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激情融入的本科专业课堂教学
——以《三侠五义》为例

2015-06-26 01:21李艳平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侠客激情情感

文/李艳平

论激情融入的本科专业课堂教学
——以《三侠五义》为例

文/李艳平

教师高涨的情感与深厚的专业知识融为一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必会形成高效而有生气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能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而贯穿课堂的讲述激情成为教师引领学生自由发抒己见、实现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同时,学生在这样的情感浸润之下产生专业认同并学会了开动思维、走向探索之道。

激情课堂;精神需求;《三侠五义》

一堂激情四溢的讲课不亚于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激情演讲可以煽动人、感染人,而激情课堂的效果如余音绕梁,使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不绝。尤其是到了大学本科学习阶段,专业方向已选定,理应在本专业领域里自由翱翔,学习朝气十足。但却遗憾的看到,学生听课的兴趣不高,学习热情减退,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并不欠缺,备课、授课也并非不认真。为什么还是出现这种不尽如人意的课堂效果呢?从情感因素方面讲,因教师讲课激情不足,吸引不起学生听课的兴趣,故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没有生气可言。如何提高高校专业课堂效果,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激情、有活力,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活泼。

一、对激情教学课堂的要求

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富有激情的演讲大师,激情的最大作用即是能调动学生的听课热情和学习热情。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一旦触及激情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1]没有触及到学生精神需要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是缺乏理智和人文关怀的课堂,于此密切相关的是课堂激情的投射。

(一)激起学生的精神需要

教师有激情,足以证明教师对课堂和学生的热爱程度。很难想象没有教学热情和情感魅力的教师对学生会产生何种吸引。当一位教师将其专业知识和人生智慧以情感的方式释放到课堂的时候,一种强大的张力场瞬间会笼罩整个课堂,产生无以言表的情感艺术氛围。处于这个张力场中的每一位学生都会在不同的场域点感受到情感力量的巨大冲击,沉睡的灵魂深处被震撼、被唤醒,学生的精神需要被激发出来,从而抬起头来,跟随教师的课堂讲述灵动游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十分强调教师的激情和热情高涨的情绪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而没有生动怎能唤醒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能鼓舞人呢?这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而来。所以,你要尽可能使自己习惯于蓬勃的生气。”[2]当一位教师习惯于带有极大激情的去讲课时,整个人都会因此而兴奋、痴迷。讲课时而行云流水,时而飞流直下,时而婉转抒情,时而融入角色,时而如沐春风,灵感一波接一波的涌来,达到讲课的高峰体验,手挥目送,优雅自如。这种高涨的情绪一经发散给学生,学生接收到这种情感讯息如被磁场吸引一般,浓厚的兴趣随即产生,与教师的讲课节奏互感共振,调动思维与教师默契配合。这时,学生对一门课程的精神需求被教师的激情讲述极大地激发起来达到满足,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可能的被调动出来,从而能够投入深厚的兴趣去钻研,主动地与同学、与教师进行探讨,追问没有得到释疑的专业问题,从被动听课走向主动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课堂是最成功、最高效的课堂,激情教学落到了实处,起到了作用,而非虚设的空中楼阁。

(二)贯穿课堂的讲课激情

教师的激情讲述不仅使课堂活色生香,学生也如痴如醉、上课如同享受。尤其是高校中文专业,没有情感与专业内容的“情景一致”的课堂,似乎整个人生都黯然失色。文学的特质是浪漫,浪漫的特质是情感,情感的特质是真诚。在教学运用中,这些特质兼于一身而贯穿于整个课堂。

以中文本科专业课程《近代文学》中的近代前期侠义公案小说代表作《三侠五义》为例。按照传统的讲法首先讲述知识背景:侠义的演变源流,教师运用所积累的丰厚的学识娓娓道来。从基础知识的讲授上来看,这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没有激情成分的融入,很容易讲述成资料的罗列,流于教科书般的枯燥乏味。怎么把教科书般的知识讲活,这不仅需要课堂设计的技巧,还需要充沛的激情融入。讲课前带着略微夸张的表情设置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来回答。例如,“同学们认为侠客是什么样的人?你是怎么看的?”问题一出来,教室里一下子就炸开了锅,有学生喊:“为国为民者为侠客。”“替天行道者为侠客。”“劫富济贫”、“武功高强”……课堂气氛极其活跃,教师趁热打铁,在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下顺势把侠义的演变源流梳理下来,学生带着印证答案的求知欲望认真地听课记笔记,背景知识讲解就此完成。接下来讲述:侠客的特征和规则,设置问题为:“古代侠客可以谈恋爱吗?”这个问题又把学生的好奇给点燃了,好奇是学习的动力之一,于是活跃的课堂氛围再度出现。听教师追本溯源的讲述学生明白原来古代侠客禁忌竟然是不近女色、不谈恋爱,后来怎么演变为“侠义加言情”模式的等等。最后教师把这种讲述作一说明,怎样说清楚一种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即如何深入挖掘一种文学现象的根源或如何对一文学主题进行探究,以课堂实际讲述为例交给学生提出问题、查找答案的方式和方法。整堂课激情昂扬,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既实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讲述,也实现了学生求疑解答的知识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样的过程了解了专业领域内的研究方法。高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对于高校中文专业来说,院系组织的课堂外的培养是有限的,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内的资源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一举三得之效。教师以激情贯穿课堂,激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养成。

