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作文材料 备好三个“锦囊”

2015-06-25 21:08
同学少年·作文 2015年2期
关键词:锦囊区级二等奖

名师档案:李贺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天津市第六十一中学,兼任校“名著欣赏”“诗歌朗诵”“我爱课本剧”“舞蹈”等多个兴趣小组辅导老师。论文《挖掘美的资源,陶冶美的情操》获第二届“新世纪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区级一等奖,《诗歌使人灵秀》获第五届“新世纪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区级二等奖,《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人文素养人才的桥梁》获天津市基础教育2013年“教育创新”论文评选二等奖。教育教学案例《小网络大世界——语文课上的一次网络使用小调查引发的行动》获第八届青年教师素质教育论坛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区级一等奖,《一幅画一份信念》获第六届青年教师素质教育论坛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区级二等奖,《让阳光洒满学生的心灵——谈对不完整家庭学生的培养》获第七届青年教师素质教育论坛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区级二等奖。所做区级作文展示课《多元作文互评——细微之处见真情》获专家好评,并被刻录成光盘,广泛推广。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成绩优秀,她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您说的三个“锦囊”具体指什么?

《三国演义》里,智慧过人的诸葛亮数次用“锦囊妙计”克敌制胜。我们写作文也需要三个“锦曩”: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书籍”,还有一个是“生活”。

先谈谈“自己”吧。

每年的中、高考作文题中,关注自我成长、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结合自身实际”作文的命题不在少数。作文要有“自己”,是说写作文时不能离开自己的生活,不能离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应“以我手,写我心”。

一个作家总会在作品中留下自己的影子,显出自己的风格,因为写作是一个人独特的创作体验,不可能完全脱离个人的经历。一个人的个性、思想、情感、家人、朋友、同学……都会在作文中留下痕迹。成长岁月中的喜怒哀乐、忧思感慨、见闻轶事、成败荣辱、摸爬滚打,或琐碎,或完整,都是作文材料的源泉。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学校一家”两点一线,非常单调,其实,一个人的见识不仅与他的生活圈子有关,也和他的视野有关。

多审视成长中的自己,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让“自己”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关于读书,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古今中外,没有一个文学家不是“书迷”“书虫”。浩如烟海的书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

我们能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读出风俗、伦理,从凡尔纳的科幻作品中读出奇思妙想,从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窥见历史,从鲁迅的文字中聆听革命的D内喊……读《西游记》让我们懂得执著与信念,读《傅雷家书》让我们触摸到亲情与艺术,读《名人传》让我们钦佩伟人的意志与成就……好的书籍是作者用心血凝成的,是性情的结晶、思想的精髓、语言的楷模、文学的榜样。读书可以“开我之心智,启我之文采”,于作文大有裨益。

最后说说“生活”吧。

林海音会写爱花的父亲;朱自清会写买橘子的父亲;史铁生笔下有坚韧宽厚的母亲;胡适文中有严爱有加的母亲;魏巍记忆中有漂亮温柔的蔡老师;马及时难忘儿时幽默风趣的几何老师;杨绛笔下有善良淳朴的蹬三轮车的老王;杜甫写实诗中有大义凛然的居家老妪;鲁迅既写影响自己一生的日籍老师,也写大字不识却能给自己买来《山海经》的保姆;沈从文不仅写展示自己家乡风土人情的《边城》,还写具有云南特色的歌会……

生活是一本我们永远也读不完的大书。我们不但是读者,更是它的写作者。扪心自问,你自己是不是一个细心、耐心、专心的读者呢?是不是一个真心、热心、诚心的作者呢?

细微之处见真情,在生活中锻炼自己敏锐的感觉,让自己有一双灵活明亮的眼睛,一颗丰富善感的心灵,一个充实智慧的头脑,才会有一支生花妙笔,才能写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把目光对准美丽多姿的大自然:山川草木皆有情,日月星辰都有爱。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让我们见证花开花落的生命奇迹,雷电雨雾让我们懂得宇宙的悲喜感叹,夜伏昼出让我们懂得生命的规律……多给自己创造各种体验生活的机会,经历丰富的生活,然后记录下来,这些都会成为作文中有血有肉的好材料。

猜你喜欢
锦囊区级二等奖
读后续写词汇锦囊之“行”
区级社区教育学院推进社区教育的实践策略
浅析区级疾控中心财务管理问题和策略
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辽宁省职工文化建设促进会第一届论文评审二等奖
锦囊
定量分析型选择题的解题锦囊与方法点拨
对加强区级财政审计的几点建议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第十三届“雨花奖”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获奖名单(初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