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2015-07-04 18:51刘彬
信息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施工技术

刘彬

【摘 要】本文主要指针对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一、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是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因此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有效性的情况下,整个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才有具体的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中求发展,就需要进行对自身承建的工程项目进行目标的制定,在有效的时间内及时的交工,并有效的节约工程的建设投资。所以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的高效性,就要实施项目工程的管理,因此建筑企业才能在具体的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中改进制度,并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建筑企业所承建的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相互的现结合制约,才能全面的把握工程的建设总质量。因此在施工现场还要制定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按照经济、科学合理、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原则,并注重对于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加强各种管理制度的落实。

2、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被全面的保障

在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中,最有效的结果就是将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进行全面的保障。从施工人员、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材料和施工设计图纸等环节上能够将整个工程的施工工序联系起来,而且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中关键是将工期进行把握,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境,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节约投资成本,实施文明施工进而将相对应的管理制度、控制手段以及具体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落实。

工程的项目实施施工现场的管理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更加的能够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落实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做好现场施工的基本工作管理,并且建立健全相对应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并有效的提升施工管理现场的管理人员的素质,并按照规定做好后期的质量检验工作。所以整个的建筑工程质量才能被全面的保障。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不完善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主要有建设工程前的技术培训,图纸审核等内容,在设计图纸时要全面考虑施工技术的难度和可行性。又由于目前施工技术中的设计审核工作不完整,这对于技术的可行性缺乏认证,还会致使许多技术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的难度。

2、没有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目前企业规模、发展周期、经营特点等不同,不同建筑企业的软硬件配备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建筑领域总分包体制的存在,整个建筑施工行业尚未制定出一套系统规范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通行制度,缺乏统一明确的技术管理目标和方向。这就直接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质量,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分包合同作为联系总包建筑单位和分包建筑单位的纽带,在整个建筑施工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反观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实际,很多企业片面强调施工效率,不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导致其原料采购、造价成本控制、施工安全控制等环节出现问题,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不利于其施工质量的整体提升。

3、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措施经费投入不足

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是企业效益的保证。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等,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以此保障生产安全。但是,在实际施工现场管理中,安全意识不强,往往是重生产,轻安全,只要进度,不要安全;在人员配备方面,只有施工技术人员,不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监管缺失,安全措施费用变成了企业的预期利润,安全保障经费没有保障。

4、施工人员的管理不足

基于人是实施施工管理和施工的主体,因此,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经验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操作失误,进而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工艺造成严重影响。还有就是管理者缺乏责任心,将管理流于形式,使得施工管理很难发挥真正成效,自然也就会对现场施工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1、完善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能力

施工准备是为正式建筑施工提供基础条件。所以,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实际的施工建设,笔者认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内容应有完善技术管理的制度规范、保证施工图纸的科技含量、确定施工责任等。制度规范是建筑施工的必要保障,可以保证施工技术准确、高效的实施,建筑图纸是建筑工程以此展开的重要依据,所以,技术管理方面务必要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查工作。另外,还要确定施工责任,将责任落实,因施工技术不到位引发的施工责任,要坚决给予纠正和处理。

2、提高正式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水平

在工程正式建设阶段,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是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与建筑物整体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上,技术管理关系到的内容主要是技术交底、进度和成本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等。技术交底是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凭证。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各部门要及时进行技术交底,针对那些特别与隐蔽的工程项目,技术交底要重点突出在容易出现施工事故的方面、质量控制点、新的技术要求等,并依据实际的施工建设做好质量控制,并实时监控建设成本与成本支出。

3、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

政府部门需调整现有管理体制,根据实情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施工企业领导阶层更要有现代管理意识,制定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用人制度、财务制度、培训教育制度等,做到以制度管人,才能在庞大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使得施工现场保持高效安全运行状态。

施工企业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完善用人制度,实行业绩考核,竞争上岗。企业根据项目管理目标对项目负责人进行业绩考核。项目经理有权自行组建项目部,行使一定范围内人事和薪酬奖惩支配权,审批支付工人工资,参与专业施工队伍选择和施工机械、建筑材料构配件采购,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专款专用。

4、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安全是效益的保障。建立安全隐患预警系统,保障施工安全,就是保障施工企业的效益,安全事故往往都是以生命和经济为代价。严格安全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不定期或定期的检查施工现场,避免施工现场违规作业现象的出现,降低安全风险。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培养和安全故事教育。定期的安全教育制度,有利于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加强安全预防措施。

对于不同的施工环境,施工过程中所面对的安全问题也不同,管理人员就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周边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对策。比如,一项商务大厦工程项目占地12600㎡,其东西相邻的现有建筑仅有12m,建筑总高度达125m,可知,这一建筑工程项目不仅耗时长,施工条件复杂,还容易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甚至危及到生命与财产安全。对此就必须根据这一具体情况进行周密调查,详细制定现场安全对策、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制定交通导行方案以及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紧急预案,避免出现各种安全隐患、施工机械振动噪音扰民、影响周边公共交通等情況。保证材料的合格基于市场材料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性质和技术上也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材料的性能、质量等充分考虑,保证质量满足施工需求,进而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基础。因此,材料在进场、采购和供应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检查和抽查,并送检相关单位,在确保完全合格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管理工作,也是贯穿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集成性工作。因此,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要端正态度,科学建设,要加强各阶段的控制,并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将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有效的提高整体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彤.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问题[J].科技传播,2014,04:67+57.

[2]李海林.房建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7:172.

[3]李辉,马国欣.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06:74.

[4]邓从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4,25:133.

猜你喜欢
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施工技术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双面成型焊接技术简述
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