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与干预机制的构建

2015-06-26 20:08李晓娜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大学生

李晓娜

摘要:民办高等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办高校的学生较一般院校的学院有更多的心理问题,所以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与干预机制尤为重要。本文以某民办高校为例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与干预机制为例,对构建民办院校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与干预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与干预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251-01

随着社会进步和素质教育的推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2004年教育部在一年之内先后三次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颁发专门文件,多次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民办院校由于学生情况、师资力量、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民办高等院校学生相较于普通大学生可能存在更深程度的焦虑、敌对和恐怖情绪[1]。这可能会导致民办高等学院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和干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针对民办院校的特殊情况,以某民办高校为例进行解析和探讨,希望能对民办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与干预机制的构建上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變“讲座+课程+咨询”模式为“五级心理问题防护网络”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各个高校普遍采取了首先建立心理咨询中心进行个体辅导和讲座培训,然后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以选修或必修的教育模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点”“面”结合,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但是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发事件的频发,这个模式的局限性凸显了出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警和干预不能够仅靠这种形式单一的模式进行下去[2]。随着大学生群体承受的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和冲击增多,其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转变“讲座+课程+咨询”模式为“五级心理问题防护网络”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和干预很重要。

有研究证明,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实现只有学校配备心理专家才能完成,依靠全体师生进行心育只能流于形式[3]。因此,“五级心理问题防护网络”必须在心理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1、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选择讲座、网络和宣传栏等方式,在在全体学生中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2、在指导下,设立班级的心理委员和宿舍的心理信息员,并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起到“宣传员、观察员、咨询员、联络员”的作用,建构学生互助网络。3、学院的学生工作人员全体参加心理辅导培训班,并在每个院系设立专业心理负责人,有效掌握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及处理办法。4、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量,并统一建立心理档案;组织人员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等工作。5、通过以上四级防护,及时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及时通知相关和家长送医治疗。通过以上“五级心理问题防护网络”的建立和有效运转,能够把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了学校每个学生心里,有效地预防和避免了心理问题及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建立民办高等院校心理问题的“四级预警机制”

研究民办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建立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预警机制,对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培养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把握心智成长的契机,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近年来,高等院校通过不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出了一整套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和干预机制,这套机制能够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学校的稳定做了重要的贡献[4]。

(一)一级预警机制:宿舍、班级预警

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遴选合适的学生作为班级的心理委员和宿舍的心理信息员,并由心理专业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和指导。在机制中,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的重要作用。

(二)二级预警机制:院系预警

各辅导员和班主任收到特殊学生情况,及时和各院系的心理负责人进行沟通,并联系学生家长,同时必须迅速上报给有关领导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联系心理专家,及时主动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

(三)三级预警机制: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预警

由各院系上报情况后,经过学校学生处心理专家和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心理评估,如果发现当事人可能属于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应尽快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送医治疗。

(四)四级预警机制:院校领导预警

在处理的过程中,如遇到严重危机事件,可以上报到保卫处、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等,由他们向院校领导汇报,并就院校领导的指示进行指挥和处理。

三、总结

总之,民办高等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由于高校招生的顺序,民办高校的学生较一般院校的学院具有更多的心理问题,但是只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与干预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五级心理问题防护网络”和“四级预警机制”,在院校领导的重视,心理专家的指导和全院教职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高校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危机干预能力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邓香兰,肖三蓉,李文虎.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0)

[2]张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保健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

[3]汤福球.高师开设“教育辅导”课程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

[4]饶莉啦.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06(29)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