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小说中的浪漫主义风格探究

2015-06-30 04:30文镌
作家·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巴尔扎克浪漫主义

摘要    巴尔扎克的小说作品集《人间喜剧》既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典范,同时也包含浪漫主义风格元素。本文分析了巴尔扎克小说浪漫主义风格的来源,并通过浪漫主义神怪元素、浪漫主义人物塑造与浪漫主义故事情节剖析了巴尔扎克小说的浪漫主义风格,以期为巴尔扎克小说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浪漫主义

一  引言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其代表作《人间喜剧》内含91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等,极大地丰富了、发展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成为反映19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整部作品细节真实、形象典型、方式客观、去尽谎言,成为后世模仿学习现實主义的典范,巴尔扎克也由此开创了小说创作手法的新时代。

然而,我们仔细研读《人间喜剧》,其间也夹杂不少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长篇小说《驴皮记》,短篇小说《长寿药水》与中篇小说《改邪归正的梅莫特》充满神怪等超自然奇幻成分;短篇小说《路易·朗贝尔》、《钱袋》与《塞拉菲塔》在塑造典型人物时,瑰伟奇特、特立独行,行为处事出淤泥而不染,追求理想孜孜不倦而以求;在故事情节上,巴尔扎克在构思短篇小说《大布勒泰什》构思波谲云诡,主人公命运大起大落、峰回路转、创意无限而又趣味无穷。巴尔扎克小说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风格,以至于著名作家高尔基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作家,很难准确地去说明他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他的作品中两者皆有,均属上乘”,而丹麦著名文学批评家勃兰克斯在其学术著作《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直接将巴尔扎克列入“法国浪漫派”。

法国浪漫主义来源于18世纪的德国。德国的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一批浪漫主义作家奠定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发源地地位。随后,浪漫主义思潮于英国、法国生根发叶、开花结果。维克多·雨果、乔治·桑均是法国浪漫主义领导者,他们的作品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善用修辞,开创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风格。巴尔扎克步入文坛之时,正值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兴盛之期,巴尔扎克受其熏陶感染,作品自然渗透其风格。此外,巴尔扎克与浪漫主义大家维克多·雨果、乔治·桑均保持有良好的私人关系,年轻的巴尔扎克热情奔放、好学上进,汲取了大量前辈的创作经验。正因为如此,巴尔扎克的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常常构思奇特、想象丰富、人物特立独行、情节奇幻多变,充分展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特点。

二  巴尔扎克小说浪漫主义风格表现

巴尔扎克的小说浪漫主义色彩一直为研究者所忽视。事实上,他的许多小说尽显神怪想象、人物奇特与情节离奇等“奇物奇人奇事”的浪漫主义风格。

1  浪漫主义神怪元素

神怪等超自然元素是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志神”、“志怪”小说与欧洲古典神话均是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起点。神怪远离现实,突破现实藩篱,展开无穷想象,以此为平台铺就浪漫主义故事、人物,成为浪漫主义小说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共有三篇含有神怪元素的小说,分别是《驴皮记》《长寿药水》和《改邪归正的梅莫特》。

长篇小说《驴皮记》创作于1830年-1831年,时年巴尔扎克初入文坛,受雨果、乔治·桑等浪漫主义作家影响,作品包含浪漫主义。《驴皮记》描述了一件神奇的物件——驴皮。主人公法埃儿·华伦丹在自杀前在一家古董店铺内与一张神奇的驴皮签订协议。驴皮可以满足华伦丹关于金钱、爱情、权力、地位、身份等各种欲望,但是必须以缩短华伦丹的生命为代价。此后,华伦丹借助驴皮成为富翁与侯爵,在爱情上亦得到满足。最终,在名利与爱情之中,华伦丹耗尽最后的生命。事实上,能够满足愿望的驴皮并不存在,满足愿望并缩短寿命的驴皮更不存在。巴尔扎克展开丰富想象,虚构了驴皮的来历——东方动物之王野驴,虚构了各个动物学家、物理学家与化学家的研究鉴定,虚构了驴皮的神奇力量与功效,描述其可刚可柔、可置于火中、不溶于任何化学试剂,并且可以通过签订协议来满足人类欲望。驴皮满足欲望后不断缩小,象征着人的寿命不断缩短。华伦丹的最终毁灭也象征着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在追逐物质满足的同时牺牲健康、生命的代价。作品中驴皮为神怪类虚构物品,但描写细致、趣味盎然,引发读者阅读与深思。

