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肌缺血应用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诊断的可行性研究

2015-07-05 10:54王艳彩
关键词:心电阳性率心电图

王艳彩

(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河南 许昌 461000)

冠心病心肌缺血应用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诊断的可行性研究

王艳彩

(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 探讨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第Ⅰ组和第Ⅱ组,每组各41例,第Ⅰ组患者单纯采用心电图检查,第Ⅱ组患者在采用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联合心电向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第Ⅱ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95.12%,第Ⅰ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80.49%,第Ⅱ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第Ⅰ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率,及时发现早期冠心病,诊断准确率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电图;心电向量

心肌缺血是由于心脏血液灌注减少引起心脏供氧随之减少和心肌能量代谢异常,无法满足心脏正常功能的病理状态[1]。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肌缺血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心脏疾病[2]。血压降低、血黏度改变、炎症、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均可经起心肌缺血。轻症者表现为胸闷、气短、恶心等,重症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活动无耐力甚至猝死[3],早期诊断可以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临床上针对心脏疾病早期大都采用心电图等检查。心电图ST段和T波的明显异常变化是临床上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重要检查依据[4],但心电图ST-T改变与多种因素有关,诊断时难免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诊断结果;心电向量可以清晰描述冠心病患者随病症变化的T环,更有利于明确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为探讨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性,我们特别抽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患者进行研究,已取得满意成绩,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第Ⅰ组和第Ⅱ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5],且均已排除心律不齐、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动过速和低血钾等。其中第Ⅰ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3.4±1.3)岁,12例稳定心绞痛,14例不稳定心绞痛,15例无症状心肌缺血;第Ⅱ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449.2±1.6)岁,13例稳定心绞痛,12例不稳定心绞痛,16例无症状心肌缺血。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基本病情等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均静息后取仰卧位,采用美国Marqutte公司生产的MAC-5000型多功能心脏分析系统进行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分析。第Ⅰ组患者单纯采用心电图检查,将心电工作站的各导联准确连接后进行心电检查;第Ⅱ组患者在采用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联合心电向量检查,在准确连接心电工作站各导联的同时对十二导联心电图和心电向量进行常规检测。心电图或心电向量表现异常即为阳性,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心电图ST-T向量表现:T环转速和转向异常;T波变圆;T环相对短小;QRS-T夹角增大;患者检查出现以上任意两项则说明患者存在心肌供血不足,如超过三项则可以确诊为心肌供血不足。

1.4 判断标准

心电图阳性:通过ST-T段改变进行判断;心电向量阳性:结合T环形状、大小和QRS-T夹角进行判断。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诊断阳性率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s”表示,P<0.05表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诊断阳性率比较。第Ⅱ组患者39例阳性,诊断阳性率为95.12%,第Ⅰ组患者33例阳性,诊断阳性率为80.49%;第Ⅱ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第Ⅰ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阳性率比较(%)

3 讨 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患者常表现为心前区憋闷、疼痛,可累及后背、齿龈等[6],个别患者虽然有明显冠脉改变,却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且不伴有心绞痛,容易忽视漏诊而成为引起患者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心电图检查因为无创、操作简便和检查费用低等优势成为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主要检查方式。近年研究发现,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表现的ST-T段改变并不是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7],中枢神经损伤、体位改变、低钾和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等均可引起心电图ST-T段改变,形成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结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心电图中显示的T波为心电向量的T环在心电图导联上的平面投影,可以观察T环方向、形状和大小,但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心肌缺血诊断的特异性并不高。心电向量也是通过心脏电活动评估心脏功能的无创检查[8],较心电图检查而言,可以更加准确、直观的观察T环角度、形状、方向、大小、长度比例、旋转速度和方向,能够提供全面的T波信息,更有利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

本次研究中,第Ⅱ组患者检查为阳性的患者T波呈低平、倒置或平坦的异常表现,且T环的R/T比值增大,T环角度、转位、方位、形态和R-T夹角异常。第Ⅱ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95.12%。由此可见,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显著,诊断阳性率高,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避免因病情加重引起的死亡,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1] 朱晓琳.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8):4259-4260.

[2] 林兆英,伊丽艳.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21-21.

[3] 冯丽丽.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9):30-30,32.

[4] 王吉佳.诊断冠心病及心肌缺血的检查手段及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370-370.

[5] 尹乐芬.心电向量图T环异常对冠心病的诊断84例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9):52-52,53.

[6] 孟祥睿,王红宇.立体心电向量图T环复极参数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3,3(9):15-17.

[7] 卢华安,周晓慧,王韵喃等.心电图与心向量联合与单独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3-4.

[8] 李枫.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3.

R444

B

ISSN.2095-6681.2015.030.042.02

猜你喜欢
心电阳性率心电图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