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5-07-06 01:03逄杭之
中学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耳朵小狗爷爷

◎逄杭之

她,听不见声音。

从小,她就因为残疾而变得很少理会他人,因为她特别讨厌“残疾”。一旦这个字眼被人们提起,自己就变得与众不同了—并不是像明星一样闪闪发亮,而是得到了周围人们格外的关注。几乎所有人都会对她小心翼翼地微笑,他们目光里有着浓浓的怜悯,像快要挤出水来的大雾,将她淹没。她孤独地生活在众人同情的目光下。

于是,她总是很小心地将自己的耳朵藏起来,埋在厚厚的头发里,帽子里,这样别人对她说话的时候,她就有理由将别人的声音无视而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了。她说出的话,自己听不见。她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读出时发出的是怎样的声音,所以她不敢说话。人声鼎沸的城市,对她来说,好像不存在一般的静寂。可能是因为声音很丑陋,上帝才将我的耳朵关闭了吧。她总是这样自我安慰。

但是,难道要一直这样下去吗?半夜醒来的时候,她常常捂着耳朵,蜷缩在窗前,掀开窗帘向窗外看啊看。她最喜欢这个时刻,因为只有在此时,她才感觉世界是真实的—所有人都听不到声音。

她感觉自己仿佛被世界抛弃了一样。

也许,我要试试接受这个世界。有一天,她默默地想。

她最喜欢去的地方,是一个小公园。

咚咚。

每次到达公园旁的传达室的时候,她都很想喊一声爷爷,就像其他孩子做着有节拍的口型发出的声音一样。但她又想,也许我的声音不好听。于是,她只能用自己听不见的声音敲门。一位老大爷便总会应声从屋里推门走出来。

她喜欢这个和蔼的爷爷养的两只小狗。以前她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第一次遇见这两只小狗。因为城市里很少见到流浪的动物,而动物也不会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她,所以她很开心地和它们玩了许久。当小狗们忽然小跑离开自己时,她正怅然若失,抬头看见爷爷走了过来。这才明白爷爷是这两只小狗的主人。从那以后,她对这两只小动物恋恋不舍,也就常常去爷爷那里登访了。老大爷年龄很大,经历了很多风雨沧桑。初见时,他对她的耳聋感到同情,但后来看到她对自己的目光不满而做出伤心的表情时,他便立刻明白了这个小女孩的痛楚。于是,爷爷就改用慈祥的目光注视她了。这让她很舒适。

这一天,她照常向传达室走,想要领着小狗们在树林里转一转。然而敲了几声门,仍没看见爷爷出来。她便推门进去,却见爷爷正在拉二胡。他的表情十分陶醉,脸上的皱纹舒适地伸展着,浆洗得发白的衬衫在手腕上轻轻晃动,有节奏地划着优美的弧线。她禁不住暗暗遗憾,自己为什么听不见声音呢?此时爷爷拉的曲子一定很好听吧。

她在旁边的凳子上端正地坐了下来,等爷爷把曲子拉完。

她从未见过爷爷如此放松的姿态。爷爷花白的胡子愉快地颤动着,窗外的阳光好像一瞬间都洒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苍老仿佛已经消失了。两只小狗也乖乖地趴在他的脚边,一声不吭地安静聆听。她仿佛看到爷爷身上衣服的纹路、小狗身上亮闪闪的绒毛、金色阳光下旋转的灰尘,都在跳着五线谱式的舞步。此时的爷爷就如同一个天真的孩童一般。她听不见的音乐,让她面前这个暮年的人变得像一棵禾苗一般青翠。音乐将这个人的时间拨转,让他回归记忆中的世界。

即使是苍老的人,也能够如此快乐。听不见的声音,也能够如此美丽。

她悄然低下了头。发丝长长地垂落下来,露出了她的耳朵,却也掩住了她的表情。

她听见了吗?

当爷爷终于结束了他的演奏时,她,微笑着抬起了头。

“爷爷。”她唤道。

指导教师/许仪峰

荐 评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内心世界封闭的残疾小姑娘,她不敢面对现实世界,但她又极度渴望接触这个真实的世界。终于有一天,在美的启迪之下,她“看见了”声音,对这个世界开口说话。文字清新质朴,故事推进自然妥帖,颇为耐读。

示例:(1)梦幻红酒;(2)陌生知己环境描写,渲染夜幕降临,各家各户开始年夜饭,共度除夕,迎接新年的温馨气氛,烘托了“我”此时急切的心情。“怔”表现了老汉瞬间的迟疑,不准备再卖东西,安心过除夕,但“我”的话又使他深深理解,“梦幻般”表现了“我”如愿以偿但又喜出望外的心情。

更深刻、更有力地表现 “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和家人团圆。

①恪尽职守:看一个年轻人爬进车窗,拼命地往车里挣扎,站台上工作人员也拼命使劲往外拽他。②善解人意:为了帮年轻人回家过年,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

作者档案

Introduce Myself

姓名:逄杭之

性别:女

年龄:16

学校:山东省实验中学

兴趣:阅读、写作、听音乐

偶像:龙应台、朴槿惠

曾获奖项:第七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第十二届“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第四届“文心雕龙杯”全国新课标写作才艺大赛 “全国校园写作才艺之星”。已在各级报刊累计发表作品200余篇,18次在全国性作文比赛中获一等奖或金奖,包括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第九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一等奖等。已出版图书《我是95后》。

Q: 杭之姐姐,我平时写作文总

是想法太多,因此向你请教到底怎样才能简明地写好一篇作文?另外,要怎样才能把要表达的东西融入作文情节中呢?

A:首先要分清这样一个概念:作文和写作是两码事。

如果是应试作文的话,平时老师应该也给大家讲述过一些套路。我认为结构是第一位的,这也是我的一大弱项。我的建议是,如果想练习应试作文,平时就直接写这类文体,最好别记日记,那容易让你写得很散。

写的时候,先用一分钟审题,三分钟联想素材,再用六分钟构思打提纲。素材不要全都铺上去,学会根据与主题的切合度、思想的深度进行取舍。大约半个小时完成。这样一篇作文四十分钟就没有问题了。

至于“怎样才能把表达的东西融入作文情节中”,就看你“扯”的本事,你看到主题后为什么会想到那个素材?把你的思考历程记下来就可以了。

总是喜欢那些声音,自然的,美的。

窗外的风吹过,鸟儿叽喳。静谧的环境之下,灵感萌发。

于是,一篇文字就像飞鸟掠过时产生的气流,短短的,浅浅的,却也引起了波动。

文字赋予我以爱意,我在飞鸟的痕迹中穿行,无知无觉地在自己的思想中沦陷,陶醉在空气的小小振动中。一下,一下,发出的低声波,耳朵听不见,但是心听见了。

文字也给予我做梦的权利。在一场又一场或悲或喜,或善或恶的梦中,我延续着自己的生活。梦里的我,拥有着比他人明亮的眸子,坐在高高的墙上,俯视着真实中那个小小的自己和她飞鸟般的生活。

猜你喜欢
耳朵小狗爷爷
奇妙的大耳朵
闪亮亮的耳朵
冬爷爷
站着吃
爷爷说
小狗
小狗走丢了
借我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