二、教师和学生的激情互动

从中文本科课堂教学评估结果来看,学生所认同的教师,往往充满激情,讲课效果最佳。教师的激情讲述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天佑神助,而是在后天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生成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经过深厚的学识积累和出色的语言训练、敏捷的思维能力再加上个人的性格、气质使然。只有经过厚积薄发,才能点燃激情,游刃有余。没有深厚的学识做基础,激情点燃后也没有足够的燃力作支撑,就不会达到从容自如的理想境界,仍然不能实现激情的课堂讲述;没有出色的语言表达,再生动的内容也会黯然失色,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必是语言表达的生动流畅;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讲述内容不会有很好的设计、组织、排列,就不会形成一个清晰、有序的思路,必然杂乱无章,令人不知所云;而教师的个性,却是因人而异,或稳重踏实,或热情活泼,或文静娴雅,或平易亲和……但个性的不一并不影响激情的发挥。不同性格的教师激情发挥的方式也不同,但都会被学生感知到,激情讲述产生的课堂效果并非因人而不同。

(一)教师情商的体现

优秀的学生总是能令教师们眼前一亮,无条件的喜爱这样的学生并对之寄予厚望,这些学生聪明也自觉,总能很快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方式方法。但学生良莠不齐,资质也有高下之分。有些学生资质较差,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欠缺,课堂发言总是不知所云,总是说不到点子上,但毕竟勇于在课堂上发言了。激情教学的作用起到了调动这些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一是证明了激情教学收到了效果,二是证明了没有不想学好知识的学生。这时候如果教师给予批评和否定,等于直接扼杀了这些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情商高的教师所采取的方式是:以极大地耐心听完学生的想法,即使学生分析的再离谱,也要给与鼓励和赞许,离谱的想法也是学生主动思维所得,设法在这些离谱的想法中找到一些“亮点”,顺势启发学生往深处挖掘,将学生引向合理的探索之道。教师不需要评判对错,而是要肯定其思维的开动,同时在必要的关节点给予引导和指正。

例如《三侠五义》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背景教会了学生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能力,接下来是对小说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文本分析既要交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又要交会学生如何得出结论。中文专业的本科生查找、罗列资料是一大优势,但怎样运用这些资料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却是一大弱项。这个弱项鲜明地体现在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往往会出现材料的堆积和滥用,缺乏明晰的思路和逻辑论证,无法形成结论,无法成文等问题。现在,这些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完全可以解决。不仅要把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还要在课堂实践中让学生得到训练从而掌握这个能力。具体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三侠五义》中选一个人物形象来分析,小组共同讨论,由一名学生作为主讲,讲述本组的观点和结论,其他学生随机提问,然后本组学生给予回答。教师也参与到提问中,和学生一起互动,课堂的主动权完全教给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非常成功,课堂气氛活跃至极。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和展现。《三侠五义》中的每个人物形象都得到充分的诠释和分析,学生们还配以图像、表演、视频来制造授课氛围,完全没有了被动的、注入式的、死气沉沉的听课状态。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布置作业,完成一篇分析人物形象的论文,作业也取得了预期之外的效果。访问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有什么感受,学生的回答是有投入的热情和兴趣,自然就有了钻研的动力,所以就肯开动脑筋去思考了。这样的激情融入的课堂,无需教师枯燥的讲解,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所得,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怎样得出结论。

(二)学生情感的反馈

一个对学生有要求的教师是一个负责任的教师,而这种要求恰是对学生情感的投注。本科学生已步入成年,心智已趋健全,无须管制式的教育,他们全然能够明白教师的期望,也能意识到对专业学习的责任和使命,更能认识到作为安身立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教师要做的是点拨和指引而非填鸭和注入。因而激情教学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激情讲述之下,赋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在《三侠五义》中,由学生登上讲台讲述了众多的英雄侠客形象之后,教师开始总结性地发问:“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侠客?”这个问题使学生陷入了沉思,因为答案可以不同,见解可以独特,但要令人信服,却不容易做到,总会有人提出质疑,这堂课不仅让学生锻炼了教学技能和资料的搜集、整理、阐述的能力,还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挑战,如何更深一步去分析并得出最终结论。

学生在激情教学的浸润之下开始将这份情感反馈回来。针对什么是“真正的侠客”问题,学生的讲述同样是激情动人。在《三侠五义》中,号称“御猫”的侠客展昭,看起来完美无瑕,但恰恰是臣服于朝廷、丧失了自我和任侠精神而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侠客;真正能代表这种侠义精神的是“锦毛鼠”白玉堂,虽然他身上的缺点很明显,但是很真实,正是他使《三侠五义》的侠义精神熠熠生辉;北侠欧阳春也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侠客,但他是侠义精神的道家演绎,等等。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真正的”一词的内涵和意义,把各个侠客分析了一遍后得出这样深刻的结论,回答出人意表。更进一步,在本科毕业生的论文写作中,这些课堂思索的结果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思路,出现了多篇高质量的优秀论文。教师的作用是隐而不彰的,但情感的影响却是细水长流。从学生的这些情感反馈来看,激情融入的本科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是可取的,其收效是显著的。

结语

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针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过多种模式的改革,但其宗旨万变不离其中,即通过专业课程的习得让学生熟悉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获得多角度、多层面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但是没有对专业的热爱就没有探索的动力,没有激情的催化就不能实现良好的课堂效果,学生的精神需要没有被触及就不能对所学课程产生认同。教学有方的教师处处时时都洋溢着虔诚的情感和思想,他们的热情像潺潺不断的泉水触及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因而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是一台永动机,能永恒的调动起学生听课和钻研的积极性,并产生连动的效应。

[1]林绍娟.《课堂“激情”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20.

[2][德]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教育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187.

李艳平(1976-),女,汉族,河南鹤壁人。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近代文学。

G40-057

A

2095-9214(2015)06-0118-01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侠客激情情感
挂羊头卖狗肉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侠客
护鹿小侠客
情感
侠客李白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