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萝泡菜》中的自我主义与女权主义

2015-06-30 04:30牛雪莲
作家·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女权主义凯瑟琳

摘要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莳萝泡菜》的叙事手法和写作技巧都令人啧啧称赞,小说中的女性主义也曾引人瞩目,但是小说中的自我中心主义却少有问及,因此,本文着重讨论男女主人公的自我中心主义,强烈的自我加速了女主人公的女权主义意识的形成,最终女权主义思想战胜了自我中心主义,这也正是《莳萝泡菜》所要达到的境界,也是曼斯菲尔德所追求的理想精神境界。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自我主义  女权主义

引言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被誉为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二十岁时征得父亲同意,走上了她梦寐以求的文学之路,并以作家的身份定居伦敦,她的著作有《园会》和《幸福》等。她以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的生存处境为创造基础,以独特细腻的写作形式,为女性解放铺设了文学的通衢大道。她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形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叙事先河,为英语短篇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曼斯菲尔德的作品很像契诃夫的小说,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转折和时空的对比变幻。她擅长表现男女之间复杂微妙的情感关系以及令人出乎意料的结局。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D·H·劳伦斯和中国诗人徐志摩都非常崇敬曼斯菲尔德,为此徐志摩作《曼殊菲尔》来悼念英年早逝的杰出作家——曼斯菲尔德。

《莳萝泡菜》是曼斯菲尔德的一篇短篇小说,描写了六年前分手的一对恋人在路边咖啡馆重逢的情景,两个人的性格及人生的态度的分歧决定了彼此再次分道扬镳。故事淡化情节,在平凡的交流中体现深刻的内心活动,一个平常的动作,一个细微的表情都透露人物的性格弱点。故事可以使人回味主人公的那种恍惚和寂寞,那种从平淡中斟酌出来的人生真谛。

《莳萝泡菜》揭露了男女不平等的现实,表达了女性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不懈追求,具有较强的女性主义意识。男主人公的自我中心主义常常折磨薇拉,而薇拉虽然喜爱这个男人,但是她内心中的女性主义思想无法容忍这样的男人成为她的伴侣。在爱与精神交流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即思想共鸣高于一切,这恰恰是曼斯菲尔德追求和纠结的思想境界。

一  主人公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

从哲学角度来看,自我中心主义提出“我”为世界的中心及起源。认为“我”所能感受到的世界,就因“我”的存在而开始存在的。因为世界对于“我”来说只基于“我”的感觉,倘若没有人存在,世界便失去意义。因此世界的中心是“我”,只要“我”改变自己的感觉,“我”就可以改变世界。所以一切除了“我”的本性和潜意识外,都可以被“我”改变。

男主人公的自我中心意识恰恰如此,他的本性和潜意识里的自私永远不会因为他成熟的外表及优越的社会地位而有所改变。六年前的他年轻英俊、一贫如洗,每天无所事事、漫无目的地过活,他与薇拉第一次在邱园约会时,那些甜言蜜语就已经充分体现出他的不自信和自卑感。即便如此,在他的心里也没给这位当时美丽富有的才女女神留下一席之地。两人交往期间,他无数次地打断薇拉的话题,迅速转换到自己的事情上,这说明他对他挚爱的人所关注的事情并不关心也不感兴趣,也说明了他只专注于自己的喜好,不可能真正了解别人的内心,即使是恋人也无法走进他的心里。这样的自我中心主义无异于自私自利。六年后,男主人公与薇拉相遇,但没有马上认出她,而是搜索记忆片刻,才想起这位曾经的恋人。其实,他已经把她彻底忘记,他一如既往地打断薇拉的谈话,对于她的经济状况不闻不问。六年后,薇拉生病了,不再富有,因为缺钱被迫卖掉心爱的钢琴。任何一个男人都会关心地询问卖掉钢琴的真正原因。然而男主人公就此結束话题,反而炫耀自己的优越生活,他独自完成了两人曾一起畅想的出国旅行计划,对于自己在俄国的生活大谈特谈,因为俄国是薇拉最渴望去的地方。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男人怎么舍得把钱花在别人身上呢?哪怕是自己的恋人,所以,即使没分手,他也不可能邀请薇拉一同去旅行。一个心里装不下别人的人注定将孤老终生。

女主人公薇拉对事物的敏感及细微的心理活动,博得读者对她的赞同和怜悯,对男主人公的否定和鄙视。薇拉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要求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贫穷小伙在精神上能够与其产生共鸣。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然而,她的自我中心不同于男主人公的自私自利。薇拉的自我中心主义是对精神恋爱的追求,是对人生美好的渴望。当他提到去过俄国时,她打断了他,因为她急盼着了解俄国的情况,她关心这一话题,即使他正在对她炫耀甚至使她受伤时,她也仍然对他的经历感到羡慕。而薇拉对那些遥远的地方的渴望早已变成了奇怪的猛兽正蠢蠢欲动、一跃而起扑向远方。时隔六年,薇拉仍然清楚记得他在圣诞夜讲述的护院狗的名字,而他却忘得一干二净。薇拉忍痛写下的分手信目的是让他清醒地认识自我,并改掉自身的缺点,在他嘲笑这封信时,薇拉生气,起身欲离开,这次是真的受伤了,因为在她的心底里虽然舍不得放弃这个男人,可是出于对精神层面及价值观的追求,她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不切实际做白日梦的男人。比起他对她的爱,薇拉更爱他一些,更关切他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二  自我主义加速女性主义的形成

1  男主人公的自私和幼稚

男主人公在邱园的荒唐的举动,对大黄蜂的疯狂追赶,让薇拉觉得这个男人既幼稚又让她难堪。薇拉因生气起身离开时,他抓起薇拉的一只手套,企图通过一只手套挽留住一个人。这个男人的幼稚的行为使得薇拉心中对男性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增强了她的女性主义的意识。男主人公的自我中心主义让薇拉对男性失去信心,从而想站出来为女性争取权利和地位。

