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非迁移现象的释义与释例

2015-06-29 12:20张钟天
卷宗 2015年6期

张钟天

摘 要:人口迁移在人口史研究领域中多有论述,而人口非迁移现象则未有学者涉及。本文借鉴前人关于人口迁移的研究成果,试对人口非迁移现象进行人口学意义上的宏观阐释与论述,并对中外历史上的人口非迁移事例进行比较,以明晰人口非迁移现象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人口非迁移;释义;释例

1 人口非迁移现象释义

对于人口史的学科定义,葛剑雄先生有过明晰的论述:即“对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全部或较长的历史时期中人口的规模、构成、分布和迁徙等方面的变化过程的记述。”由此,我认为,在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较短的历史时期中会有人口非迁徙的现象,它正如在长时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人口现象一样,具有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价值。因此,葛剑雄先生的人口史的学科定义可以更为丰富一些:即对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到一个国家,亦或是小到一个村镇)在历史时期的不同维度内(较短、较长或全部)人口的规模、构成、分布和迁徙(与非迁徙)等方面的变化过程的记述。

论述人口非迁移现象,人口迁移现象是绕不开的。人口迁徙,“是人口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而人口迁移的研究对象是:迁出地状况、迁移的对象、迁移的过程。迁移的影响。

借鉴葛剑雄先生主编的《中国人口史》,我们可以对人口非迁移现象进行人口史上的学科定义。我认为,人口非迁移现象的研究是隶属于人口史研究范畴中的,是对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理想或较短的历史时期内的人口由于有外力影响或出于自己社会群体某些方面的考虑(如安全、现有生活的维持、文化之间的阻隔)而不愿迁移、很少迁移、拒绝与外来人口接触往来的人口现象的论述与研究。人口非迁移现象的研究对象是基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国内外)的社会群体(我们暂且称之为人口群)选择不愿迁移、很少迁移或者减少与外界接触这一现象的背后的深刻背景与深远影响。

但是,不能把人口迁移现象与人口非迁移现象对立起来讨论。二者是互为补充和发展的。人口迁移现象关注大规模的具体的移民过程,如:“迁入地与迁出地的状况,人口迁移的推力与拉力,人口迁移的数量、方向、路线、地理和文化距离,等等问题。”而对此的补充即是人口非迁移的研究关注人口不愿迁移、很少迁移或者减少与外界接触(出于自愿和不自愿的原因)的文化动因、政治引导和其他因素。当然,理想或理论状态下的人口非迁移现象亦须值得关注,它们往往有着重要的文化背景,并對不远的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2 人口非迁移现象释例

1、人口非迁移的理想状态——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认为,人口非迁移的理想现象的思路当从老子论述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展开。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所论述的“小国寡民”中的国绝非是我们当今所指称的国家,《说文·口部》指出:“国,邦也。”因此,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中的国即即相当于今天的一个政区。“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中的“重死”并非是囿于安土重迁的观念,而是人口已经可以达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程度,即这个政区的人口有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因此,这里的人口非迁移现象是有其深广的社会背景的。老子生活的时代,诸侯国莫不希望自己国家的人口增加,如梁惠王曾对孟子说:“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而老子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无须用人口的增加作为国家强盛的标准,而是控制人口的合理容量和人口数量,保证社会发展对于人口各方面的需求。这样的话,一个政区的人民可以自得其乐,而无须向其他地域的人口进行交流与交换。

不得不说,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中的人口非迁移现象是理想的状态。但是依然有其借鉴意义,即控制人口容量和人口的迁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一个地域人口与社会的均衡发展。

