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技术与病害防治研究

2015-07-04 11:13刘淑娟
信息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公路养护防治特点

刘淑娟

【摘 要】本文探讨了对公路施工养护中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提出了施工养护中有針对性的预防措施,对已产生缺陷加以及时的补救措施,提高道路交通的质量。

【关键词】公路养护;特点;病害;措施;防治

一、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

1、预防性

公路养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进行定期、不定期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针对重要部位更应提前做好应对预案,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就可以有章可循,从容不迫,从而为过往车辆提供舒适的通行环境。

2、周期性

重视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小修与裂缝修复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4月份,中修在每年的5到10月份,路基与坑槽修补则贯穿全年。在养护中,有针对性的对病害进行处理,保障道路的通行质量,把道路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3、时效性

道路的运行直接关系到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和行人安全,遇到问题时道路养护部门必须快速反应,以最短的时间来对公路的破损进行修复,以保证道路安全畅通。

4、专业性

公路的养护工作,主要是针对公路的一些设施进行预防性养护,对于其中出现的一些病害要及时加以解决,使其可以一直保持最佳状态,针对养护手段来讲,公路养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一定要认真遵循。随着不断发展的公路的建设,公路养护的质量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实施养护工作的时候,应该采取深入和创新的手段,将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引进来。

5、经济性

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原有工程设施的潜力,以达到适用、经济的目的。

6、危险性

对道路的养护,往往要在尽可能不影响公路交通的情况下进行。因此,施工往往采取半封闭,不中断交通施工。虽然施工中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比如按照要求严格摆放安全标志,施工人员穿戴安全服等,但危险性依然存在,所以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施工。

二、公路常见病害

1、裂缝

路面裂缝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沥青路面产生裂缝后,导致渗水,由于水分不断从裂缝进入基层,会导致结构层浸水软化,进而使得路面承载力下降,承载力的不足会加快路面损坏,为了防止裂缝进一步发展,在裂缝形成以后应及时进行修补。裂纹型式各不相同,其形成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受到路面疲劳、过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修补时必须首先确定裂缝形成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修复方法。

2、蜂窝麻面

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结构表层存在一些缺陷,对于结构本身的损害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公路长期是暴露在空气中,由于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很容易加大蜂窝麻面的破坏力,使得这种问题向公路的内部扩散,从而降低混凝土的稳定性,引起混凝土钢筋之间的腐蚀,影响了公路的使用性能。此外,露筋腐蚀、支座磨损破裂等都是养护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3、车辙

车辙是在行车重复荷载碾压和冲击作用下,层与层之间的混合料产生切向流动和滑动,由于不断积累,引起的路面产生永久性的带状凹槽。车辙的产生受内因和外因的综合影响,沥青是路面的主要组成材料,沥青混合料是弹塑性材料,在行车作用下容易发生永久性变形;同时由于吸收热量能力强,特别是在气温较高时,路面在行车载荷反复作用下极易产生车辙。由于交通管理的力度不够,大量重型或超载车辆在路上行驶,由于其单轴载荷加大,同时车轮在不断地磨损路面,很容易产生车辙。

4、坑槽

坑槽也是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往往都是由轻微病害发展为较严重的坑槽病害,对公路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导致交通事故。坑槽是由于交通流量过大而引起的路面材料破坏,随着路面材料损伤的积累,就会在路面上形成孔洞;在沥青混合料施工时,由于温度较低,在摊铺时不够均匀,压实不充分,导致压实度不够,在车辆载荷作用下也易形成坑槽。

5、推移拥包

推移拥包在高等级公路上不是很常见的病害,但是会对公路的正常运行产生潜在危害,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其中的沥青含量偏高,由于沥青材料本身的特性,在气温较高时,塑性变形增大,在行车载荷反复作用下,面层可能发生推移。同时在施工时由于基层和面层没有粘结不可靠,在车辆高速行驶时,也会导致面层移动,造成推移拥包。