男主人公习惯性地打断薇拉的谈话,除了一块莳萝泡菜,不肯与人分享任何一样值钱的东西,花了三年时间独自去旅行,从不考虑薇拉的感受而尽情地炫耀自己体面的生活,在六年前女神一样的人面前毫无顾忌却口若悬河,这都是他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是自私的表现。看到对方的缺点依旧,薇拉选择反抗,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只留下呆若木鸡的他,还在与服务员争执说奶油没吃,不打算付钱。其实,这是作者心目中的男主人公败絮其中的形象。他外表潇洒风流倜傥,内心却吝啬自私自利。这样的反面人物不得不使作者对男女性别进行思考和对比,并形成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在爱与自由的挣扎中,她选择了为女性的事业和自由而奋战到底。

2  女主人公对真爱的追求

薇拉理想中的恋人必须相信爱情、自立自强,并具有为爱情勇于奉献的精神。她对纯粹的爱情的幻想让她以自我为中心地评判世界上的人和事,她的一切细微的内心活动都是作者所赋予的正确合理的行为,并无偏见和极端之嫌。但事实并非如此,没有人能够完全做到公正客观,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她偏偏以自己的主观思想来衡量别人,让所有人都达到她的思想境界,这种自我中心主义势必让女主人公更专注于女性的地位和权利的思考,从而形成了极强的女性主义意识。

3  家庭教育与教育背景

《莳萝泡菜》展示了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女权主义,这正是曼斯菲尔德的思想所在,她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女权主义都来源于她对世界的敏感认识和细微体会。她细腻的语言及行为描写透露出她敏锐的观察视角和缜密的思考方式。这都受到童年时期的家庭教育及教育背景的影响。曼斯菲尔德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银行家,在惠灵顿社交界享有威望。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童年在维多利亚式的文化习俗和新西兰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度过。15岁时,她离家来到英国伦敦,进入皇后学院学习,研习法语、德语和音乐课程,并开始写一些散文和诗歌。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她无拘无束地成长,家人对她的求学及事业方面的追求给予她支持和鼓励。后来又以作家的身份远离家乡定居英国。英国的教育及思维方式塑造了她谨慎细腻的性格特点。后来,她的弟弟在战争中牺牲使她陷入痛苦,很久不能自拔。而她的身体每况愈下,接连的创伤使原本就很敏感的曼斯菲尔德对人性及女性的社会地位的思考逐步加深。

三  女权主义战胜自我主义

1  内心的纠结与挣扎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纠结与挣扎。六年前,薇拉喜欢这个年轻的男子和他的甜言蜜语,但对于他的自私自利的性格弱点,她纠结痛苦不堪,是选择这个男人还是选择分手,她最终流泪写下令她心碎的分手信。果断的决绝是她在自我主义和女权主义间挣扎的结果。六年后,薇拉对于眼前的这个有着丰富旅行经历的男人钦佩不已,听到他说他要变成魔毯以免她的脚被石头刺痛,并带她到那些遥远的国度时,她有些悔不当初,六年后她再次陷入纠结和挣扎之中,她甚至想到是否来得及和他走入婚姻殿堂,对这个男人的渴望使她陶醉,她又一次变成了怪兽,就在薇拉经受内心折磨时,她再次听到令她心痛不已的评论,她又一次断然离开。最终,她的女权主义意识战胜自我中心主义。

2  无比的孤独与坚强

故事中,薇拉没有朋友,独自一人生活,长期的孤独使她专注于自我的内心世界。六年后,知道原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男人最了解她,最懂她为什么如此孤独,因为她是这世界上唯一真正活着的人,她是能够真正感受世界的人,她的孤独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她的孤独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是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也不是容纳不下别人。她的孤独和疏离是对社会的黑暗和对女性的不公正的无声的反抗,她要成为独立的女性的典范,为广大女性同胞树立起坚强的榜样,唤起全民的女性主义意识,从而加强对女性的关怀并给予与男性平等的权利。

现实中,曼斯菲尔德因长期在外求学背井离乡而感到孤寂和疏离,再加上身体孱弱,又染肺结核,在她人生的后期伴有病痛折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她仍然坚持写作,用她坚强的内心感染读者,鼓舞人们增强女性意识。在男权强势的社会里,女性应拥有平等、自由、自主及选举等权利。她把她的孤独与坚强融入到小说里,让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替她把深刻的思想公开,把自我中心主义演绎得淋漓尽致,把女权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小结

曼斯菲尔德笔下的薇拉和男主人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但是薇拉的自我中心主义加速了女权主义的形成,无论是薇拉还是曼斯菲尔德本人都曾不断地在痛苦中纠结与挣扎,她们的孤寂使她们更加敏感和坚强,在男权社会里,为女性打抱不平的心理逐渐强烈,进而女权主义战胜了自我中心主义,这也是曼斯菲尔德对文学乃至对全世界女性的贡献。

注: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翻译文学与汉语创作的世界性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L13BWW003)。

参考文献:

[1] 傅翀:《〈莳萝泡菜〉中男性权势形象建构的语气视角》,《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第8期。

[2] 李晓超:《由〈莳萝泡菜〉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笔下的女性形象》,《华章》,2010年第6期。

(牛雪莲,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曼斯菲尔德女权主义凯瑟琳
完美的鲨鱼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国外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研究述评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贾宝玉与凯瑟琳·恩肖的三角恋比较研究
《可敬的夫人》的后现代女权主义角度解读
浅析女权主义的兴起
短篇小说研究的创新之作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研究》评介
门罗作品《逃离》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