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诏说

2015-07-04 21:55乐朋
杂文月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胡亥扶苏蒙恬

乐朋

造假作伪,贯古通今。扫瞄当下,商界的假冒伪劣,泛滥成灾;学界的假证书、论文剽窃,丑闻迭出;而在官场,假正经、假档案、假数字种种,亦屡见不鲜。但中国古代造假的最高杰作,当属假圣旨,即所谓矫诏。

圣旨还有假吗?升斗小民不可思议。因为它是皇权象征,天子圣意,还盖着镇国玉玺,官民均须一体遵行,岂容有假!然而事实俱在,越稀罕越贵重的东西,越容易被假冒。即如今之制假售假,总瞄准那些高端名牌,像中华烟、茅台酒、LV什么的,那才获利大嘛。既然权力最尊贵,代表绝对权威的圣旨给人带来巨大利益,各色矫诏便自然应运而生。

秦末赵高的矫诏夺权,最为典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归途中染病,自感来日无多的他,就叫随行的中车府令赵高给大儿子扶苏传诏,“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意图明显,他要扶苏速回咸阳治丧,并继承大统。可诏书尚未发出,始皇帝却死于沙丘平台。在这皇权真空出现的时候,赵高玩猫腻,他压下遗诏,与胡亥、李斯密谋,欲改立胡亥为新君。开始,胡亥、李斯都有顾虑,有些犹豫,又是赵高再三撺掇,剖白利害,说反正遗诏只咱哥仨知道,造份假圣旨,由咱们执掌朝政,不就可以长保富贵了吗?三人于是合伙炮制了一道矫诏:着令胡亥继位,并赐扶苏、蒙恬死。先皇遗诏,谁敢怀疑?即便是心有不甘的扶苏、蒙恬,也只能乖乖地自尽了断。秦帝国的最高权力,就这样落到胡亥、赵高、李斯的手里。

一道假圣旨,主导了一场宫廷政变。但主谋赵高所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因为他与胡亥交好,却与扶苏不睦;而且蒙恬的弟弟蒙毅,又与自己素有怨隙,一旦扶苏上台,就没有好日子过了;相反,拥立胡亥,则赵高的官位、权力,便可更上一层楼。

政变后的一切如赵高所愿。但矫诏背后的刀光剑影,不可避免,权力大洗牌总有人付出流血牺牲。不只扶苏、蒙氏两兄弟死于非命,诸多大臣和皇室宗亲也蒙受血光之灾。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均被逼自杀;胡亥的12个兄弟,“戮死咸阳市”,10个姐妹“死于杜”,即遭囚禁而死。心狠手辣的赵高,随着权欲的膨胀野心也越来越大。他嫌李斯、胡亥碍手碍脚了,先后一一加害,把嬴家天下化作了赵家天下。

最高权力的红利太大了,利欲熏心如赵高者,能不蠢蠢欲动、篡位夺权么?回看那矫诏,它不过是赵高夺权阴谋的一步“棋”而已。权力争斗中的欺诈骗局不知凡几,历史上夺权篡位的野心家、阴谋家也不可胜数,但一道假圣旨的威力足可欺瞒天下人,至少可以蒙骗于一时。

可是,对赵高、胡亥之类政治骗子,不能仅仅作道德批判,指责其品性不端。野心家、阴谋家并不是天生谬种,他们是皇权体制下权力恶性竞争的必然产物。不妨设想一下:

如果不是皇帝一言九鼎,上权太重,凭那一道假圣旨能扭乾转坤,为赵高、胡亥一伙所乘么?

又如果选人用人,尤其是谁做“接班人”,实行公开、透明的“公决”,而不是某个人“钦定”,或由少数几个人在密室里“圈定”,胡亥凭什么坐上龙椅?

野心家、阴谋家之所以屡屡得逞,权力的封闭运作不正为之提供了條件么?

漫说矫诏别无他意,我只想表明:权力运作的公正、透明与否,才是决定一切的。舍此,则民主与法治无异于纸上谈兵。

【童 玲/图】

猜你喜欢
胡亥扶苏蒙恬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赵正书》研究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毛笔是蒙恬发明的吗?
谁“杀”掉了胡亥
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