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人性好利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015-07-05 00:37李丙师
2015年52期
关键词:商鞅当代价值

李丙师

摘要:商鞅,春秋战国时期法治改革思想的先锋者,是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由于变法成绩显著迁大良造,封于商,号商君。在商鞅看来,人的一生,就是逐利的一生。管理者可以因势利导,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使其更好的为企业、组织,最大限度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商鞅;人性好利论;当代价值

一、社会历史背景

中国古代社会,无数仁人志士都怀揣着一颗富国强兵、统一中国的梦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小邦林立,百姓不得安宁。如何实现国家的富强与统一成为思想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思想流派,儒、道、墨、法诸家竞相争鸣,推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进入繁荣时期。

当时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齐、楚、燕、赵、魏、韩这六个大国,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秦孝公发布的《求贤令》吸引了商鞅,商鞅遂到秦国寻求政治上的发展机会,并向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的富民强国之策略,“三道”中的霸道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同赞许。”[1]

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学派倡导耕战政策,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有效途径,商鞅主持变法后,秦国大治,成为七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堅实的基础。同时,在这场变法革新运动中,商鞅打破了之前的世袭制度,以论功行赏的“军功制”取而代之,且执法十分严酷,对王公贵族的利益造成了侵害,导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去世之后,商鞅由于得罪的宗室贵戚过多,以谋反的罪名被处以车裂。

二、商鞅的人性好利论的主要内容

(一)人性好利论

在中国哲学史上,人性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比较著名的有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它们对人性概念作出了各自的规定,存在着既对立又互补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且对后世儒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商鞅法治思想的出发点是人性好利论。“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民之求利,失礼之法;求名,失性之常。”[2]

商鞅认为,人性好利是与生俱来的,饿了寻找食物、累了寻求安逸、寻乐、求荣,不顾礼仪法度、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而追求私利。古时候的圣人,吃不饱、穿不暖、锻炼艰苦的意志、不顾身体的伤痛、追求胸怀的宽广,这样做是人们对“名”的追求,因为有的人好“名”,有的人好“利”,本质上名也是利。在商鞅看来,人的一生,就是逐利的一生。人的全部行为,都可以用“逐利”二字解释,由于人的好利本性,礼义法度对于人的约束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既不能期望用礼义法度去限制人好利的本性,也不能期望人的好利本性发生改变。对专制国家来说,人具有好利的本性并不是坏事,君主正可以因势利导,理解人们真正的欲求,充分利用人好利的本性和趋利避害的心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商鞅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利用人的本性实行富国强兵政策的观点,也适应了战国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奖励耕战与利出一孔

国家是否强盛,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而耕和战则是政治、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只要把耕和战两件事抓好,国家就可以富强,因此商鞅向君主建议,要设法把百姓引导到耕战的轨道上来,达到一个全民皆兵的局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国家要实行奖励耕战的政策,同时,堵塞耕战以外的任何利益渠道,民众的任何利益的满足,都只能通过耕战这一渠道获得,商鞅把这种政策称为“利出一孔”。

“利出一孔”中的唯一的孔道,就是“农战”。“要让百姓重视农战,就必须以农战为奖赏的唯一条件,让一切利益由农战而来。”[3]按照这一思想,将秦国整个社会打造成了“农战”体制,最终浩浩荡荡横扫六国,实现统一。

在商鞅的政治思想中,耕与战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两项事业。一方面,耕可以养战。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可以使国家富强,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农业生产本身就是培养战士的学校。同时,必须以法为工具,用赏和罚把民众驱使到耕战的轨道上来。如果农民看到参战能够获得巨大的利益,不勇于参战将会受罪,那么趋利避害的心理也会驱使民众勇于奋战。

三、商鞅人性好利论的当代价值

商鞅由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及阶级地位,其人性好利论思想必然有其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但是他对人性的分析对我们当代社会管理方面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商鞅的人性认识在历史上也是独树一职的,不仅与当时针锋相对的孟子“性善论”和后来荀子“性恶论”不同,没有对人性的道德评价,也与道家的“返朴归真”,对待人性问题非善、非恶、非中立,而是一种人性的相对主义。[4]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更多地具有一种跨越时代的现代性认识,类似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的:人有维持自己生存和保护自己安全的最基本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人类从事生产和其他活动的基本动因。毛泽东就抓住了这个要点,认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的最基本需求。井冈山时期,绝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地主手里,绝大多数农民长期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过得极其贫苦,因此农民就有想要夺回被地主占有土地的强烈要求。通过大量实地调查和群众访谈后,毛泽东认为,要在井冈山立足,必须先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为此,红军上井冈山后,除了向当地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外,重点是进行土地革命,把没收的地主土地分配给当地农民。经过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土地的需求满足后,湘赣边界农民认识到红军是为贫苦人利益而战的军队,因此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

就现代管理方法来说,同样可以借鉴商鞅这一思想,作为一个的领导,要知人善任,要了解人性。就是调查、研究人的欲望和利益驱动心理,根据人性好利的特点进行引导,利用用物质、精神等利益来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君臣戮力,事无不济”,同心协力,使其更好的为企业、组织,最大限度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民之欲富贵也,其阖棺而后止”,商鞅认为,人性好利是与生俱来的,终其一生不会发生改变。但是,上下交征利而国危,有些人为了发财致富,满足自己的私欲,唯利是图、损公肥私、以次充好、坑蒙拐骗,为了金钱,什么都可以干,在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无视道德的底线,有些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农村群众身边的乡镇、村委会干部徇私枉法、贪污腐败等都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巨大损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予以重点安排部署。这表明,党中央已经将农民身边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纳入了重要议程,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现阶段农民的真正需求。

我们不能否认,君子也有利的需求,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不论当时或现在,都处在大变革时代,新的制度和措施撼动了一些利益集团,不合理的束缚会在新的环境下逐渐瓦解,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悄然发生转变。我们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辩证的吸收古人思想的精华,使其真正为我们所用。(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吴礼明.《商君书》法律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人民论坛》2014年23期

[2]何山.商鞅法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韩伟.法家治道的反思与重构,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4]葛伟,汤欣.人性相对主义与政治秩序的重建——《商君书》的政治哲学内在逻辑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猜你喜欢
商鞅当代价值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
商鞅军事哲学思想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