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践行“人民宗旨观”的现实启示

2015-06-30 00:17何建华刘洁
老区建设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育意义方志敏

何建华+刘洁

[提 要]方志敏在领导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岁月里,创造了“方志敏式”的革命业绩,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宗旨观”的鲜明写照,对今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学习方志敏爱国爱民的思想情怀、尽职尽责的工作业绩、清贫廉洁的人格风范,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方志敏;人民宗旨观;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何建华(1963—),男,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刘 洁(1989—),女,东华理工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江西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本思想研究”(MKS0901)

今年是方志敏为革命为人民殉难八十周年。方志敏在领导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岁月里,创造了“方志敏式”的革命业绩。究其原因,是方志敏坚定地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宗旨观。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对我们深刻理解和实践中国共产党人民宗旨观,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爱国爱民的思想情怀

爱国爱民是一种对祖国、对人民饱含热爱的崇高情感,是方志敏人民宗旨观形成的原动力。在方志敏看来,人民的利益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爱民就是热爱国家和民族。方志敏在狱中饱含深情写下的《可爱的中国》一文,是他爱国爱民思想的真情流露,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宗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志敏精神,就是要在思想观念上牢固树立党的宗旨观,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时时刻刻、事事处处装着人民、想着人民。

一是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倡导人民宗旨观,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脱离群众是执政党的最大危险。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各种问题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党范围内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于党员干部如何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方志敏就是一面“镜子”。当代党员干部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党无限忠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方志敏精神的本质特征。在方志敏生活的那个年代,爱国就是要彻底推翻反动腐败的旧势力,建设属于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革命的爱国主义成为他不断奋斗的力量源泉,艰苦的物质条件、长期疾病的折磨和恶劣的政治环境,从未动摇他革命的信仰和决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时代赋予爱国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内涵,在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下,党员干部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热爱社会主义中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自觉将个人命运融入民族发展的大业中。

三是奋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方志敏把“为工农阶级谋解放”和“为民族谋解放”融为一体,认为我们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独立奋斗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能在独立自由的国度里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1],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学习和研究方志敏,弘扬方志敏精神,就是要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贡献力量。

二、尽职尽责的工作业绩

一流工作业绩是践行人民宗旨观的内在要求,是方志敏革命贡献的具体表现。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方志敏立足实际,艰苦创业,率先垂范,开展“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2]。方志敏在领导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中,创造了“方志敏式”的革命业绩,各项工作堪称典范。学习方志敏精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本的从政方式和工作方法,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

一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方志敏在革命斗争中,真正践行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使党的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今天,面对新的形势、环境和任务,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应如何做到为人民服务?应树立怎样的工作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一心为民、干干净净,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暖人心、稳人心的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事,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员干部都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置为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在为民动真情、谋利益中实干,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党员干部的工作和政绩,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求真务实的做好工作。求真就是面对实际,实事求是;务实就是坚持脚踏实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在革命和建设工作中,方志敏注重调查研究、注重组织建设、注重工作实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当前,我们面临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使命,拒绝空谈,实干兴邦,显得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重要。党和人民的事业说到底是干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转化成实践,人民生活状况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改善,发展中的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民族复兴大业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员干部要求真务实,推陈出新,创新创造。

三是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艰苦卓绝的赣东北,方志敏带领工农群众艰苦创业,创建出了“苏维埃模范省”。当前,我们正努力实现的中国梦,既是一个辉煌灿烂的前景,也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是不平衡的,还存在相对落后和贫困的地区。越是在相对贫困的地区,越是在困难的地方,越是在矛盾和困难凸显的时候,越需要党员干部;贪图安逸,不愿意到这些地方工作,或者即使去了也讲条件、闹情绪、不安心工作,则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干部。因此,党员干部应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率先士卒,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创业。

三、清贫廉洁的人格风范

方志敏被俘的那天全身上下只有一只旧怀表和一支钢笔。从事革命斗争十余年,“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4]方志敏的“清贫”、“廉洁”,真是旷世之闻。时至今天,清贫廉洁应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学习方志敏精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宗旨高于一切的思想,做清贫廉洁的拥护者和实践者。

一是追求“清贫”的思想境界。“清贫”不仅是党员干部应有的财富观,还应是党员干部追求的高尚人生境界。思想上的“清贫”是一种清廉的人品修养,是一种坚忍的人格形象,是一种精神上的坚守。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减少应酬,抵制庸俗,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多下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多系统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扬共产党人甘于“清贫”的精神,真诚履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神圣职责,心甘情愿以自身的“清贫”换取人民的“富裕”,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是抵制“糖衣炮弹”的诱惑。时下,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不仅大案要案时有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而且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较多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党员干部“当官就不要想发财”。为官者对于财富的追求往往会导致人格扭曲、道德败坏。在任何时候,党员干部都不能丢掉“清贫”这一精神瑰宝,甘于清贫,廉洁自守,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在各种诱惑面前绝不动心,自觉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远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认真履行好执政使命,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总之,方志敏的革命实践与工作业绩,鲜明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宗旨观的思想内涵。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学习方志敏精神,践行人民宗旨观,就是要紧贴实际,推进“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方志敏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李佳佳]

猜你喜欢
教育意义方志敏
方志敏:狱中仍奋笔疾书
甘守清贫的方志敏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狱中文稿的待解之谜
方志敏向死而生
人性论的教育意义研究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