短篇小说《长寿药水》属于巴尔扎克早期作品,创作于1803年,正值以雨果为首的浪漫主义文学取得决定性胜利之际。小说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展现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长寿药水》同样虚构了一样具有魔幻特性的物品——药水。该药水具有“只要把它涂在尸体上,尸体就能复活并恢复青春”的神奇特性。与《驴皮记》不同的是,《长寿药水》并非作者巴尔扎克凭空杜撰,而是取材于欧洲民间传说。作者匠心独运,将其剪裁至小说之中,作为贯穿小说的主线,展现光怪陆离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生活。

中篇小说《改邪归正的梅莫特》创作于1835年,属于巴尔扎克晚期作品。小说中的神怪元素表现在魔鬼出现以及出卖灵魂两处描述中。巴尔扎克将魔鬼的出现安排在现实的生活中,让其以“细长的面孔,鼓出的丑恶异常的前额,无动于衷的靛青的脸,冰冷的红嘴唇,眼中射出的是阴森森的目光、憨厚的姿态变得专横而高傲”的方式出现,给读者以惊异。在出卖灵魂中,魔鬼通过语言诱使主人公通过灵魂的出卖获得“像上帝一样的权力”,获得欲望的满足。文章两处描写超自然神怪事物,神秘离奇,充分展现了作为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娴熟。

2  浪漫主义人物塑造

浪漫主义风格不仅表现在奇幻驴皮、神奇药水、魔鬼、灵魂等神怪物品之上,同样表现在小说浪漫主义风格的人物塑造方面。浪漫主义脱胎于理想主义。理想主义人物大多充满对理想的信仰,并通过不断实践去追寻理想,以期实现理想。巴尔扎克创造了大量理想主义人物,他们坚持理想、不惧艰险、孜孜以求、惩恶扬善。巴尔扎克通过对理想主义人物的塑造表达对当时社会罪恶的憎恶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塑造的欧也妮·葛朗台的形象、《高老头》中的毕安训与《幽谷百合》中的莫尔索夫人都是巴尔扎克笔下浪漫主义人物的典型。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名作。主人公欧也妮·葛朗台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在金钱社会中对金钱没有概念,也没有欲望。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欧也妮·葛朗台出淤泥而不染,成为俗世圣洁的榜样。在爱情面前,欧也妮·葛朗台勇于追求,意志坚定。为了帮助情人筹集路费,她将二十多年积攒的全部积蓄都奉献出来,甚至在堂弟不肯接受的情况下双膝跪地请求。纯洁而又坚定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塑造的理想化女性形象,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毕安训重复出现于《人间喜剧》中的多部小说之中,包括《高老头》《幻灭》以及《驴皮记》等作品。在任何一部作品中,他都是一名作风正派的医生,从不使用任何非道德手段获取个人利益。在《高老头》当中,毕安训过着清贫朴素的学生生活。他凭着自己的良知救助逃犯身份的伏脱冷,他对父亲高老头不离不弃,尽其所能予以医治,他倾尽所有安葬死去的高老头。这些都是当时社会高尚圣洁的品质,巴尔扎克予以热情歌颂。在《驴皮记》中,毕安训面对华伦丹出卖健康与寿命换得金钱与爱情时,给出了医生的嘱托,建议华伦丹“回归自然”。毕安训面对人性的堕落,给予灵魂的拯救,其尽医生之职,怀理想主义信念,成为巴尔扎克浪漫主义人物形象的典型。