2、人口迁徙后的非迁移现象——福建客家土楼的聚落反映。客家先民的南迁主要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移,分别是:第一次发生在西晋末年(公元317-897年)。由于中原地区受“五胡乱华”而动荡,中原士族由中原的晋、豫等地迁至鄂、豫等南部地区和沿皖赣的长江两岸流域,远者至于赣南、闽粤等地。第二次发生在唐安史之乱后(公元880-1126年)。大量中原汉人迫于战乱由皖、豫、鄂、赣等地南迁至相对安宁的皖南、闽西南、粤东北、赣东南等地区。第三次发生在宋室南渡与宋末时期(公元1127-1644年)。诸多官吏士民为避金人南侵迁至大湖流域,后又元军而继续南迁至闽西南、赣东南、粤东北等区域。第四次发生在明末清初(公元1645-1867年)。由于清兵南下,客家先民的一部分又经粤东北迁至粤中、湘、贵、台、川等地。历史上称此次迁徙为客家的“西进运动。”第五次南迁反生在太平天国时期(1868-民国初年)。主要是客家人的太平天国运动队伍战败逃难,加之持续十二年之久的土客械斗又使客家先民西迁之粤西、海南等地,远者至于南亚、东南亚等地。客家先民虽迁徙外地且受当地风俗的影响,但是他们在道德、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依然保留着中原古风,而土楼就是他们别有特色的聚落形态。首先,家土楼有提供射击用的碉堡和极其坚固的大门,这无疑为客家移民迁徙后呈现的人口非迁移现象提供了存在基础。其次,在客家宗族中有非常明晰的财产制度:整个宗族财产的一半以上均是全族人的公有财产,其余部分是各个小家庭的私产,这就为客家移民迁徙后呈现的人口非迁移现象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土楼中的书院还为客家移民迁徙后呈现的人口非迁移现象提供了文化教育基础。

依以上的简要分析,客家土楼为宗族人口减少与外人接触提供了种种可能。从文化意义上看,以客家土楼聚落形态为表现的人口非迁移现象反映了客家先民在南迁后特有的心理凝聚力、传统文化的坚守、宗族血统的牢固和持久。它对于现在乃至我们的未来依然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我们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社会要素均从乡土中国被抽入到经济发展的机井,而原有社会要素的河流则几尽干涸。城镇化过程中,先前持续供养城市的农村青年、少年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他们还未被乡村的传统文化熏陶和渐染,对于乡土气息还未产生认同。而未经人口非迁移现象影响的人口在进入城市后却有着对于城市难以言语的文化与心理困惑。人口迁移固然有促进文化交流、加强经济联系等种种优点,但是迁移后的人口如未经乡土文化的沉淀与熏陶,则缺少了乡土中国独有的气息——对家国精神的强烈认同、对于家族血亲联系的深切体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3、人口非迁移现象的另类尝试——欧文的新和谐村。1825年5月,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西南小镇开始了他新和谐村的试验活动。新和谐村是一个繁荣的、几乎完全自己自足的人口聚居區。它拥有工厂、矿山、仓储、耕地和森林以提供人口生活的必需品。欧文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他的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理想变成现实。但是新和谐村仅仅存在约一年时间便结束了它短暂的生命。

探究欧文新和谐村失败的理由,不仅在于其空想的乌托邦性质、与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背离,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凭空创造出的人口群体并未有明确的社会分工,他们只是被组织在一起进行各自的活动。因此,突然开始的人口活动并未有以前社会活动的经验积累。反映在新和谐村的运行上,就是除了教育有明显改观外,其余的社会活动仍是一团糟。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人口代谢的主要动力——生产生活资料的增加和人类需求的满足与和谐发展——的来源并非来自新和谐村的自我代谢,而是欧文的慷慨投资。

新和谐村的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生产力未达到足够发达的程度,以人为方式试图满足人口的各种需求而使人口减少迁移和接触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未来,人口非迁移现象很可能只存在于设想中。

关注人口非迁移现象,着眼点与归属点在于人口非迁移现象背后的文化与社会教化功能。鉴于城乡人口迁移的不断发展,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由此带来的是农村乡土教育的缺失和城乡人口迁移的失衡。人口迁移对于迁出地和迁入地均有影响,但是,如果人口以固定的方向由乡村迁移到城镇,无疑会影响迁出地——农村——的文化生态平衡。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乡土教育传统、乡土气息对于人口的爱国情怀则因城乡人口迁移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流失其精神血脉。因此,在人口迁移的状态下思考人口非迁移现象对于我国乡土文化的保持值得我们给与持续的关注。

注释

[1]葛剑雄《人口史》条目,载《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第 242-243页.

[2]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3]同上,第64页.

[4]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5页.

[5]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