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才是硬道理

2015-06-30 09:39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5年7期
关键词:支付宝文化产业阿里

由于上海国际电影节,这让电影产业成为最近被热议的话题,整个电影工业发生的变化被外界反复地解读。

“渠道”、“平台”这些在文化产业出现了廉价化趋势,转而做内容、做具体产品的公司、个人受到了无比重视,内容正在被市场重新估值,IP版权费用的极速攀升便是最为直接的体现。

爱奇艺CEO龚宇前几天在公开呛声万达,认为院线的好日子快到头了,这是在此前是难以想象的行为。但是,作为已经投资具体影视作品的爱奇艺只是看到互联网的渠道平台价值,认为线下院线将趋近饱和,并没有看到自己涉足的具体内容制作领域才是革院线命的核心所在,因为好的内容作品根本不在乎去哪个平台跑,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只有内容的优质才是吸引用户的关键,用户会成为某个明星或是作品的粉丝,为了看内容,不在乎必须要去哪个平台去消费。

这对于一直对文化产业磨刀霍霍的BAT来说,就意味着必须要控制内容源这个核心生产要素,玩转粉丝经济才是进入文化产业的捷径,在这一点的把控上,从游戏起家的腾讯互娱无疑是最具粉丝经济基因的,这家公司也在不遗余力地热炒IP概念。当然,渠道、平台的价值并不会消亡。被人说好日子快到头,只是因为此前的垄断味道过于明显而已。

既然做内容的被市场重新估值,那么像阿里、万达这些主力做平台的公司该何去何从?

Re:内容源被重新估值并不会意味着阿里、万达的平台模式失效,或是被市场抛弃,平台还是整个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是此前平台的垄断痕迹过于明显。平台思维越来越廉价,IP越来越值钱,未来搭建内容生态圈的是价值重构的核心。

作为文化产业的外来者,阿里通过平台的模式进入产业并不是一个非常经济划算的打法,其中要消耗的成本过高、面对的风险更大,垄断了平台并不会给阿里带来足够高的收益。

【支付宝要力推社交,但怎么做才能打败微信?】支付宝的朋友圈将开启传播学与金钱关系的博弈。它将红包机制、不对称信息理论、礼物模型等元素相结合,让更多的用户来使用支付宝进行社交,从而打破微信的护城河。

@DG断剑III:很难的,社交软件就在于不需要绝对信任,才有轻松的对话环境,而支付账号,是自己最隐私保密的,谁会拿去作为社交软件的账号?

这就是腾讯无法进入电商,而阿里巴巴无法进入微信的原因。马云真的想多了。

【在线教育“名利场”】在线教育者们的淘金路上,已经陆续有人倒下。2014年的一份“死亡名单”上,已经有30家企业在列,其中不乏明星项目。好了伤疤忘记疼。创投界人士何尝不是如此?在线教育肆意疯狂过后,谁痛谁知道。

@屏山岩前:四万亿以继,遍地泡沫!在线教育,名场清晰,利场在哪如何获利是个未解之谜,一般都是免费学习的和蹭课差不多。提高办课大学的知名度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在线教育如何防止猝死,也是个问题。

猜你喜欢
支付宝文化产业阿里
云上阿里
疼痛后才计数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Catalan数及几种应用实例
零花钱
拳王阿里因何被人铭记
有诚意的话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