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2015-06-26 01:21吴继龙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现象高中物理设计

吴继龙

摘要:“问题为中心”强调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在围绕着问题来进行活动,教师通过问题来组织教学活动,通过问题来将整个的教学过程有机串联起来,从而使整个教学环节都通过问题得到恰当的串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对知识不断进行消化和吸收,并且自身也在不断地产生问题,从而将整个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起来。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表现在为了问题而提问、问题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问题的参与者比较单一、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等。针对这些问题,就可以设计出符合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是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为中心;现象;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065-01

1、引言

“问题为中心”强调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在围绕着问题来进行活动,教师通过问题来组织教学活动,通过问题来将整个的教学过程有机串联起来,从而使整个教学环节都通过问题得到恰当的串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对知识不断进行消化和吸收,并且自身也在不断地产生问题,从而将整个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起来。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学的开始,对问题进行分析是教学活动的主线,而问题的解决则是教学的追求。在教学活动中以为题为出发点再到更高一级的问题的提出,可以看作是整个教学活动紧密有效进行的前提,而问题是作为知识的载体、学生发展的载体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载体的。因此,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会得到不断深化,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强化和提升。本文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对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课堂教学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2、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2.1为了问题而提问

绝大多数的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提出问题,但是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流于表面形式的,多数情况下是作为对学生的一种注意听课的提醒,有时甚至是作为一种惩罚性措施来实施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提出的大量的毫无实质意义的问题不仅起不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相反会让学生产生方案,甚至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直接忽略的现象。

2.2问题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提前准备好的,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好的,但是这些问题可能是教师自己设想出来的,并不是随着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及时发生改变的,这就会使问题变得封闭、缺乏针对性,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问题的参与者比较单一

在实际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提出的垄断者,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的位置。而且,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极个别对物理极为感兴趣的、比较大胆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作出回答,多数学生只是听的一方,对于能够根据教材内容或者教师讲课内容提出自己问题的学生则更是少之又少。课堂问题参与者的单一造成了学生参与积极性的不强,无法引导他们进行思维能力的扩展。

2.4注重结果忽视过程

在问题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局限于“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问题——教师给出标准答案”这样的形式化流程式的问题。表面上看教师给予了学生很多的思考空间,但是教师真正的关注点是学生得出的答案是否跟自己的预期是一致的。一旦当学生得到或给出的答案跟自己预期的不一样时,教师多数会引导学生往自己所设定好的答案上思考。这就仅仅将问题局限到单一获取答案上,而不是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智慧上,失去了问题提问的最终意义。

3、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3.1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新授课

在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新授课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同授课内容相应的问题情境,这种情境可以使陌生的,也可以是同原来的旧知识有关联的,通过问题猜想的模式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对物理概念、实验、规律等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圆周运动”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本节课说要讲授的内容创设一个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陌生的、新的问题情境,如选择几种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让学生来比较这些圆周运动的快慢,从而将物理概念不断渗入到学生的意识中。

3.2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复习课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复习课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习课中,教师能够通过引导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但是复习课也是学生最头疼的,许多学生认为教师在复习课上就是将原来学过的知识再讲一遍,这种不恰当的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复习兴趣。笔者认为在高中物理复习课上,可以针对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复习策略,而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复习课就要是以问题为主的复习策略,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异构重组。例如,如图所示,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木块A和B,质量分别为m和2m,开始时将他们固定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保持静止,相距为d。现同时释放A、B,经过一段时间,A、B相距2d,此时B的速度大小为V,求:①此时A的速度大小;②此过程中B对A做的功;③此过程中A球移动的距离。

针对该题目,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A、B两个木块做的是什么运动?可以直接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决吗?

问题2:A、B构成的系统满足能量守恒定律吗?

问题3:如何用动量守恒定律求此时A的速度大小呢?

通过问题为主的复习策略,就能做到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来挖掘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

(作者单位:河北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何平.高中物理“问题——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廖新华.浅议问题串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1,(11).

[3]李党.把握试卷讲评方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J].中学教学参考,2005,(39).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象高中物理设计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