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民族器乐的普及及思想教育功能浅论

2015-06-26 18:43黄琪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器乐普及民族

黄琪

摘要:民族器乐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一直到现在的资讯化时代,器乐从材质到技巧、到他的教育功能一直伴随着民族器乐的本身特点而不同,古代吹箫抚琴已成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显示出民族器乐的思想教育功能与学术是齐步前进的。民族器乐普及也是在社会生活之中,民间乡野之间被人们所接受,才逐渐演化为艺术生因信息悄然融入到了人们的艺术生活之中。当代大学生处于资讯非常发达,思想交流迅速流转的环境中,对象那思想、新潮流接受也比较快,但是对于大学生阶段的心里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知也缺乏,特别是90后一代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家庭环境、外部环境比较优越的环境中度过成长期,所以大部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公德欠缺,民族器乐的普及正是从行为上净化到思想上的一种认知。

关键词:民族器乐;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187-01

民族器乐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民乐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雅乐,也不仅仅是民间民俗的小曲。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河南舞阳贾湖的出土具有器乐形态的骨笛至今也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有战国初期雄伟壮观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教育百家争鸣;有大汉威武大气的诗歌器乐,铸就开疆拓土的气势;还有艳丽辉煌的盛唐乐舞,验证贞观之治盛世。自从明清之后,社会命运的多舛,使整个民族乐器发展和教育开启了沉重的脚步。民族器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器乐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其独特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民族器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民族器乐的普及更是集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高校应充分利用音乐的育人功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的去挖掘高校学生的民族热情、国家激情。

一、民族器乐的普及性

近年来流行音乐充斥这整个大学校园,在高职院校大部分未开设音乐之类的专业,特别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未涉及民族器乐的宣传与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普及民族器乐教育,大力弘扬民族器乐,不仅仅能使学生了解并且知道民族器乐在整个民族文化里面的重要性,更能够加强民族器乐的传承。

在高职教育开设公共艺术修养课程,把民族器乐的精华展现在所有学生面前,并与选修课和各种活动、社团相结合把民族器乐的浪漫情感表现更有吸引力。民族乐器在地方的戏曲和民族历史的地位也是不可改变的,包括在春秋时期的孔仲尼抚琴、大秦的君子之近琴瑟,此仪节也,非以慆心也、汉代的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唐代的岑参“军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等等,可见在整个历史的长流之中民族器乐的普及与文化教育、思想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当代的民族器乐普及也必须和时代的潮流糅合在一起。

二、民族器乐的思想教育功能

在民族器乐的发展过程中,思想教育也是随着器乐的发展更加深入,更加教育人。通过学习古琴能让我们知道儒家孔圣人对民族器乐中的推崇,能弹琴唱诗经三百首,还曾向师襄学琴,成为后世士人典范,孔圣人作为文学大家,能亲自学琴并为后世文人思想教育的方式轉变提供了很好的榜样,高山流水遇知音,古琴的学习在古代文人中已然成了一个必修课的科目,古琴散音如钟鼓之声古朴、稳重、深远,深厚,感人肺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器乐的历史性、哲学性来教导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在相应发展阶段的过程及人文情怀、品质。又如笛箫八千年的历史沉淀,由原来的骨质笛子转变到现在的竹质笛子,从石器时代到现在资讯化时代的转变,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成思想理念进行传输与传承,历史与哲学的传承在民族器乐的教育中就能进行普及与发展。

器乐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他有理解才能演奏出更好的乐曲,在学生工作中,也需要对学生个体的理解和剖析才能针对个体情况进行护体的操作。利用器乐的普及来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间接的来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培育学生修养。

1、民族器乐教育能陶冶大学生雅静的情操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高职教育的学生工作中,民族器乐教育是一条简答而又易于发挥的途径,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团队意识。器乐曲目的风雅颂,让学生学会真善美,如在古琴乐器中的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竟显致乐以治心,乐则安,安则久。通过对作品的鉴赏来还原具有时代特性的社会生活画卷,用以拓宽和丰富学生的思想视野,更是体现思想教育的广泛性,包括德智体美育等方面。

2、民族器乐教育扬起心灵的风帆

心灵即是民族的音乐情怀亦是国家主义的情怀,民族器乐的发展史亦是一部抒写民族历史一部分,民族器乐的特性是最容易打动人的心弦,如福建南曲的影响范围就比较广泛,福建作为华人华侨的大省,福建南曲在华人华侨的心中就是“乡音”,乡音未改鬓发白,就是那些乡音的知音最能心有体会。山西大鼓、天津快板等等在各地的底蕴是非常深厚的。他们不仅编织了民族神韵、雄伟景象,更是让器乐深厚的历史背景带到了各地,继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民族的精神、时代的精神也一起弘扬得到了弘扬。遍布世界来看器乐的发展与本民族的历史也是息息相关的,中华民族的琵琶、古筝、扬琴、唢呐等等都是在民族的发展与融合之中得到了升华和继承。

总之,器乐的教育功能是非常显现的,在高职教育之中,民族器乐的教育是作为学生爱国情怀、民族情怀的有效手段之一,能作为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效方法之一,也能在历史的传承方面起着有效的作用。民族器乐教育能够把民族文化精髓从趣味层面渗透到思想层面,可以克服技能教育的功利性目的,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

(作者单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王育霖

[2]试析高校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陈萍

[3]论析高校音乐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吴映春

[4]浅析音乐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岳亚琼

[5]试论音乐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价值-卢浩芳

猜你喜欢
器乐普及民族
我们的民族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