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不朽”看高校辅导员的自我修养

2015-06-26 23:13于滢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自我修养辅导员

于滢

摘要:当今形势下,社会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修养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加强辅导员自身的修养成为思政研究的重要命题。而在中国古代的伦理观点上,最重要的是讲求“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通过从这三方面的自省和提升来加强辅导员的自我修养。使辅导员成为立德树人的引导者。

关键词:“三不朽”;辅导员;自我修养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298-01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国家教育改革和高校辅导员的努力方向。

“立德”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说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格德行,其次是建功立业,再次是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古代有“祖有功,宗有德”的传统,有功德于民的圣人受到后代子孙永远的崇拜祭祀,而有文章传世的贤人也“名以文传”,这就是所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成为历代志士仁人的追求与梦想。

“三不朽”的价值目标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追求,特别是文士阶层,他们既是这一思想的传承者也是实践者:“三不朽”论的核心思想是如何处理群己之间的价值关系。史学家司马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区分出三个有针对性的价值追求层面,从而使“三不朽”说的内涵具体化、明朗化。他“好奇”的价值审美倾向,是他重人事、肯定人的主动性、宣扬积极进取精神的思想观念的反映,是对“三不朽”的价值观的发展和升华要做到“三不朽”却并非易事,有一种说法,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人,分别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王文成公王守仁和曾文正公曾国藩(半个)。①,可见其标准之严苛。胡适在《不朽——我的宗教》文中也指出“三不朽论”的“缺点”之一——“只限于极少数的人”,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所以这并不是每一个平常人都能够企及的。“社会的不朽”一论中提到:我这个现在的‘小我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过去,须负重大的责任,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未来,也须负重大的责任。‘小我虽然会死,但是每一个‘小我的一切作为,一切功德罪恶,一切言语行事,无论大小,无论是非,无论善恶,—都永远留存在那个‘大我之中。这一言论旨在把每个人的一己行为与人类的历史发展关联在一起,给有限的个体生命赋予永恒的意义,人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无论是非功过、积德造孽,都要被历史记上一笔。

蔡元培先生也曾指出,大学的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之宗旨“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教师的要求“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蔡先生更是大学精神的倡导者、践行者,以“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及对于大学发展之功绩,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结合教育、大学及教师的特点,高校教师是少数有幸能在职业生涯中将立德、立功和立言逐渐统一起来、并可以在这一方向上努力不断做到极致的群体。

首先,“立德”是教育之魂,体现的是做人的要求,是高校教师的根本。这里的“立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身正为范,高校辅导员老师应成为崇高道德的践履者,努力成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行为典范,恪守职业操守、提高人生境界;其次是授人以渔,教育的本质不仅是教授学生以知识,更要以德育为先导,注重学生的道德养成与人格健全和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才,人才,先有人后成才;否则将本末倒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其次,“立功”是教育之本,體现的是做事的要求,是高校辅导员老师的本职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最大意义在于②,是让学生们学会为人、为学,最终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说辅导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学生的思想领路人,并不为过。

再者,“立言”是教育之脉,体现的是为学的要求,是高校辅导员的潜在职责。教育是一种富有挑战性与生成性的智慧生活,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传承”之上的“创造”。这里更多强调的是创新与特色,“立言”并非要人人成专家,更不是狭义意义上的写论文,而是激活教师的创新因子,培育探究精神。把理念带进课堂,教学才有风格;基于研究搞培养,教育才有品质。

简言之,归结到高校辅导员的自我修养,“三不朽”即是从日常的做人、做事、为学开始做起,在自身岗位上不断砥砺德行、提升能力、精益求精,通过时间沉淀、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有所成就。

学者王阳明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高度评价其功绩。立德、立功、立言,虽不能至;做人、做事、为学,竭力为之。以此自勉并与广大思想政治工作界的同仁分享之。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学生处)

注解:

①刘畅,三不朽:回到先秦语境的思想梳理,文学遗产,2004年05期

②魏春初,朱宁峰,中国传统“三不朽”价值目标及其现代性指向,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参考文献:

[1]刘畅,三不朽:回到先秦语境的思想梳理,文学遗产,廊坊,2004年05期:11页

[2]魏春初,朱宁峰,中国传统“三不朽”价值目标及其现代性指向,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绍兴,2012年05期:26-27页

[3]吴增辉,论魏晋之际“三不朽”的价值困境,重庆工商大学学报[J].重庆.2009年第3期:36-38页

猜你喜欢
自我修养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如何提高政工人员的自我修养
谈谈《人性的弱点》中的自我修养
采茶戏青年演员专业水平和素养的提升研究
优秀小学班主任是如何炼成的
“妥者,稳也;协者,趋同也”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