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2015-07-05 05:03吴丹妤吴煜
2015年52期
关键词:陶瓷文化媒介素养大学生

吴丹妤 吴煜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内容、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加,媒介素养教育应运而生。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高知识高技术群体,新时代社会能否转型成功,很大程度上寄托于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如何做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新考验。本文以对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为切入点,拟将景德镇陶瓷文化为表现对象,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试行具有地域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

关键词:陶瓷文化;大学生;媒介素养

一、基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可行性

信息获取与传播是人类文明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基础,其最终的目的是使得人们更加高效的适应生活。当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内容呈几何级数增加,传播途径快速变换,在提供大量有效信息的同时,也夹杂着海量的无效信息与误导信息。运用何种渠道获取信息、筛选信息、辨别信息、整理信息、传播信息,是面对信息时代大潮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媒介素养教育应运而生。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高知识高技术群体,信息化社会能否转型成功,很大程度上寄托于大学生这类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针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青年学生群体处于学习与社会相衔接的特殊环境中,具备对社会的关注需求与学习的客观条件,非常利于媒介素养的塑造。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把握这个有效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具备良好媒介素养的知识群体,有效促进信息化社会转型。

景德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而鲜活的陶瓷文化,面对如今快速变化发展的市场,这种文化型的城市及其相关产业必须在文化信息获取、加工、传播方面更加敏锐而准确,媒介素养教育恰逢其时。景德镇陶瓷学院作为全国最为专业的陶瓷文化类顶尖艺术院校,针对信息化社会的迫切需要,更应当仁不让的肩负起培养陶瓷艺术文化人才的重任,结合现有的文化课程,加强相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专业研究、教学设计与课程安排。

二、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一)媒介消费行为

针对信息媒介的快速发展现状,我们在景德镇陶瓷学院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以了解学生群体对媒介的使用情况,将数据整理后(见表1)发现:98%以上的被调查对象会每天接触手机与网络,与此同时,在每个寝室都配备电视、各图书馆及时更新书刊报纸的情况下,只有约52%的学生还经常接触使用如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介以沟通学习。。由此可见手机、网络已经超越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成为当今青年学生对外沟通、获取信息、人际交往的最重要手段与渠道。

另外,我们通过表1可以发现,大学生将接触媒介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休闲娱乐、人际交往、了解新闻上。对于信息获取媒介的使用,更多的仅限于低水平使用层面,对于深层信息的挖掘、对于复杂媒体的利用、对于信息的鉴别与整理都缺乏相应的准备。

(二)媒介解读与判别能力

媒介的作用是在信息与受众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是人们或许信息的工具。受众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以选择使用不同的媒介来获取信息,这一过程中,对媒介的使用能力、对信息的辨别能力、整理能力都极大的影响着信息的获取效率。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有52%的大学生认为他们在当中担任的角色更多的是处于被动的位置,有50%的大学生感觉大众传媒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影响,15%的大學生没有这类意识。通过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大众媒体对于学生群体的影响远高于学生自我感知的程度。

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是混杂的,绝大多数自发上传的内容没有经过调查求证就大肆传播,甚至恶意制造噱头吸引眼球。大部分学生甚至成年人群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调查中60%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媒介报道是基本属实的,40%的人表示怀疑。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大学生媒介判别能力的培养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三)与媒介的互动

调查表明,98%的人都参与过媒体互动,92%的人参与的媒体互动都与网络有关,15%的人打过热线电话,5%的人给报刊杂志投过稿件。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媒体活动基本都与网络相关,对于传统的媒体关注者较少,针对此数据结果,我们又做了再一次调查,结果显示45%左右的人都是以察看信息为主,只是偶尔发表一些评论,基本不主动制作媒介内容;25%左右的人会经常表发博文、图片;10%的人曾经有参与过网络媒体实习的经历。

(四)对景德镇地域文化的了解情况

对于景德镇地方志、陶瓷文化、城市分布有所了解的分别为25%、50%、30%,都不了解的有10%,了解途径见下表:

三、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总结

通过上面的数据结果分析我们看到,大学生初步具备利用媒介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他们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对各种媒介形式具备较好的认知与跟随能力,部分大学生对于大众传媒中的各种信息的真伪优劣有初步的判断能力。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大学生所具备的媒介素养程度参差不齐,多数取决于其自身的直觉或感悟,并不是通过科学的理论指导、系统的实践教育所形成的,这样导致大学生虽然能够通过媒介快捷的获取信息,同时也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缺陷:

1、网际交流逐渐代替人际交流。目前的大学生已经将网络规划成了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到“低头族”,QQ、淘宝不断闪动、朋友圈、微博互动持续升温,还有看不完的连续剧……,大学生开始习惯于生活在网络世界中,与现实世界渐行渐远,大学的课堂只剩老师孤军奋战。

2、网络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淡泊。目前,网络监管法律及相关制度仍在不断完善中,监管范围与执法力度非常有限,不仅导致部分限制级的低俗信息充斥网络,同时也有大量垃圾信息大肆传播。大学生介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在使用网络时更多的是为了消遣,那么轻松的、简明的、娱乐性较强的信息是他们访问的主要对象。这些娱乐性较强的信息、宽松的上网环境使大学生放松警惕从而缺乏思考,而这些虚假、非法的信息则乘虚而入,侵害大学生的思想使其对于真实世界愈加不满,导致负能量几何增长,诱发更多的大学生网络犯罪。

3、信息筛选及辨别能力薄弱。以微信为例,朋友圈中信息基本不用通过审核即可自由发布,而便捷的转发功能又极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虽然有投诉功能,但是普通民众却没有时间、精力、能力去辨别信息的真伪,而微信客户端更不可能从海量的消息中及时去筛选、处理这些虚假、垃圾信息。这就造成垃圾信息极易制造、肆意传播,却非常难治理。

4、信息内涵与传播能力的不协调。一条信息能否大量传播主要取决于公众的好奇心与焦点,与其价值基本没有太大关系。读书易写书难,在这样不对等的矛盾下,大部分信息发布者不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加工具有独特内涵的、有价值的信息。而这样信息恰好是提高受众的学术媒介素养不可或缺的,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大力发展迫切需要的。(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本文为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地域文化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研究》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谢金文.新闻·传媒·传媒素养[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李继宏.信息爆炸改变教育——专家建议设立媒体文化班[N].东方早报,2003-12-05.

猜你喜欢
陶瓷文化媒介素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青花瓷》歌词英译探微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