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美术整合教学初探

2015-06-30 10:50曾学英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7期
关键词:泥塑橡皮泥蝴蝶

曾学英

《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幼儿在多个领域里交融,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感知生活、建构图式、获取知识、逐步成长。为了避免各领域教学结合生硬、内容脱节,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整合,而不考虑学科目标、学科特点,致使幼儿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受益等问题,我们遵循幼儿认知水平及教学学科系统性等特点,循序渐进地在孩子们喜欢的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等美术教学活动中融合数学学习,将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使得幼儿在各种有趣的美术活动中获取数学经验。

一、在泥塑活动中丰富数学经验

泥塑作品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它直观、形象、生动。泥塑材料的可塑性、变化性等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极大地满足了幼儿动手操作和想象创造的愿望。我们要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幼儿在泥塑活动中随着材料的塑造变化、形体的多变成形、作品的夸张幽默等艺术表现,激发对泥塑活动过程中数量形的兴趣,丰富有关数量、形体、时间变化、空间方位等方面的数学经验。例如,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我常常借助泥塑活动,让幼儿在玩“分、团、搓、压”等过程中,感知数量和形体,建构数学知识。在“学习1和许多”时,我分给每位幼儿一块橡皮泥、一个碗、一把勺、一口锅等,先让幼儿观察橡皮泥、碗、勺、锅的数量,再让幼儿把橡皮泥分成许多块,搓成一个一个的汤圆,放在碗里,观察一个碗里有许多个汤圆。再用小勺把碗里的汤圆一个一个地放入锅里,大家一起煮汤圆,然后再分给小朋友。幼儿在反复操作中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一个又一个……1个、1个、又一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了。又如:在“比较大小”“长短”系列活动中,让幼儿用橡皮泥做成糖葫芦,引导幼儿找出最大的或最小的,再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把糖葫芦串起来,在玩“变大变小”游戏中感知大小的变化,积累大小量的不同的经验。让幼儿用橡皮泥搓成“面条”,引导幼儿比较“面条”哪根长,哪根短,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并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方法给“面条”排排队,在玩“變长变短”的游戏中,感知长短的变化,丰富长短的经验。在意愿塑造小蛇、小兔、蜗牛、手镯、萝卜等物体中,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点数比较、语言描述等活动感知物体的数量,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数学活动中原本枯燥、单调的灌输被泥工活动的体验过程代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不仅掌握了团、搓、压、分等技能,而且丰富了相关的数学知识,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在绘画活动中渗透数学知识

教育学家德廖莫夫说:“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写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画画,这是上帝给予幼儿的一种天赋。绘画的形式多样,有棉签画、手指画、脚印画、粘贴画、简笔画、写生画等。绘画材料和工具更是丰富多彩。如棉签、纸、笔、毛线、树叶、牙刷、瓶盖、各种建构玩具以及幼儿的手和脚等。灵活新颖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数学知识渗透于绘画过程中,引导幼儿主动寻找、探索,获取隐藏在绘画活动及作品背后的数学知识。例如:学习《比较1、2两数的关系》,我结合粘贴画《蝴蝶和花》展开教学,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图画纸、黄绿水彩笔、黏黏纸、蝴蝶2只、红色圆形1个、绿色三角形2个等。活动开始,先引导幼儿观察绘画材料,分类说出每种材料的数量,再让幼儿取出圆形、三角形、黏黏纸,用一一对应方法进行比较,得出:1比2少1,2比1多1。然后指导幼儿用圆形和三角形黏黏纸在图画纸左下角粘贴成1朵花。接着我告诉幼儿:“闻到花香,蝴蝶飞来了,请幼儿取出蝴蝶,看看飞来几只蝴蝶。花儿多还是蝴蝶多,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指导幼儿在图画纸的左上角和右上角粘贴上2只蝴蝶。讨论:“用什么方法使它们一样多?”在幼儿得出结论后,让幼儿用黄绿水彩笔添画一朵花。幼儿在粘贴过程中,学习比较1、2两数的关系,探索相关的数学知识。

通过绘画活动运用数学经验,有机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绘画活动融合一体,让幼儿在富有趣味的绘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促进数概念的发展。同时,在绘画作品的欣赏过程中也应引导幼儿体验数学的艺术表现,当孩子们专注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构图各样的画时,绘画布局构图中数量形在空间方位上的变化,疏密有间、数量搭配变化的规律以及形体变形夸张的艺术美感,正渐渐进入孩子的心灵。

三、在手工活动中锻炼数学思维

手工活动也是幼儿喜爱的美术活动之一。通过折纸、剪贴、做做玩玩等各项手工活动,让幼儿与各种美术材料和废旧、自然物品的充分作用,在直观材料的操作中进行观察、分析、创作,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得幼儿动手与动脑有机融合,能有效地锻炼数学思维,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推理、分析、综合的能力。例如,在幼儿认识图形和数量后,我结合折纸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图形的转换,学习图形等分,锻炼他们比较、分合、正向及逆向思维的能力等。在《图形变变变》中,我们引导幼儿将正方形、三角形的手工纸变成其他图形,启发幼儿应用所学的数学方法分合图形。在老师问题的启发下,幼儿发现正方形用对边折,折一次变成两个长方形,折两次可变成四个正方形或四个长方形;如果对角折,折一次变成两个三角形,折两次变成四个三角形。三角形过中心点折变成两个三角形。

因此,要注意挖掘手工活动中的数学经验,让幼儿自己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幼儿获得数学对称等分、图形拼合、数量分解组合等数学知识,同时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还要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利用数学知识制作和创造出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一物多变、一物多玩的手工作品,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艺术创造能力。

因为美术的融入,原本严谨、抽象、枯燥的数学活动走进了美的艺术殿堂,变得生动有趣;因为美术的融入,幼儿不仅积极学习,建构数学知识,而且主动探索周围环境及自然界中所蕴含的数学奥秘。幼儿如鱼得水般地穿梭在数学和美术这两种思维方式之间自由探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猜你喜欢
泥塑橡皮泥蝴蝶
泥塑玩具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做个橡皮泥爸爸
为了蝴蝶
借像皮泥
捉蝴蝶
捉蝴蝶
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