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5-07-05 08:53公钦正
2015年52期
关键词:人口结构人口红利人口老龄化

公钦正

摘要:近年来,中国人口发展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在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之下,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进程加速、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下降等现象,因此带来社会负担过重,社会经济缺乏活力等问题。本文分别从人口機构的三个方面,即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和人口地域结构对经济影响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方案和思路,面对人口数量的低速增长很人口结构的不断恶化,我国的人口政策应及时调整,避免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受到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拖累。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力度和对教育的投入,将人口优势转换成人才优势,利用高精尖技术的高产出弥补因人口红利丧失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接触人们在生育和养老的后顾之忧,刺激国内经济和需求。最后,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关系到社会公平和人们生产的积极性,长远来看也对我国的在国际社会上的安全和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口结构;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陷阱;人口红利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在此前的三十年里,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享受到了人口红利。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是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下的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预计在21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由金字塔形向倒金字塔形逐渐转变,总抚养比越高,人口红利越低。而伴随抚养比的上升,全社会用来抚养的压力增加,GDP构成中消费率上升,储蓄率降低,投资高速减少,进而降低经济的速度发展甚至阻碍经济常规发展。人口红利消失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挑战。

一、问题引出与分析

(一)年轻人数量减少引起的内需减少

从表面上看,与老年人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在消费的欲望和消费能力更强,这也就意味着,当我国当代的年轻人的数量在不断下降,年轻人占总人口比例越来越低的时候,我国的内需也就越来越弱。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观察我们会发现,当今的中国经济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换句话说,我国面临的最大的经济问题不在于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而在于如何解决内需不足、消化已有产能上。

从理论上分析,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每个个体都可以平稳的度过自己的一生,而不会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当人们在进入壮年和中年之后,由于收入日益增加,这时收入就会大于消费,而此时,虽然青壮年的收入增加了,但是同时也会偿还在青年时期欠下的债务,更重要的是可以积蓄钱财以备养老。政府一再强调提振内需,可是却没看到内需不是靠短期政策可以提振的,那是由长期的人口趋势所决定的。由于现在的人口结构已经定型,注定中国内需会越来越低,导致经济持续低迷甚至下滑。

(二)年轻人数量减少导致压力过重

众所周知,竞争不仅能够激发人的创造能力,使人思想敏捷、反应灵活;而且在竞争的紧张情绪状态下,个人的潜力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古人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然而现实却是,处于最富有创造力的年龄段的年轻人数量一旦下降,同辈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必然就会同时下降。当一个国家失去了创造力,那么这个国家必然会变成一潭死水。没有高精尖技术的支撑,一国经济的发展也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国家财政也无力为科技创新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因此恶性循环便形成了。

与此同时,在计划生育的国家政策下,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放开,我国大多数的家庭结构是四个老人、两个年轻人和两个孩子。年轻人少意味着每个年轻人的养老负担更重,抚养孩子的责任更大,当一个年轻家庭要负担双方4个老人和2个孩子时,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年轻人能否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工作、生产中去尚且不说,又何谈创新?何谈发展生产力?

(三)老年人数量增加,社会净创造财富值越低

从某种程度上看,如果通过抚养儿童,人们还可以在儿童长大后获得回报,那么立足当下,老年人所创造的财富已成定值,社会抚养老人将会是一笔基于现有财富的净支出。由于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会形成短缺并老化,工资持续上升,经济竞争的劳动力红利下降,而产品中所含的养老成本将急剧上升。由劳动力短缺,劳动力工资上涨,产业成本急剧上升,出口竞争力大幅度下降。我们在人口增速会自然降低下来的变化趋势上,又人为地强制推行了计划生育,结果必然是“未富先老,未强先衰”。从未来变化推测,这样的经济衰退,可能是长时间的,并且幅度有可能较大。

中国人口结构的转变以及中国人口的深层次变化引起了包括劳动力数量下降、社会负担增加、经济失去活力、储蓄率降低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由中国人口结构引起的经济社会问题,我国深化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二、问题解决

(一)调整人口政策,规避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影响

自从2012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之后,政府更加注重对人口结构的调整,通过开放生育政策,实现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一方面,婴儿数量的增加会加大对医疗、妇产、儿童用品、文化教育的需求上升,为社会上更多人提供就业创业的契机,同时刺激了儿童监护人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结合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情况来看,即便是政府鼓励生育,人口增长速度也很缓慢,究其原因还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养孩子的成本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放开人口生育更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确保中国始终占据充足的国际竞争力。

(二)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弥补劳动红利的消失带来的问题

虽然我们的人口红利逆转下行,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和海外留学,使中华民族积累了规模巨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本。加快改革高等和职业教育体制和内容,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制造业服务业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改变我们各行各业不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和潜规则环境,吸引留学生归国创业创新。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

针对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的问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从理念设计上改变当前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其次,合理处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再次,加强政府监督确保养老保险基金规范运营,最后,强化企业年金的强制使用范围,充分发挥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补充作用的功能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王阳:《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2012.04

[3]赵楠:《论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消费导刊,2016.03

[4]梁达:《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中国改革论坛,2014.07

[5]张新起,景文宏,周潮:《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10

[6]汪长江:《沿海地区人口结构对经济水平影响的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2

猜你喜欢
人口结构人口红利人口老龄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