中国经济周刊,201399.

[2]武剑.中国(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展望[J].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2013,(297).

[3]方虹,杜萌.国际贸易新格局中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报,2013,(6).

猜你喜欢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未来发展
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困境
我国温州民间借贷调查分析
供给结构失衡、信贷约束扭曲与金融改革
黑龙江省复制上海自贸区税收政策可行性研究
上海自贸区跨境债券问题研究
对上海自贸区税收法律制度的分析
对上海自贸区税收法律制度的分析
新常态下多维度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