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心理的批评与表扬浅谈

2015-06-26 14:43张佳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强化

张佳

摘要:幼儿的学习发展离不开成人的指引与建议,表扬与批评是源自成人对其认知发展重要的两种心理强化。但对这两种强化的合理运用与平衡问题一直困扰幼儿教师的教学。本文基于行为理论与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学习来回答这些问题。适时、适度与适法运用这两种强化,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做到“热爱孩子,尊重孩子”。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表扬与批评;强化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011-01

幼儿的心理品质及其是非正误认知、行为习惯的养成,基本上取决于教育者的引导与激励。在“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的大力倡导的今天,表扬的作用远被高估于批评。但教育实践证明,光有表扬是不够的,还必须适当的批评,且两者的结合必须谨慎而科学。

一、表扬与批评的心理学原理

巴甫洛夫在其条件反射试验的过程中观察到,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相结合,这个实践上的结合即被称为强化。桑代克通过动物实验提出了学习的主要规律是效果率,即通过正负强化使学习者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观察学习理论中提出了替代强化、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并对强化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而将这些理论引入实践,表扬与批评就是其具体的形式之一。这些理论的启示,要求在学校家庭教育中实施表扬与批评时应该遵循的心理学原理与策略。

表扬会使儿童心情愉快,增强自信。美国心理学家戴维的反应发生的可能性理论认为:世界上任何的事情都有可能强化另一半事情的发生,前提是这种事情具备必须比另一事情具有更高的反应发生的频率。研究表明,儿童行为发生可能性最高的是对表扬的反应,其对于儿童的行为发扬有着较好的效果。在其中并非所有的效果都一致,主要因素有时间、频率和间隔、表扬本身对儿童的价值等。因而要注意及时性、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价值性和必要性。

批评可以让孩子通过受挫,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努力去改正自己的缺点。依据行为理论,要使儿童的某种行为与焦虑联系起来,一旦条件反射形成,这些行为立即就会导致恐惧,儿童自己为避免焦虑或恐惧反应就不得不终止那些违禁行为,这便是批评的终止原理。批评的效果受时间、强度、说理性等因素影响,因而要在实施过程中注意这些。

二、批评与表扬应该结合

“儿童中心”的教育过多的强调儿童自身,将奖励范围甚至扩大到儿童的缺点之上,造成溺爱娇惯等作风。而过去的家长严厉的训斥,不论对错教训的后果又将儿童的个性泯灭。研究表明,单纯的表扬与批评没有两者的结合使用效果好。这是因为对幼儿的错误行为给以惩罚,而对其他的正确行为给以强化,可以加大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对良好行为的期望期望选择反应,从而形成幼儿优良品质的目的。

尽管表扬与批评有其积极作用,但在使用时必须防止过度使用的现象,否则会出现儿童对惩罚适应和对表扬的依赖现象。表扬的过分频繁使用会使其激励作用明显下降,形成依赖造成诸多弊端,如:孩子为表扬所左右、不能形成独立的个性、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等。而对于批评越多,儿童的自我效能感降低,逐渐产生对批评的心理适应的现象。批评实质上是通过给个体带来适度苦恼和焦虑从而约束和引导个体行为的控制过程和手段,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我们都不想经历痛苦故也希望少用批评。

批评只会告诉儿童不该做什么,而表扬却告诉儿童该这样做更为有效的信息。单纯的表扬的效果优于单纯的批评,且表扬有利于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但不能作为唯一的手段。儿童处于懵懂的探索发展阶段,因而多表扬是应该也是合乎健康心理因素培养的要求。但要实施求是的对待,错误一定要批评来纠正。

三、合理应用批评与表扬

基于前面的介绍,在批评与表扬影响因素及特点的基础上,主要从适时、适度和适法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合理运用这两种强化。

所谓适时,就是要抓住理想的教育时机及时的给予表扬和批评,力求达到良好的效果。要善于发现时机,发现儿童之前没有的优点表扬抑或形成的缺点进行批评;要善于选择时机,能在儿童集中于一个目标时给予批评或表扬,而受其他事情干扰或过了很久之后来提及,错过最佳有效性;要善于创造时机,在类似的情景或有限条件内创造环境,给予建议指导使其认知在“最近发展区”内。这就是批评表扬的适“时”。

其次是适度批评,就是要讲究批评的分寸,频率和语言,这一点更针对批评而言。表扬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勿将其行为过分夸大化,更不能反复重复过多。而批评时要注意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儿童,不能呵斥恐吓,要善于使用变化性的语言委婉含蓄的表达,注意语言的形象生动、幽默风趣,不能伤害到儿童的自尊心,注意对事不对人。老师学会使用亲切激励的语言保持优点并纠正自己的问题才达到了要求。

最后就是适法,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幼儿教师要将批评与表扬互为调节使用,从事实出发给予孩子全面的认知;要因人因事而异对待,了解每个孩子的承受水平及个性特点,记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能选择相宜的环境,在集体表扬和个人谈话的方法来说明问题,在游戏、活动、劳动中针对不同的变现给予公平的评价。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关注,了解到需要注意的方面。

当然这些方面发运用都是基于对幼儿的认识而言的。不是白板,她们具有主观能动性,老师要尊重她们的人格、意愿与个性。所以,我们要正面教育,鼓励发展其个性,又要抓一切时机随机教育,纠正其不足与问题。要注意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艺术策略,树立起积极的儿童观,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促进儿童的内在强化与自我发展,而不仅是依赖外在的力量。

批评与表扬是幼儿教育工作中两个有效的强化工具,要求教师端正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观察分析每个儿童的优缺点,才能让孩子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且还应注重孩子的不同意见,不能因寻求成人理想的答复而抹杀幼儿的独特性。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社会性和个性方面获得最好的发展。总之,批评与表扬都是培养的适宜方式,培养健全活泼的孩子才是目的!

(作者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1999.

[2]李虹.对儿童的惩罚[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3).

[3]王呈祥.表扬与批评的外显意义、内隐意义及其对学生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1,(2).

[4]陈丽君.浅谈儿童的表扬依赖现象[J].四川心理科学,2001,(1):26-29.

[5]吴维屏.如何对儿童进行有效的表扬——国外有效表扬研究对实践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1).

猜你喜欢
强化
浅析旅游服务专业学生技能强化
论非法证据审查排除工作的强化
探讨如何强化林业项目资金预算管理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
对强化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思考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