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人的伦理思考

2015-07-05 02:25陈艳丽
2015年52期
关键词:克隆人科学技术伦理

陈艳丽

摘要:科学技术的逐步成熟促使了克隆技术的发展,也促使我们对克隆人进行伦理思考。本文首先对讨论的克隆人进行了规定,讨论的是生殖性的克隆人,假定技术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如何从伦理的角度看待克隆人。接着从人自身,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三个方面分析,具体分析克隆人对我们的影响。最后将从克隆人问题的论争中,引发对科学技术和伦理学的关系的探索。

关键词:克隆人;伦理;科学技术

一、克隆人

克隆,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我们开始关注克隆,是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了一项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利用克隆技术用已经分化的成熟的体细胞核克隆出的小羊多利。现在克隆人的技术分为两种:治疗性的克隆和生殖性的克隆。治疗性克隆是被公众所接受和认同的,有争议和需要探讨的是生殖性的克隆技术。克隆人技术不成熟是反对克隆技术的一大原因,从克隆动物的实验中,多利早夭引起了对克隆动物的担忧。当然,我们不能低估人类对克隆技术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那我们假设即使克隆技术已经达到成熟,那克隆人在伦理上是不是能被允许?

一般关于克隆人会有两个误解,第一是克隆人会和供体的基因一模一样。这个是不完全正确的。克隆人技术一般需要两到三个供体,即一个供体提供体细胞的细胞核,一个供体提供去核的卵细胞,一个孕育者的子宫孕育,后面两个供体可同一人。在卵细胞中还是有线粒体DNA等遗传物质会影响到克隆人的特征的。只能说是酷似的,而不能认为是一摸一样的。第二,克隆人和供体之间是有个时间跨度的,克隆人也是需要妊娠、生产及缓慢的成长过程,即克隆人和供体都是不断成长的,不可能同一时刻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克隆人问题所涉及的伦理冲突并非现实的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而是当今的公民与未来的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①。我们不是克隆人,我们也不能全权代表克隆人。我们之所以讨论,是因为有着亚当·斯密所说的同情心,我们设想我们站在克隆人的角度,去探讨未来可能遇到的情况,这是我们仍旧讨论克隆问题的基础。

二、伦理视角下关于克隆人的思考

(一)人自身:生育还是制造?

克隆人是在遗传基因上与供体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克隆人在生理特征上与供体极其相似。阿马蒂亚·森说过,人生的意义在于理性的思考和自由的选择。克隆人的自由选择权从他开始是克隆人身份那刻,就在减少。人们会将克隆人与其供体进行比较,克隆人难以摆脱人们对他的期许。克隆人取得比供体好的成就,人们归因于供体提供的基因;若无成就,人们就会指责拥有好的基因却一事无成。克隆人被限制了的外表,代表着无形的限制在增多,克隆人的生存价值和自由选择的权利会大大减少。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保障每一个人拥有更大的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不是去牺牲克隆人的自由选择权来满足自己的更大的生育权利。许多主张支持克隆技术的学者认为生育权应该是个人的自由,生育的权利,应该包括用各种辅助技术帮助的生育。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到,生育并不是只是个人的私事,它还是社会的公事,一个人的降生,最基本的身份便是社会公民。生育权利不止是权利,更是一种生殖后养育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判断是生育还是制造,其实更多看的是我们的动机和理由,但不可辩驳的是,从某种目的来说,选择克隆人是希望得到一个相似性非常高的生理特征的人。这样的后果是,我们更加看重基因的工具价值,导致我们不是在建立亲子关系,而是选择亲子关系,选择一个和我酷似的孩子,选择孩子的生理特征,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已知目的的制造呢?就公平性而言,将来孩子是不是也有权利选择和脱离这段不公平的关系呢?人和克隆人彼此的关系不再是因为子女的本身去爱,而是因为子女拥有的特征去爱。人变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了,所以选择无性生殖背后的动机,很难脱离想拥有一个酷似某人的生理特征的孩子,这种动机导致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

(二)社会:影响人伦社会

克隆人改变了家庭的传统模式,即以婚姻和有性生殖为基础的模式。每一个克隆人都可能会涉及三种对象:体细胞核的供者、去核卵供者和孕育者。那克隆人和每一个对象的关系是什么?子女?兄弟?姐妹?往往一个克隆人会带来繁杂的社会关系和困难的社会定位。中国人的思想受到儒家的影响最大,家庭讲究的是人伦秩序,亲疏有别。儒家对家庭是首先确定家庭身份,社会身份,然后确定彼此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只有身份确定,才能行使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缺乏确定的社会角色的定位,就很难接受自己这个角色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更享受不到相应的权利,那么最终的社会关系是紊乱的,也无法形成内化的道德观念。作为个人和社会存在的基石,根本的伦理原则是从历史的深处生发的,是不可颠覆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另起炉灶,重新构建一套全新的伦理秩序②。克隆人打破了原有的伦理秩序,使人无所适从。

(三)自然:敬畏之心

人和自然的关系一般是三种,人受制于自然,人凌驾于自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当然,现在我们一直在追求和自然和谐相处,但是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在逐渐减少。人在看待自然的问题上其实体现的是人如何看待人类的问题。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科学技术给了我们底气。但是不要扮演上帝,这给我们一个提醒,我们对待自然和生命时,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在克隆人的问题上,即使生殖技术和其他技术在不断完善,但是我们在使用先进技术的人却因人性的极限而达不到真正的完善,科技的进步极其容易导致人类的盲目自大,滥用科技,最终的结果却是极其严重的。

三、科学技术与伦理的关系

上文从人自身,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三个方面分析,分析了克隆人所带来的伦理思考。克隆人问题,实际上讲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伦理之间的关系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伴随着科技的优越性的是其巨大的破坏力,伦理不是限制科技的发展,而是在确立边界。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不取决于工具③。”科技追求的是真,追求的是现实,价值中立,伦理追求的是善,是一种应然。科技和伦理的关系在于人对技术的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伦理道德的评价和考量。伦理为科技设立规范,使科技的使用的方向朝着人类的根本利益健康发展。(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注解:

①甘绍平.克隆人:不可逾越的伦理禁区[J].中國社会科学.2003.07

②李剑.对克隆人技术的价值评判——基于儒家家庭伦理的视角[J].滁州学院学报.2011.06

③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

参考文献:

[1]罗秉祥.陈强立.张颖.生命伦理学的中国哲学思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6

[2]王延光.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与论争[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02

[3]甘绍平.克隆人:不可逾越的伦理禁区[J].中国社会科学.2003.07

[4]李剑.对克隆人技术的价值评判——基于儒家家庭伦理的视角[J].滁州学院学报.2011.06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

猜你喜欢
克隆人科学技术伦理
星际通缉令:抓捕克隆人小偷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回到规范分析:克隆人行为是否有罪的方法论审视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