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背景下

2015-07-05 07:00刘永芬
2015年52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

刘永芬

摘要:如今,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新思潮的不断涌入,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遗失。再加上目前的课间操形式单一,内容没有新意。为了传承与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校园课间操形式与内容,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课间操的创编已逐渐从萌芽阶段走向全面发展阶段,但对民族传统体育课间操创编这类的文献研究较为匮乏,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弥补和丰富民族课间操创编的理论依据成为本文的主题。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筷子舞;课间操创编

一、蒙古族“筷子舞”的起源、特点

(一)“筷子舞”历史文化背景

“筷子舞”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之一,据国家统计局《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蒙古族在全国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均有不同程度分布,总人口为598.18万人,在全国少数民族中居第九位。[1]蒙古族人民一直以来在广阔的草原上都过着游牧生活,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造就了蒙古人天生勇猛、热情、豪迈、不拘一格的情怀。“筷子舞”因其舞蹈时使用筷子而得名。“筷子舞”最先流传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最初是婚宴、喜庆的节日欢宴时,在弦乐的演奏及人声伴唱中,由男艺人进行的表演的单独舞蹈,艺人右手握一把筷子,用它敲打身体的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击打的同时肩部环绕耸动,手腕灵活翻绕,敲打出的声音轻脆,富有节奏感,情绪热烈。后来,专门将一把筷子的一端用小绳穿起来,系上红绸,便成为了精美的道具,单手和双手都可表演,这种表演形式增强了表现力被广泛流传开来,并成为现在经常上演的舞台节目,伊克昭盟人民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2]

(二)“筷子舞”舞蹈动作特点:

筷子舞表演者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握筷子细的一头,击打筷子的粗头。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击打双肩的动作;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脚下舞步有平步行进与后退,亦有点地步行进后退,或各种转和跳跃动作随舞者即兴而做。情绪热烈时筷子绕身飞舞,可在各种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部位,场面轻松热烈。“筷子舞”凝聚了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3]

二、民族特色课间操的相关概念

(一)课间操

课间操又称为课间体育活动,广播体操,课间操一般在每天早晨的第二、三节课之间进行,时长为20分钟是中小学生每天都需参加的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紧张学习之中得到积极性休息,同时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综合反映。

(二)“筷子舞”

“筷子舞”最初流传于蒙古族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起先是婚礼、喜庆节日欢宴时,在弦乐的演奏及人声伴唱中,有男艺人进行的单人舞蹈,男艺人右手握一把筷子,用它敲打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击打的同时肩部环绕耸动,手腕灵活翻绕,敲打清脆,节奏鲜明,情绪热烈。

(三)“筷子舞”课间操

“筷子舞”课间操是特色课间操的细化和延伸,是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为增加和创新课间操的内容和形式而逐渐产生的,它是以蒙古族“筷子舞”特色动作元素,以广播操的形式、内容为主线,以身体锻炼为手段,达到生、心理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体育与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的完美融合的一种新型校园体育活动。

三、创编选取民族舞蹈特点元素

本次“筷子舞”特色课间操的创编选取了蒙古族传统的“筷子舞”舞蹈中特色动作元素,以课间操的形式为主线进行创编:

1、以课间操每节运动锻炼目的与锻炼身体部位特点为基础。

2、选取蒙古族“筷子舞”舞蹈中手握筷灵活击打身体各部位以及两手握筷互相击打,脚下灵活轻快舞动等特点元素

3、选取汉族舞蹈中“弓步”、“后交叉步”、“开步”、“吸腿”、“后屈腿”等步伐。

4、选取中国传统的“五禽戏”中提踵等动作。

四、“筷子舞”特色课间操原则

(一)创编原则

1、针对性原则

“筷子舞”课间操的创编主要针对不同的目的任务,锻炼者的年龄、性别及场地器材等情况和特点,是床边切合实际,有所侧重,有的放矢,以取得实效。课间操主要是儿童青少年参加的锻炼活动,创编时应根据其不同年龄段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创编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锻炼动作、元素。有所侧重得进行创编。

2、科学性性原则

“筷子舞”课间操更注重身体锻炼的实效性,而一套课间操的锻炼功效首先取決于动作的选编、动作顺序的设计和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

3、独特性原则

“筷子舞”课间操选取的民族舞蹈元素具有蒙古族的舞蹈的特色,能够代表蒙独特性古族舞蹈的

五、民族特色课间操创编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民族舞蹈动作符号选取的困境。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朝鲜族、傣族、羌族九大民族舞蹈各自成体系,主要对于动作符号的难度选取、动作符号的代表性。

六、民族特色课间操创编的实施策略与建议

(一)实施策略与建议

1、创编要科学合理

在整个创编过程中,无论是对民族舞蹈动作元素的选取,还是对民族舞蹈元素的科学合理运用中,创编者都应结合传统广播体操锻炼的目的与个身体部位,合理安排每一节操的运动负荷,遵循练习者生长发育规律,符合练习者生理学、心理学特点。

2、创编要有亮点

一套操的亮点代表所创编出的这套操整体的效果,一套操中最经典的部分,也是最吸引人、最区别于其他创编操的鲜明的地方。“筷子舞”课键操的创编中不仅要将民族舞蹈与广播体操科学合理的融合在一起,而且作为一套具有某个民族舞蹈元素的课间操应有它区别于其他特色课间操的亮点特色,这样不仅更好的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且使练习者对不同的民族体育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使练习者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感染中去积极的参与锻炼,让民族特色课间操以更加丰富多姿的形式出现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让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永久的,健康的传承与发展。(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国庆.中国蒙古族人口迁移情况分析[J].中国统计,2013,07:9-10.

[2]来玉英.浅谈箸文化与筷子礼俗[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57-159.

[3]石小锋.浅谈蒙古族筷子舞[J].大众文艺,2009,24:125.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