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感悟初中文言文之美

2015-06-26 01:21常海英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语段赏析文言文

文/常海英

文言文承载着璀璨的民族精神,积淀了优秀的文化精髓。在对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灵能够得以净化,学生的气质能够得以提升,有助于青少年优秀品质的培养。可是长期以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上课注重的是字词句的理解积累,学生总是忙着记笔记,思考的时间少,更不要说欣赏感悟文言文的美了。有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相比于普通事物,人们往往对美的事物的投入热情更高,更愿意与美同行。由此可见,只有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文言文的独特魅力,与文言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真正推动文言文学习的进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一定的情境,推动学生与文言文的完美碰撞。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审美欲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作为依托,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进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所学的文章进行声情并茂的演绎,通过自身的演绎给学生提供一个美的体验,促进他们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想象,在自己的内心对所学的文章有一个自己的见解。例如在《爱莲说》的教学中,先请同学猜谜:“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坐在绿船上”,再辅以荷花的美丽图片展示,学生仿佛来到了荷香扑鼻的池塘边,沉醉其中,学习兴趣盎然;教《出师表》之时,教师可以选用部分与《出师表》相关的、富有一定审美的句子进行演绎,引导在享受美的过程中提高对这篇文章的学习热情。如教师吟咏并解释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这样做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情境。

二、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之美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步骤,学生在文章的朗读过程中,能培养良好的语感,也能体会文言文的情感之美。相比于现代文,文言文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更具有一定的音律美。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时,对语气、节奏、断句等要有一个科学的指导。在指导朗读《木兰诗》,可以用“情读”展现当时人物之情和当时情景之情。“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亲人归来,激动万分,所以这里的画面就是流动组像的,速度是快的。爷娘颤巍巍地相扶着走到村口,虽步履老迈,但也是竭力走快;阿姊在打扮,心情急又想打扮得漂亮;小弟举刀一点不犹豫,恨不得可以马上将美味佳肴端至久别的阿姊面前。朗读时语调上扬,语速稍快,语气欢欣。学生通过朗读,引发联想,可以再现当时的情景。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朗读,获得美的体验,也是优化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三、赏析精彩语段,品味语言之美

中国的语言之美博大精深,而不同题材的文章,其语言美又存在较大的区别。文言文的语言之美在于其用词之美、其修辞之美,在赏析其精彩语段的过程中,在感受它语言之美的同时,也要带领学生深刻品味文章的深刻含义,引起学生对文章的无限想象。如《与朱元思书》中,写富春江的山,先引导学生从形、色、声的角度看山,“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用来形容山的高大,仿佛相挣脱大地的束缚,与蓝天进行亲密接触一般,层峦迭嶂。极为壮观。而如此壮观的高山所包围的幽谷,也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美好,“泉水叮咚,百鸟和鸣”清澈的泉水缓缓流过,各种鸟儿竞相比赛唱歌,好一派生机勃勃之感。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进行细致描写,能够引发学生的无限想象。通过品位语言,学生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文言文的特点,充分挖掘文言文的语言之美,通过赏析教材语段,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之情。

四、探讨人物形象,感受人格之美

文言文是古代人们表现情感的重要形式,通常文言文中塑造的人物是作者的内心的真实写照。因此,我们在教师学,要引导学生探讨文言文中所出现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的人格之美。例如:教学《陈涉世家》时,就要引导学生对陈胜、吴广这两个人物的形象进行细致剖析,剖析他们的语言特点、神情特点等等,进而感受他们两人的人格魅力。《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屈原的《离骚》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苏轼的《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向我们展现出人格美的光华。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之中,人格之美对人的影响最为深远。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人格美的熏陶之下,树立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结语:文言文的美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激发学生探寻文言文之美的欲望,进而提升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本文论述了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之美的四点措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审美欲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之美;赏析精彩语段,品味语言之美以及探讨人物形象,感受人格之美,希望这些方法能使我们的学生爱上文言,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1]丁莉娟,赵志日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M].2008.

猜你喜欢
语段赏析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