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将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实的策略

2015-06-26 01:21陈礼达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图书读书

文/陈礼达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最好方式。农村初中,图书资源匮乏,经济落后,信息资源相对闭塞,学生家长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所以,分析农村地区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笔者在了解了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后,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加强新课改形势下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具体策略,帮助教师将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一、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

(一)评价标准偏颇,缺乏引领指导,学生疏于阅读

在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重视不够。学校在教学考核中紧盯着考试成绩,只要教师能在统考中提高教学成绩就行了;社会上也单纯以考试成绩来来评判老师是否“合格”;所以,学校对教师的考评也而忽略了比成绩还要重要的东西。纵观农村的大多数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缺乏具体的落实措施与硬性的规定及要求。教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活动存在着典型的功利思想,为活动而活动,为某种功利而活动,没有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来构建开放的、丰富的大语文教学,不懂得所谓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道理。教师还热衷于文本的“解读”,还在为自已所谓的生动讲解而“沾沾自喜”,很少有教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阅读,将佳作名著推荐给学生。普遍的情况是,语文教师鲜于阅读,即使是“课外阅读”的口号喊得满天飞,教师也只是“在岸上摇旗呐喊”,根本就没有“亲自下水”,引领学生进行阅读,语文教师在学生面前失去了榜样带动作用,更别遑论与学生一起交流课外阅读的体会了。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却因自身就没有很好的阅读过佳作名著,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影响学生进行阅读。

(二)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课外阅读时间很少,阅读兴趣缺失,阅读习惯没有养成

由于应试教育单一的评价标准,农村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往往整天埋头于题海无法抽身进行课外阅读。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未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兴网络的普及,学生沉溺于手机上网、玩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等等,而监管又存在很大的漏洞,极大地戕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阅读资源匮乏,阅读面狭窄,学生课外读物可选择余地太小

由于农村学校意识不到位、经费紧缺等原因,所配备的图书种类和数量仍然十分有限,图书逐年添置和更新跟不上学生阅读的实际需求,同时,有很多捐赠或者配备的图书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实际,一些学校图书室中真正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好书并不多。很多学校在图书室管理上也存在问题导致学生难得一借。农民家长经济来源不稳定,思想认识不到位,很少有家长主动为孩子买课外读物。

由于缺少优质的图书资源,缺少相应的引导,学生平时的阅读面过窄,偶有阅读,普遍也是盲目地、没有选择地读。学生读书没有计划,读书缺乏系统性,读书效率不高。由于长期进行的是以网络为主要形式的“浅阅读”,多数学生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整体课外阅读效率太低。

二、加强新课改形势下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具体策略

根据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分析,学校、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不断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提升课外阅读的水平。具体做法:

(一)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引领学生阅读。学校要订章立制,建立有效的课外阅读机制,开放学校图书室,班级成立图书角,鼓励学生将家中藏书带到教室来,由班干部专人收集管理,登记造册,全班共享,做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开展“图书学习园地”,搭建学生读书交流的平台。

(二)教师精心推荐读物,使课外阅读富有针对性

由于家长文化所限,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教师要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读物,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读书欲望。

(三)开展学校、班级读书活动

学校要从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整体规划出发,举办多种形式的读书集会活动,要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主动进行课外阅读。要使学生长期保持阅读兴趣,将课外阅读坚持下去,班级也必须不断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四)学校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切实贯彻减负增效要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到精讲多读,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提高课堂效率;尽量少留书面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每星期安排一至二节的课时作为课外阅读时间和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充分利用周末和假期布置适量的课外阅读任务。

(五)指导阅读方法,提高语文课外阅读的实效

《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所以阅读方法特别重要。一是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有浏览、略读、选读、速读、跳读和精读等,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广泛快速的阅读,最大限度地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学生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哪一种阅读的效果最好,也因人而异。

(六)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初中生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上也会产生差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针对各自差异性有的放矢,做好阅读前的指导工作,努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合适的阅读方式、阅读材料,提高效率。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图书读书
图书推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