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实践

2015-07-05 15:54冯华丽韩小燕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精品

冯华丽,韩小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信息化中心,江苏无锡 214153)

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实践

冯华丽,韩小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信息化中心,江苏无锡 214153)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提出,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本文结合“ERP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拓展资源的建设,针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其转型升级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优质;共享

0 引言

2001年,我国开始精品课程建设;2003年,推广至全国;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2011年10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在原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建设5 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需含有拓展资源和基本资源。其基本资源使用统一的展现平台,只须完整系统地反映本课程相关情况;而课程拓展资源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因此建设与应用好拓展资源就成为衡量一门精品资源课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好的拓展资源需充分反映本课程教学特点、建设优势和特色,具有通用性、易用性、交互性、科学性和可扩展性。

1 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及优质资源的共享,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1 资源利用率问题

在已有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着重评审、轻使用的现象。加之产权、工作量等多种原因,其网上资源未能做到与课程教学内容同步更新,造成教学内容不断改革但资源建设滞后的情况,从而使资源缺乏吸引力。

1.2 共享应用问题

资源共享性和应用性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表现在3个方面:①由于各级精品课程没有统一的展示平台,高校、教师、学生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导致其共享性和应用性差;②由于一部分教师担心积累的知识被侵占,拒绝将优质的资源在网络上共享;③由于技术等其他多种因素,部分课程网站无法打开或者访问权限受限,这样就很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1]

2 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认识与思考

基于已有的精品课程,我们需要做哪些升级改进?经过实践,我们认为此次的“转型升级”,在考虑资源和教学内容的升级的同时,还要突出资源的“优质性”和“共享性”,优质和共享是资源建设的灵魂,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关键。

2.1 关于“优质”

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实施“质量工程项目”,重点是提升“质量工程”内涵建设。[2]因此,优质对我们来讲,既要保证质量,又要能够吸引学习者的使用。对他们来讲,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是优质的呢?那就是资源必须能够体现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是高质量的重要保证。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相应的资源建设也需要随之更新和重组,使其能够与教学改革的发展相适应。而且资源必须是丰富的。

2.2 关于“共享”

作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共享是其必须的特征。那我们就必须考虑如何实现共享。途径有3条:①在建立统一展示平台的同时,加强拓展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推广,发动教师利用优质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利用该资源进行自主学习;②提高资源的可获得性。通过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保证各高校精品课程网站运行,提供下载,使学习者和教师可以用适合的方式获取和使用精品课程资源;③定期对网上资源进行更新,提高资源更新率。资源更新的工作量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相关知识、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与此同时,建立检查评比、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及时更新资源的积极性,以便提高资源的更新率。[3]

总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关键就是要克服已有精品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加强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率,激发使用者欲望,提高吸引力。

3 “ERP原理与应用”拓展资源的设计与实践

自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以来,“ERP原理与应用”课程团队持续对课程进行了建设和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

本课程采用“任务引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行“五位一体立体化教学”、构建“实践教学三部曲”、丰富以双主线教与学项目载体的“情景教学法”,同时依托课程教学平台实施协作式学习、开放学习。“五位一体立体化教学”以企业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实战教学、协作式学习、开放式学习5种教与学的方法融合形成立体化教学系统。“五位一体立体化教学”在课程模块实施过程中体现见表1。

表1 “五位一体化立体化教学”模块

3.2 教学内容更新

随着课程定位发生变化,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更为合理,对原来的8大知识模块进行重组与优化,加入企业沙盘演练及课外综合实战项目。

3.3 拓展资源的建设

“ERP原理与应用”Moodle教学平台,是基于Moodle平台1.9.19版本开发,继承了第一版的优点和特色,涵盖课程概要性资源,以及全部教学模块的学习手册、教学录像、教学课件、实训指导、教学案例、习题作业及单元测试等全部资源,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为使用者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

4 结语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其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探索良好的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其真正价值。

[1]张泽洪,张军.高校精品课程内涵建设与网络资源共享策略研究[J].地理教育,2011(9):60-6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 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mtent-19492625-3.htm.

[3]吴宁,冯博琴.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6-9.

10.3969/j.issn.1673-0194.2015.01.0129

G64

A

1673-0194(2015)01-0245-02

2014-09-27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课题(SYKJ13B25);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013R28370)。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精品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心经精品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