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2015-06-26 18:43张总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理论课实践教学

张总

摘要:高职机械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需要结合职位和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践,使教学做到与时俱进,不能脱离当下企业和市场需求,要用足够的实践去支撑理论知识的运用,还要以严格的评价标准,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更为明确。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是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必然趋势,教学要突出职业特色,结合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理论知识,合理开展教学和考核,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标准,做到公正、客观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关键词:高职机械;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180-02

1、序言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其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挑战。除此之外,如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体现。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一旦走向工作岗位,很有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和扎实的基础去面对问题,拥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人不仅能够胜任未来的岗位,还能够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因此,高职教学考核评价机制需要结合职位和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践,使教学做到与时俱进,不能脱离当下企业和市场需求,要用足够的实践去支撑理论知识的运用,还要以严格的评价保准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更为明确。

2、高职机械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一直十分重视理论知识,但是却鲜有实践环节,而这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是十分不利的。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因此实践在高中教育中的位置很重要。纵观当今市场,许多企业最缺乏的就是技术性人才,而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强大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许多生产工艺缺乏创新,产品缺乏技术亮点,很难在市场上获得强大的竞争空间。一旦企业与国际接轨,就会因欠缺技术和创新而与国际先进技术差距甚远。

21世纪各国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尤其是生产、服务等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于高职机械专业的学生而言,更需要专业精心的培养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开展实践教学则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是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必然趋势,也与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宜。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这既是知识与应用的转化,也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必经之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要具备专业技能,切实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和价值,这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高职机械类教学要突出实践性,确保每一名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实践机会。实践教学要突出职业特色,结合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理论知识,合理开展教学和考核,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标准,做到公正、客观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善于挖掘自身优势,弥补不足。

3、高职机械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对于高职机械类学生而言,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是走向社会的基础,而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掌握专业的技术,也是其作为合格人才的標志。走向工作岗位后,学生将要面临许多问题,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遇到问题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也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高职机械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设计实践教学方案,然后结合实际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注重过程考核,并综合最终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设计实践教学方案中,要使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突出实践的地位,从单项考察到复合考察,不错过每一个环节,力求使学生全面掌握所学技能。

建立完善的高职机械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离不开多种环节的共同设置和结合,为了突出实践性,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循序渐进的开展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掌握所学技能。首先是基础课和理论课,教师组织学生认真上课,通过明确清晰的系统讲解,使学生尽快掌握理论知识。第二,实验课程。结合基础课和理论课程的学习之后开展。第三,实践综合训练。这一环节要结合专业课开展,凸显职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可通过产学结合和课程设计等方式进行,撰写实践报告,统一上交。教师根据学生的过程表现和最终结果进行成果展示,并客观打分,以此检验实践教学的成果。

4、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对策

4.1加强实践教学,围绕就业展开

4.1.1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实践力度

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加强实践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前具备良好的就业意识,提升职业素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通过课内课外实习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实践内容,加强实践的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4.1.2通过具体实践,提升职业素质

将实践教学具体化,模块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所学技能。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感受实践带来的收获,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所学知识。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内容,使学生提前感受职场生活可能面对的各种问题。

4.1.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强化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之中,恰当配合开展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进行展示,使知识呈现得更加生动逼真,易于理解;或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辅导学生,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对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解答,强化技能的掌握。

4.2开展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鉴于高职机械类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兴趣,开展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基于课堂之外并结合专业特点的课堂,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依然要结合知识和实际开展,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等能力。第二课堂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因此,机械类专业第二课堂要有属于这一专业的特点,内容积极向上。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专业课堂还是第二课堂,都要遵循纪律和制度,制定完善的制度是教师需要完善第二课堂的另一环节,力求第二课堂规范化,制度化,大众化,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到第二课堂中。

4.3完善实习基地,体现专业特色

在高职教育中,实习基地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拥有完善的实习基地,才能确保学生拥有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真正掌握所学技能。由此可见,实习基地要充分突出实践性,结合专业特点,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而这也恰恰是高职院校的硬件实力体现。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实习基地,除了对原有的场地加以充分利用外,模拟生产场景的车间和实验室也是学生发挥的舞台。加大对实习场地等配套设施的投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走向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基地可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外实习基地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派出学生到合作的企业去参观和实习,发挥特长,提前感受就业氛围。这对于企业和学校而言都是很有益处的,因此,这种校企合作的實习方式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欢迎。许多学生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实习,积攒了宝贵的经验,提升了自身专业技能。

以上几种实践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学细化,模块化,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综合考察,才会使机械类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迈入良性发展。

5、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对于高职机械类实践教学而言,改革势在必行。当前教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依然存在,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专业的技术傍身。罗马不是一天建成,若要达到这一目的,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实践教学为载体,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实习,结合专业内容和教学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培养学生。

只有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才能使高职机械类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更加完善。高职教学,重在实践,抓住实践操作环节,鼓励学生通过不懈的努力克服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熟练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自身创新意识,提高职业素质。对于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5.1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实践的前奏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学生必须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正确运用在实践之中。机械类专业有许多内容需要通过书本学习,拥有一个初步而系统的了解之后,才能进行实践操作。但有些内容很抽象,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进一步了解。这就需要实习。组织学生开展实习之前,要普及有关实习的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对实习有初步的了解。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内容的了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使学生亲自体验将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机械类专业需要接触许多机械,教师可以通过亲自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5.2提高熟练程度

学生通过实习对机械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之后,就要通过进一步了解来提升熟练程度,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操作要领,还要反复练习,进一步熟悉操作手法。这一阶段是对实习过程的进一步延伸,学生会感到重复性较强。有些学生可能会在这一阶段兴趣大减,甚至觉得没有必要。为了改变学生的想法,教师要通过必要的措施重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比赛、组建小组进行交流切磋等方式,使学生自觉巩固知识和技能。

5.3进一步实习达到熟能生巧

在熟悉了机械操作要领和相关技能后,最重要的就是要熟能生巧,而这同样离不开有目的的实习。为了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第三阶段的实习就要结合企业生产一线相关工作内容,学生亲自体验,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除了必要的机械操作,还有一些生产加工技能也要进行实习,使学生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和严谨性,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5.4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

在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质量。如果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本质的提升,那么实践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意义所在。而使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则在于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除了配套的实践教学基地和设施之外,还要有统一的管理方式,确保学生均能获得实践的机会。各种实验室,培训室,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都要一应俱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机械类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也是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的目的所在。

6、总结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无论到什么时候都符合时代的发展。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知识的人注定要被淘汰。除此之外,如果不会学习,也同样行不通。由此可见,人不仅要学习,还要会学习,树立明确的目标,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如今,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并将会学习纳入到教育的核心之中。会学习的人才会成才,学生都是从不会到会的,这离不开教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学而学,记住了知识还不够,如何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掌握专业的技能,拥有强大的实践能力,这才是当前教育的重点。我们要吸取先进的教育精华,结合实际,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建立更为完善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并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甚至还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通过具体的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也是学生成为真正人才的必经之路。

(作者单位: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韩天学;高职机械类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项目的设计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3年08期

[2]孙勇;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4年22期

[3]王晓江;张普礼;梁熠葆;罗怀晓;建立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2期

[4]赵文平;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3期

[5]郭萍;金鸿;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案例及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2期

猜你喜欢
理论课实践教学
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