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倒伏的发生与防治

2015-07-05 16:43王月贞
河北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茎秆生根钾肥

王月贞

玉米倒伏的发生与防治

王月贞

一、玉米倒伏的危害及特点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在连续降雨或灌水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玉米植株吸水量大,重量增加,在风的作用下发生倾斜、茎折或根倒的现象,分为茎倒、茎折、根倒。玉米倒伏不仅大大增加了玉米的收获难度而且对产量影响也很大,据查轻度倒伏的地块减产5%—20%,中度倒伏的地块减产25%—40%,严重倒伏的减产达50%以上,甚至绝收。从时间上看,玉米倒伏多发生在雨热同季的7—8月,6月以前,玉米植株较矮,一般在1.2米左右,发生暴风雨的几率比较小,所以很少发生倒伏,7—8月,玉米进入旺盛生长期,生长迅速,植株高大。茎秆脆弱,木质化程度低,而且暴风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增多,是玉米倒伏的多发期;从立地条件看,高产地块较中产地块易发生倒伏,高水肥地块较低水肥地块易发生倒伏。

二、玉米倒伏产生的原因

1、品种选用不当。有的品种本身抗倒性差,当把它作为主栽品种时,容易发生倒伏;品种不抗病或抗病虫能力差,也使其抗倒能力减弱,从而容易发生倒伏。

2、种植密度不合理。在玉米播种和玉米间、定苗时,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地保留适宜的种植密度,造成密度过大,群体内光照弱,光合产物少,导致茎秆纤细,其硬度和韧性降低,穗位升高,遇暴风雨易倒。

3、风雨较大。在玉米生长季节里,造成玉米倒伏的大风雨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风之前浇水或下透雨造成,第二种是风雨交加造成,在大风之后才下大雨,一般不会发生倒伏。

4、施肥方法不当。一是施底肥时未施钾肥或钾肥用量过少,氮肥用量明显过多,造成玉米营养失衡,玉米生长过快,植株过高,茎秆细高,并且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时玉米发生倒伏。二是玉米追肥时,肥料离茎基部过近,将根的基部烧断,使气生根的数量减少,导致根的支持作用降低而发生倒伏。三是施肥时施入地表过浅,造成玉米根下扎迟缓,使玉米根系不发达而倒伏。

5、田间管理不当。如播种时不增施磷钾肥,不采取宽窄行种植,未用生根粉拌种等;在玉米生长期间,不能合理施肥浇水,玉米发生病虫害时防治不及时,玉米抵抗力低,不喷施“壮丰灵”等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玉米倒伏。

此外,长时间阴雨渍涝、高温天气也容易发生倒伏;种植在河滩、坡耕地或风口地带的玉米也容易发生倒伏。

三、玉米倒伏的类型

1、茎倒。玉米植株过高,茎秆细长,茎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无法支撑植株整体重量,遇大风雨时易倒伏,一般发生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

2、茎折。一般发生在拔节后至抽雄前。由于茎秆组织还较幼嫩或由于玉米螟危害茎秆被蛀空,遇风或大雨后易发生茎秆折断。此外,密度过大,引起株间拥挤、节间细长、组织疏松,也会造成茎折。

3、根倒。一般在玉米生长前期和中期易发生。此期玉米根系小不发达、磷肥不足、根系生长不良或整体质量差、根系入土钱、气生根不发达等,一旦浇水后遇风或遇风雨交加易出现根倒。

四、玉米倒伏的防治措施

1、选用抗倒品种。尽可能地选用根系发达、秸秆粗壮、穗位较低、株高中等以下、抗倒能力强的品种,如浚单20、郑单958、蠡玉35、中科11等。

2、改变播种方式,采用铁茬直播方式,深度在3~5厘米;改变株行距,改等行距种植为宽窄行种植以增强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性,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倒性。

3、适期播种。春玉米在播种适期内适当晚播,夏玉米在麦收后尽量早播,使植株容易倒伏的敏感适期尽量避开当地的高温大风多雨季节。

4、合理密植。因种制宜、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小穗型品种密度一般3500—4500株/亩,中穗型品种密度一般3000—3800株/亩,大穗型品种密度一般2000—3000株/亩;肥沃地宜密,瘦薄地宜稀。

5、加强管理并及时防治病虫害。

1、播前用药剂和生根粉拌种并晒种2—3天,增强玉米抗病和发根能力,增强抗倒性。

2、结合间苗剔除大、小苗、弱苗,保证苗齐、苗匀、苗壮,增强抗倒性。

3、玉米苗期适当蹲苗,促玉米根系生长,增强抗倒性.

4、增施磷钾肥,促茎秆粗壮,及时中耕培土,促根系生长,增强抗倒性。

5、合理浇水,不过度浇灌。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到大风前不浇灌,防治玉米倒伏。

(作者单位:赞皇县农业畜牧局)

猜你喜欢
茎秆生根钾肥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谷子茎秆切割力学特性试验与分析
钾肥迎来零关税
施肥量与施肥频率对紫花苜蓿茎秆直径及长度的影响
国外的微水洗车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姗姗来迟的钾肥大合同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