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藕发展前景及栽植技术关键

2015-07-05 16:43杜永华
河北农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池底水温水质

杜永华

浅藕发展前景及栽植技术关键

杜永华

人工建塘浅藕种植在我地处于起步阶段,而在山东、江苏等省份已经渐趋成熟,然而受到地域、气候、水质、品种、管理习惯诸方面影响,各地采取方式不一而同。

探索适合当地的栽培模式,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及自然资源,实现农民节本增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是摆在我们农技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浅藕种植前景分析

1、不与好地争空间。可以充分利用闲散空地、废弃坑塘、低洼湿地、取土后的涝渍地,甚至是不用的厂矿硬化地面,稍加人工改造即可投入使用。

2、就地取材方便,种植形式灵活可控。池壁采用混凝土浇筑、加气块垒砌、田土夯实均可;池底做防渗处理,可依自身经济实力选择铺膜或者永久硬化。

3、管理简单易行,节约用工成本。实践中观察,1个劳力管理10亩水面没有问题,相对于传统蔬菜种植,省工突出,单位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4、优化蔬菜结构布局,能轻松实现无公害生产。

5、能发展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的重要一环。

6、亩均投入5—6千元,一次投入多年受益,亩产4000—5000公斤,平均亩收益1万元左右,前景广阔。

二、栽植技术关键点

1、品种选择:雪莲1号、雪莲4号、鄂莲1号、鄂莲2号、鄂莲4号、陕西白、苏州花藕等,适合水深50—100厘米。如以商品藕为主的,尽量选择少花品种,减少植株营养消耗;兼顾观光的,可选多花品种。

2、藕田建设。规模发展时,可以采用机械作业,依地形、地势、面积大小,设置正方形或长方形藕池;筑梗高度100—120厘米,夯实;池底、池壁敷设0.4厘米厚度的土工膜(黑色)压严,池底膜上均匀回铺优质大田土或塘泥18—20厘米,与3方/亩腐熟有机肥、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50公斤/亩混匀、找平,注水备用。面积较小时,本着节本、精细原则,人工作业也行。

3、栽植时间及密度。4月下旬—5月初,气温15℃以上,池内泥温12℃以上。行距2米,株距1米,藕头入泥10厘米左右,亩用种量350—400公斤。

4、水温、水深、水质调控

水温:萌芽期水温宜高;炎热夏季控制水温(28℃以内);结藕膨大期适当提温。

水深:前期5—10厘米;立叶及分枝旺盛生长期17—25厘米;炎热夏季(35℃以上)30—40厘米;座藕期,10厘米左右;新藕成熟时,3—5厘米。

水质:保持清澈为原则。藕池出现大量浮萍及水生动物,水体浑浊时,表明水质变劣,应适时补充新水并促进循环。应用生态混养技术,即通过水生浮游生物——青蛙、蜻蜓——鱼鳖等食物链动态平衡、互相制约的机制,保持水体良性运转,辅以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物理措施达到趋利控害、省时省工的目的,有望成为今后浅藕绿色、有机生产的主流趋势。

5、藕池周围环境调控。生产中对比发现,藕池周围有防护林及小气候保护,有利于莲藕健康生长。

6、采收。人工建塘浅藕,收获时有别于传统的泥中挖刨方式,由于塘泥很浅,只需用高压水枪冲淋即可获得较为完整干净的藕块,省去了洗藕环节,功效大为提高,而且农户可根据市场行情自由调节上市时间。

三、当地环境下突出的病害防控

1、褐斑病

症状:莲藕常见病害。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点,后发展为褐色圆形或不规则病斑,具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连成大块,病部干枯。此病扩展速度较快,高温多雨发生严重。

应对措施:6月底7月初,入伏之前未发病时预防,25%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者70%丙森锌800倍液;立叶满田时或发病之初,10%苯醚甲环唑1000—1200倍液或者70%甲托800—1000倍液喷雾1—2次,间隔10天。此外夏季高温天气控制水温不要过高。

2、病毒病

症状:主要为花叶病毒,初期叶片出现褪绿斑驳,发展下去叶片黄化,有皱缩,中后期叶片褪绿部位出现近圆形坏死斑点。此外还有僵藕现象,也是由病毒引起。

应对措施:藕田冬季晒垡消毒。生长季于浮叶期(5月下旬)开始,选择施特灵或菌克毒克,配合纯品芸薹素全田喷洒2次,进行提前预防。出现僵藕田注意剔除感病藕块,2—3年更换藕种。同时注意营造藕田周围适宜的小气候。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鹿泉区农牧局)

猜你喜欢
池底水温水质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超长水池温度应力分析及探讨
高温天气水产养殖池塘如何防“底热”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游白沙坡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