6、雨水损害

雨水对于公路造成危害是一种无法避免的难题,对公路的养护也会带来很大不便。一般情况下,公路的路面受到强度雨水的影响很大,严重时还会导致公路路面变得松散。

但是雨水是一种自然灾害,是一种不可控因素,加强对这种病害的防治只能通过不断加强公路的质量来解决。

三、路面病害处理与养护措施

1、灌缝

灌缝是处理裂缝最常见的方法,要根据裂缝的大小和形成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于缝宽在5mm以内的裂缝,未出现错台也无啃边现象时,可采用灌热改性沥青的办法作防水处理。先用开槽机对沥青路面的裂缝进行拓宽,裂缝修补时必须保证周边的清洁,这时可使用吹风设备将开槽后裂缝中的杂物及周边松动的颗粒清除干净,采用专用灌缝胶、砂粒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然后用烙铁封口。对于多条裂缝并有明显沉陷或严重网裂,应根据钻孔取芯结果,采用铣刨面层及上基层的措施处理。

2、坑槽修补

对路面坑槽等病害进行处治之前,要实地对病害进行调查研究和测量,根据其特点和形成原因,确定处治方案。对于仅由路面甚至路面表面层的损害而引起的坑槽的处理是最常见、最普遍的工作,要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快速将其填补即可。对于连续坑槽和坑槽较深的严重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对病害路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予以铣刨、挖除治理,若基层同样存在损害问题,制定统一方案,对松散的基层一并处理。同时,在治理时应根据病害形成的原因,采取预防性措施,防止病害的再次发生。

3、采用微表处进行预防性养护

微表处是目前对高等级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微表处针对病害主要发生在表面的路段,可以快速修复路面轻度车辙及其他多种路面病害,有效提高路面防滑能力的。

微表处是一种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外加剂按合理比拌和并使用专用的摊铺机摊铺到原路面上,它能填补厚度达38mm的车辙,而且厚度比较均匀,有足够的压实度,也不会产生塑性变形。为保证微表处混合料與原路面牢固结合,在微表处施工前,要对原路面进行彻底的清理和修补。

四、对公路病害进行防治

1、对公路进行防腐处理

公路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其结构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加上当前交通运输过程中的荷载逐渐增大,对其结构的影响也加大,其表面出现的裂缝中,很容易受到雨水等方面的侵蚀,长此以往,对公路的防水层会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

因此,在公路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结构开裂部位的处理,起到防腐的作用。对于一些裂缝,如果裂缝的情况是在规定范围之内,可以进行密封处理,如果超过了相应的范围,则要进行灌注处理。

2、对公路进行修补和加固处理

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混凝土露筋现象,各种钢筋在暴露的过程中被腐蚀的可能性比较大,会对结构的稳定性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除了进行相应的防腐处理之外,还要加强对结构的加固处理,采用一些新的混凝土材料对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修补,修补的位置要密实平整,并且保证新的结构和老旧的结构之间能较好地衔接。

如果桥梁的结构损坏比较严重,则要进行细致的检测和分析,并且对于具体的问题采取措施,如果对于承载能力和强度进行检测之后发现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则要进行灌注的处理,增加结构的坚固程度。

3、如果公路在横向方位上出现了裂缝,可以增大截面积来加强公路的横向连接,从而提高公路的坚固程度,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承载力不足而导致一些沉降问题,则要对沉降路段进行修补,对被损坏的桩身进行修补,保证公路结构的稳定性。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车辆的增多、物流业的迅速发展都给公路带来了巨大的负荷,高负荷的运行使公路的路面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所以公路的养护工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公路管理部门只有通过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对公路进行养护,才能保证公路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陈锐.浅析高速公路路基质量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3).

[2]郭忠印,李立寒.沥青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Ml.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党建中,乔开娟.浅谈公路路基病害及其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10.

猜你喜欢
公路养护防治特点
公路养护施工中的交通控制及管理分析探讨
交通行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分析如何做好公路养护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