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提升研究

2015-06-26 20:08曲彦宋晓敏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升路径公信力

曲彦 宋晓敏

摘要:新常态下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水平,掌握高校基层党组织动态,优化党组织环境,是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常态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面临巨大的挑战,剖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价值,探究新常态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路径,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244-01

一、引言

十八大报告对公信力问题着墨颇多,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从基层做起,抓好党组织公信力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的有机组成,在新常态下,如何有效推进基层党组织公信力问题成为高校党组织发展态势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既是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崭新模式,也是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常态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面临的巨大挑战

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及现状所做的高度概括。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要转变认识,认清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情况和问题,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更大胜利。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是党的战斗力的重要基石,是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

新常态下,受各种文化思潮诱惑影响,有的高校党员政治信仰庸俗化,在知与行方面存在偏差;有的高校基层党组织,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出现偏颇。网络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镜和扩音器,如果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薄弱,一些漏洞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关注的热点,势必影响高校形象和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水平。只有高度重视和加强公信力建设,才能维护和谐的高校基层组织环境。

三、新常态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价值

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渗透在高校党员的生活轨迹中,与高校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水乳交融的联系。只有每一位高校党员都具有爱国敬业精神和诚信友善的操守,勤勉奋斗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中,才能促使社会发展达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即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最终指向。

新常态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研究对于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改革发展,全面提高高校党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常态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提供了新的契机,深入挖掘新常态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价值,充分发挥新常态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促进作用,已成为党组织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深化新常态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工作,更适合网络化生存下深受多元文化影响的当下社会。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关乎教育乃至国家兴衰,影响深远。在新常态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研究和实践,是当务之急。

四、新常态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提升路径

(一)塑造公信力研发生态

公信力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应该把公信力建设纳入到常规的党建工作中来,充分重视公信力的影响力,把基层组织公信力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课题重点来抓。吸引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党组织的公信力问题,开发公信力建设的模式,并切实地把科研成果落实到日常党建工作中去,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学术生态。

(二)打造基层党组织的权力清单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关键是党要管党,既积极履职,又不滥权。规范各级组织部门的权力清单,透明办事程序,把公信力建设融入到各种制度建设中,对高校党组织的行为进行规范。在透明的权力运行中,既增强高校党员干部践行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自觉性,同时也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形象,增强广大师生乃至社会人士对于高校党组织工作的信任度。

(三)发挥道德的内塑作用

充分发挥道德在人心治理和行為治理中的作用,由内而外进行正向的道德影响,凝聚人心,规范行为,努力使高校党员自觉地遵循基本道德规范,将道德全方位地融入到党组织公信力培养的全过程。提倡公平竞争、诚信守约的价值观,将社会效益、社会责任等上升为广大师生共同的道德价值理想,为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奠定强大的心灵基础。

(四)挖掘传统文化经典的公信力价值

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公信力智慧和价值精髓,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将传统文化经典运用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经过历史的积淀和时代的升华,最大限度融合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与传统文化经典的契合点,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宝贵精神财富,提高高校党员干部的价值认同度。

发掘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不断提升广大高校党员的文化自觉和精神共鸣,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依托,以圣贤经典为依归,围绕传统文化经典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价值展开,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升华境界,在传统文化的血脉相传中维系高校党员的精神家园,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增强高校党员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提升党组织的公信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是党建领域一道崭新亮丽的风景线,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受到青睐。为了有效解决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问题,需要多措并举,提高实效性;以开放的态度看待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提高针对性。

(作者单位:1.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课题(项目号:GXDJ2014-B007;GXDJ2014-E013);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专项项目(项目号:zj2013028)

猜你喜欢
高校基层党组织提升路径公信力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从管理到服务:高校基层党组织职能实现路径的嬗变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实效探究及思考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研究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