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人物心理,塑造鲜活形象
——论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心理

2015-06-26 01:21黄柳霞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知己刻画人物形象

文/黄柳霞

刻画人物心理,塑造鲜活形象
——论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心理

文/黄柳霞

画龙画虎难画骨,画人画面难画心。人物形象鲜活,取决于文章能以情感人。而感情产生于人的心理,因此,只有成功刻画人物心理,才能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才能写出优秀文章。本文主要结合本人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课前准备、上课过程、课后跟踪反馈的过程,总结摸索出一条引导学生重视人物心理描写,学会刻画人物心理的路。希望能引导学生学会用情景推测法、过程细致法和添油加醋法把人物的心路历程描绘得淋漓尽致,把人物细腻的情感变化展现出来,塑造人物鲜活的形象。

心理描写;人物形象;情景推测法;过程细致法;添油加醋法

一、写作背景:笔者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从教以来,发现学生的作文是老大难问题。很多学生好不容易,生搬硬套出几百字,但看完他们的作文,很少学生的作文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关键是他们在作文里面刻画的人物一点都不鲜活,或者他们塑造的人物很假,打动不了人。原因在于现在的学生,既不重视心理的描写,也不会描绘人物心理,即使写了,也是粗枝大叶,一笔带过,刻画不出人物的形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一条让学生学会刻画人物心理的道路,让学生笔下的人物立起来,活过来。

二、课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充分上好《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鲜活形象》的作文课,在课前,我和学生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①布置两类型的学生,同写一个小片段。为正式上课时提供参照的素材。

②全班共读《红楼梦》这本名著。

③截取《苏珊大妈参加英国达人秀歌唱大赛》的视频。

三、课堂过程

(一)课前小热身:引导学生重视人物心理过程的描写。出示两个片段,请学生鉴宝,哪一段更好?

A、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只见自行车已被修好了,还擦得亮闪闪的。仔细一想,我昨天做错了,我很感动。

——选自《冲突》作者204班 洪嘉健

B、第二天起来,我飞奔下楼,准备推自行车去修理。殊不知,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辆完好无暇的自行车,不但被修好了,而且还擦得亮闪闪的。我不禁呆住了,“谁弄的呢?爸爸!一定是他!他不是要上早班吗?平时没到最后一刻都不肯起床的爸爸,今天竟然为了我起了一个大早,还那么细心把车洗擦得干干净净。而我呢?昨天他多问了两句,我就向他发脾气,我真是该死!”想着想着,眼睛不禁湿润了……

——选自《冲突》作者204班 邓亚平

学生探讨,通过A段和B段作对比,让学生明确心理描写的作用:①使人物形象更鲜活。②使文章更真实感人。总而言之,心理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既然我们知道心理描写如此重要,那么,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鲜活形象有哪些方法呢?

(二)探讨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鲜活形象的方法。

方法一:情景推测法

直接的灌输方法,学生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很难真正的掌握。因此,我们可以向名著学习,先从品味名著的片段开始。欣赏经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心理描写片段(出示幻灯片):

宝玉说:“林妹妹从来不说这些混帐话;要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黛玉暗中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已,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已;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精神恍惚,病已渐成……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持;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命薄何——想到此间,不觉泪又下来。

——选自《红楼梦》

欣赏完《红楼梦》的片段,我让学生探讨:①为什么宝玉的一句:“林妹妹从来不说这些混帐话;要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便让林黛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在课前,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阅读《红楼梦》。我们都知道林黛玉自幼丧母,自小体弱多病,寄人篱下,形成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黛玉与宝玉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所以宝玉称自己为知己,自然甚是欢喜。宝玉在众人面前一再偏己,自然让她吃惊;想到自己的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自然是悲伤不已。想到两人虽为知己,自己体弱多病,自然也不能天长地久,于是不免可叹可怜。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很容易理解黛玉的心理。所以我们总结出塑造鲜活人物形象的第一个方法——运用情景推测法,推测人物在想什么。即根据人物的身份和特定处境来推知人物的心理活动。

方法二:过程细致法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写出人物在想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怎样想的过程。我准备了苏姗大妈参加英国达人秀节目的视频,让学生注意留心观察评委大卫的神情变化过程。

观看视频后,让学生描述大卫的神情变化后,我便让学生依据大卫神情的变化写出他的心理变化过程。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练练笔。以下是学生的课堂习作:

啊?老奶奶,你没走错地方吧?你这样的外形和岁数还来凑热闹!真是浪费我们的时间!什么?你想成为布妮兰一样出名的明星?真是令人发吐,不自量力!噢!My God!我没听错吧!她居然有着这么动人的嗓音!实在太美妙了,简直就是天籁之音!看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通过欣赏学生的课堂习作,我们知道,要刻画人物形象,要把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细致的描绘出来。因此,塑造鲜活人物形象的第二个方法——过程细致法: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方法三:添油加醋法

除了写出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外,我们还有什么方法使得人物心理的描写更真实和丰富呢?请欣赏图片——《哭泣的大爷》。并说说下面两段话,你更喜欢那一段,为什么?

A“呜呜呜,老天爷啊!俺的命咋那么苦哇?可恶的城管,你们凭什么把俺的烧蛋和地瓜全没收了?土匪!强盗!连俺的三轮车也不放过!呜呜呜,娃啊,爹不中用,可你的病咋治啊?俺一家老少还怎么活啊?

B、天,开始慢慢地沉下来了。可是,炽热的暑气还依然笼罩着大地,逼得人透不过气来。孙大爷拖着疲惫的身躯,愁眉苦脸地推着那辆刚被砸坏的三轮车一步一步地往家里挪.出门前的那一幕浮现在他眼前:

“当家的,回来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买米。”老伴再三叮嘱道。

“爷爷,爷爷,还有我的新华字典呢!”孙子嚷嚷着。

“行!行!行!一定完成首长们交给我的任务!”哈哈哈……

想到这里,他再也支撑不住了。家,离这里不远了,可是,孙大爷却不敢再向前移了。他怕回去看到老伴失望的眼神,更怕看到病床上儿子自责的神情。于是他有气无力地靠在墙边,坐在被太阳烤炙了一天的水泥地上,如同无助的婴儿般嚎啕大哭起来。“老天爷啊!俺的命咋那么苦哇?可恶的城管,你们凭什么把俺的烧蛋和地瓜全没收了?土匪!强盗!连俺的三轮车也不放过!呜呜呜,娃啊,爹不中用,可你的病咋治啊?老伴、小孙子,俺有什么面目面对你们啊?”

学生站起来发表意见,老师适时点评。大多数的学生都更喜欢B段,因为B段运用了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还有通过其他人物描写方法:动作、神态等方法,写出老大爷伤心欲绝的心理。所以,学生和教师一致总结出刻画人物心理,塑造鲜活人物形象的第三个方法——添油加醋法:结合其他人物描写方法或加入环境描写暗示刻画人物心理。

当然,刻画人物的心理不能仅仅用一两节课就能学会,我们要引导学生不断观察,不断积累,学会对人性人生有更多,更好的理解。相信只要师生不断努力,每个学生都能创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G624

A

2095-9214(2015)06-0057-02

佛山市顺德区大墩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知己刻画人物形象
前路有知己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高适同路逢知己
人生难得一知己
“知我”何必是“知己” “千转”之“转”应通“啭”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