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文本的异化翻译趋势

2015-07-05 16:31章瑶禹一奇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小康社会

章瑶 禹一奇

摘 要:人大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翻译从“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ll-round way”更改为“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本文从小康社会的词义分析出发,结合韦努蒂倡导的异化翻译,研究外宣文本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趋势。

关键词:小康社会 外宣翻译 异化翻译

一、引言

外宣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一种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外宣翻译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要向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传统和观念、不同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的国家和民族,宣传和介绍中国独具特色的国情风貌、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政治主张、社会现状等等。[1]我国对外宣传中“小康社会”的翻译变化,体现了在外宣翻译中,由适应目的语文化转化为保留源语言特色的翻译趋势,亦是韦努蒂所倡导的异化翻译的体现。

二、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

劳伦斯· 韦努蒂在他的《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Venuti, 1995)中,认为归化和异化是“两种策略有一种非本质的可变性,因此只有在产生译文及译文发挥影响的文化情境中,才能对其加以定义”,[2]既归化和异化并非是对立的,两者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改变,在韦努蒂看来,归化和异化的区别在于,源语文本在翻译成目的语文本时,与目的语语言文化之间的同化的程度和差异性的程度。韦努蒂认为归化主导了英美的翻译文化,归化“根据种族中心主义思想,迫使外语文本符合(英美)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2]这就要求翻译必须以透明、流畅的隐形的方法进行,把译文的异质性减到最少。另一方面,异化“要求选择一个外语文本,并采用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所排斥的翻译方法”,[3]韦努蒂主张不是在翻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表达这种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差异,突出原文的异质性。

尽管韦努蒂多研究文学翻译,其倡导异化理论的目的在于限制英美世界的价值观,挑战英美出版业和文化霸权,希望显示译者的存在,[4]但他的异化理论对于发扬源语语言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特色主义词汇汉译英的过程中,异化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词语分析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翻译为“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ll-round way”,而在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翻译修改为“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是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考虑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利益均衡分配,考虑环境可持续发展。

根据国内比较权威的英汉词典,对well-off和prosperous进行词语分析,可以得出,从英语语言的搭配角度,well-off多用于修饰人的富裕,而prosperous为正式词语,可用于修饰国家、社会、经济等,prosperous比well-off更适合翻译“小康社会”;从词意角度,well-off多指个人或家庭的富裕,prosperous既指物质上的富裕,也有国家或经济繁荣昌盛的意思,moderately有“适度地,稳健地”之意,用来修饰prosperous指不过分强调物质的高度富裕,因此,moderately prosperous非常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寓意。

如果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翻译为“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ll-round way”,well-off并不能充分体现中文“小康”二字,中国语言魅力也不能延伸到目的语言中,而如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翻译为“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moderately體现“小”,prosperous体现“康”,如此,中国文言文的魅力通过这两个单词传达到目的语中,并且moderately 和prosperous的搭配也丰富了英语语言,有助于目的语的创新和发展。

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说这两种语言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异化翻译理论提倡突出语言间的异质性,并不为了流畅而放弃原文的特色。韦努蒂说:“反对英美传统的归化,主张异化的翻译,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 [3]在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历来与中国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其翻译倘若一味地适应英语语言文化和英美价值观,不但中国特殊的历史发展和特色文化无法传播出去,外国读者也只能停留在译语的表面层次,不能理会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但是采取异化的翻译理论,只要译文的异质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与译文文化和价值观形成鲜明的反差,都会有益于源语言和目的语的共同发展,例如从well-off转变为moderately prosperous,既尊重并传播了中国文化,又丰富和发展英语语言文化。

现如今,这类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版大多采用直译、直译加注释、音译或音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例如“一带一路”的翻译“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就是采用直译,这种翻译策略既保留源语言中“异”的成分的翻译,不再一味地适应目的语文化,丢失源语言的文化,而是在符合目的语表达的前提下,用目的语创造出新的表达,积极的道德准则是在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既有助于发扬源语言的文化,而且有助于发展和丰富目的语,推陈出新,一举两得。

四、结束语

语言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韦努蒂认为,翻译是一种建构语言文化的方式,不是一方适应另一方,而是文化的传播和语言的丰富的相互交流的过程,翻译应该达到信息的传递和文化的交流。外宣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特色性词汇的翻译是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让读者充分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而不是仅仅考虑到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翻译过程的创新译法注重保留中文中的“异”的成分,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胡芳毅.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J].上海翻译,2010(1).

[2] Venuti,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3] Venuti,L.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4] 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小康社会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英语实用翻译研究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汉英外宣翻译中的本土化顺应策略
努力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从外宣翻译视角谈中药说明书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