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2015-07-04 11:13倪华伟
信息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建筑工程

倪华伟

【摘 要】在现今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代替以定额为主的计价管理模式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基建投资,已经成为工程项目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的全部过程。在我国,由于建设工程周期长、金额高、综合性强、涉及的单位更包括了建设、设计、招投标、监理、施工、材料供应、各分包企业等,各个企业如何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一、加强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又尤为重要。而建筑产品的多样性以及计价方式的复杂性,使得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施工阶段做好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就成了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现状,而后有针对性的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从而实现确保工程质量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双重目标。下面,简要谈谈如何在施工阶段有效管理和合理控制造价的一些体会。

二、施工中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控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对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的实际值和计划值进行对比、分析,并随时纠正其偏差,以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实现的活动和方法。工程造价控制包括项目建设工程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程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固然非常重要,但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同样不能轻视。近些年来,随着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复杂性的增加,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尽管项目建设的各方都在为控制造价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工程造价管理观念落后,法律制度不健全。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虽然我们已经有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在实践贯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中,由于原材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不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比如招投标法在实际操作中扭曲,议标、串标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在招投标项目中缺少施工阶段造价个别项目招标,不能为整个项目的造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所以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空缺亟待填补。

(二)忽视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管理,增加了工程造价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技术经济性文件,也是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但不少建设方对施工方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审核不够,有的甚至不审查;有的对施工方案缺乏再优化,造成工程实施中的造价控制困难。

(三)设计变更控制不严,增加了工程造价

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实体形成阶段,是周期最长,工种最多,涉及面最广,影响因素最多,任务最重的阶段,同时也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最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施工变更。由于该阶段参与的人数以及调配的工程要素最多,最复杂,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和协调的难度最大。如果对于设计变更控制不严,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随意变更设计,增加人力与物力的耗费,从而增加工程造价。

(四)现场签证把关不严,增加了工程造价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建设方对现场签证管理不严的现象,现场签证随意发生。现场签证进入决算,决算是最后的造价管理,如果现场签证增加了费用,则直接导致最后的决算大于预算,从而增加工程造价。

(五)忽视工程竣工图的审核管理,增加了工程造价

竣工图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量和增减工程量都是竣工图中的重要内容。因此,竣工图是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反映。然而,目前不少单位不重视工程竣工图的审核工作,没有仔细对比施工图与竣工图,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虽然减少了部分工程量,但在竣工图中依然存在,致使造价增加。

三、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有效途径

(一)严格执行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

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分为统一计价依据、行业计价依据和一次性补充计价依据。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要严格依据国家、省有关标准执行。要鼓励在工程造价管理和计价中开发、应用计算机软件。利用“科学+技术”的平台,可以更好地提高效率和精准度。

(二)强化合同管理意识。

1、建立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制度。

对内部的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要进行《合同法》培训,提高他们的合同意识,掌握合同法律制度,并自觉地运用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使企业从被动地应付和处理合同纠纷转到主动地预防合同纠纷,从而增强企业的应变、发展和竞争能力,避免经济损失。

2、加强对签订后合同的监督管理。

工地上的重要会议纪要、联系单以及一些补充合同等文件也必须妥善保存,同时需建立技术档案。它们作为合同内容的补充和说明,也需要加以重视。

3、组织施工合同交底会。

在项目施工前,要召集相关管理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施工合同文件,准确传达工程的中标方式、清单组价依据、利润降点系数等有关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信息。

四、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一)做好施工前期工作。

施工单位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要尽快着手编写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每个施工单位都各有不同,无论在人员安排还是技术方面,都有许多方案可供参考。不同的方案其产生的经济价值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方案时,必须对工程的规模、工期、所需机械装备、劳动力数量、材料供应情况、运输条件、地质条件等各项具体的指标了如指掌,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统筹安排施工进度。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施工也一样,不打無准备之仗,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应依照规范的施工程序撰写施工进度表,并根据施工情况,细化责任,协调各方工作时间,避免时间上的冲突。有计划地搭建临时设施,尽量缩小施工用地,减少二次搬运,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合理利用施工機械。

施工机械的利用率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合理调配施工机械,避免出现机械工作时间冲突现象。在施工过程中,更应提高管理机械操作人员素质。目前,有许多施工单位虽然配备先进的机械,但因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导致施工机械不能及时进行工作,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影响了施工进度。

(四)科学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技术。

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是节约成本推进进度的必要前提。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能够合理统筹多方资源,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在施工前期,负责人员不仅要借助前人经验更应进行实地考察,综合地理、材料运输、施工人员等多方面因素,撰写出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只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才能确保施工环节顺利进行。

五、严格控制工程材料费用

(一)加强企业领导对材料采购的关注度。受传统管理观念影响,企业领导对材料成本管理意识不强,说的多,落实的少,尤其是项目材料预算分析。只要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减少采购环节,必然能降低采购成本。

(二)健全和完善约束机制。在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下,材料采购一般要靠道德约束,有些采购人员责任心不强,以牺牲集体利益为代价,中饱私囊,而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市场比较完善,完全可以从制度上解决这种现象。

(三)以合理的时间、最佳的方式采购材料。第一,对材料市场进行足够的分析,增强对材料市场价格的预判能力。第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采购方式。第三,按工程进度计划采购材料。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施工现场需要多少材料进度,应以保证正常的施工进度为原则。

六、控制工程变更

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工程造价,节省项目投资,合理实施工程变更往往会收到很好的经济效果。工程变更往往会带来工程内容的增减和施工工序的改变,从而也常常会影响项目的投资,造成工程费用的增加。为此,监理人员应建立一套严格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对于必需的工程变更,不管是来自于业主、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均必须首先通过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会同业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签证,确定工程变更的价格和条件,并由设计单位。

结语

做好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施工阶段管理是重要环节。只有对建筑工程各阶段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尤其是加强施工阶段的各种变更、现场签证管理,严格对施工组织设计和竣工图的审核,严格执行施工合同,增强工程造价的主动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侯卫. 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01).

[2]常春光,尹凯.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3]徐俏欢.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J]. 经营管理者,2014,(30).

猜你喜欢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论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
浅谈市政工程中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