《幽谷百合》中的莫尔索夫人也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几乎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社会中。莫尔索夫人与其丈夫居住于小城镇之中,深居简出、恬静安详。在一次宴会中,费力克斯认识了莫尔索夫人,对其一见倾心,便展开疯狂追求。莫尔索夫人考虑到母亲与妻子的责任,在费力克斯告白时严词拒绝,愿意以自我牺牲的姿态为军旅生活中留下无法治愈伤痛的丈夫与女儿奉献余生。莫尔索夫人充分抑制住自己对情爱的向往,坚守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忍辱负重、修德养性,以慈母般的温情成为幽谷中的高贵纯洁的百合,寄寓了巴尔扎克对“贤妻良母”最高理想的道德标准。

3  浪漫主义故事情节

巴尔扎克小说浪漫主义风格还表现在浪漫主义故事情节之中。作者通过编织离奇多变、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阅读思考。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既反映了巴尔扎克作为一名作家的奇思妙想与不落窠臼,也充分展示了其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长寿药水》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唐璜的父亲临终前告知唐璜,自己珍藏多年的“长寿药水”具有神奇功效:只要将其涂在尸体之上,尸体便可复活并恢复青春。唐璜用药水在父亲尸体的眼睛上做实验,眼睛复活了,清晰明亮。意欲继承家产的唐璜砸烂了父亲的眼睛并将父亲安葬。此后,唐璜在临终前,吸取父亲教训,告知儿子“长寿药水”为普通药水,希望死后儿子将其涂抹于他尸体之上。儿子刚涂了手臂与头颅,复活的手臂就迫不及待地掐死了儿子,而“长寿药水”掉在地上消失了。此后,修道院院长又想利用半复活的唐璜渔利,将其放入圣盒供人瞻仰,唐璜在众目睽睽之下,咬住了院长的头,喊道“你想着唐娜·艾尔微吧?”故事曲折离奇,到此戛然而止,意蕴无穷。

《改邪归正的梅莫特》的故事情节也十分荒诞。梅莫特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从魔鬼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梅莫特十分厌倦没有灵魂的日子,希望购买另一个人的灵魂恢复过去的身份。他选择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并包养情妇的卡斯塔尼埃。卡斯塔尼埃得知只要出卖灵魂,便可获得像上帝一样的权力,再三犹豫后接受了交换条件。梅莫特购得灵魂,重新做人,做到了改邪归正。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卡斯塔尼埃在出卖灵魂之后,还完债务,一段时间后也厌倦了没有灵魂的生活。他决定效仿梅莫特,为自己找一个替身。卡斯塔尼埃来到了证券交易所,通过让他人出卖灵魂也做到了“改邪归正”。整个故事荒诞不经,体现了巴尔扎克的浪漫主义文风。

三  结语

巴尔扎克的作品客观真实、描写细腻,他也因此被称为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同时,巴尔扎克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也创作了一批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小说作品。其通过“奇物奇人奇事”的浪漫主义想象,对丑恶社会予以无情鞭挞,对美好未来无尽向往。本文梳理了巴尔扎克浪漫主义风格的表现形式,以期更准确、更全面地展现巴尔扎克作品的风格特点。

参考文献:

[1] 任燕:《巴尔扎克小说中的浪漫主义风格探究》,《语文建设》,2014年第35期。

[2] 刘新:《巴尔扎克小说中的浪漫主义倾向》,《昌吉师专学报》,2001年第9期。

[3] 王一玫:《评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的浪漫主义风格》,《理论界》,2006年第1期。

[4] 薛龙宝:《一部现实主义大师笔下的浪漫主义小说——浅谈巴尔扎克的〈驴皮记〉》,《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5] 韩冬梅:《谈巴尔扎克小说的环境描写》,《芒种》,2014年第5期。

[6] 王金凤:《自由:从启蒙运动到浪漫主义的文学价值递变》,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7] 李俊:《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世纪病”形象初探》,《电影评介》,2014年第19期。

[8] 查里萍:《〈改邪归正的梅莫特〉中滲透出的浪漫主义色彩》,《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第12期。

(文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巴尔扎克浪漫主义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文坛巨匠 巴尔扎克
它是用来挡风的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巴尔扎克的旷世姐弟恋
对《双城记》中对立特点所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进行再次探讨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巴尔扎克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