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读本“阅读空间”的开掘

2015-07-06 14:34罗志强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施舍读本男孩

罗志强

叶圣陶说:“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要想学好初中语文,只是守着一套初中语文课本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达到现行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中生的阅读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者相应地编写了配套读本《初中语文·阅读空间》,与教科书配套使用。如果语文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读本《阅读空间》上的文章,做一番“开掘”,必将大有裨益。

《施舍的树》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读本《阅读空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6月版),本文源自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创作的一部轰动世界文坛的经典绘本《The Giving Tree》。绘本教材,这在小学教学中较为常见,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没有。编者选入读本时,把图删去,保留了文字,这无疑给初中学生阅读谢尔的作品打开了另一扇门。

《施舍的树》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描绘,没有鞭辟入里的分析,没有激情喷涌的抒情,作者借鉴了美国乡村布鲁斯音乐的表现手法,运用纯粹的故事手法,语言平白、简朴、干净,但给读者留出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篇文章语言虽然平白,但却给人以心灵的撞击,字里行间还氤氲着一丝淡淡的哀伤。于阅读而言,它是一份心灵的鸡汤,于写作而言,它拥有丰富可“开掘”的空间。

一、常物解用为妙词

教育家布鲁纳说:“没有预料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孕育着创造,蕴藏着生成。如果教师对课堂及教材中出现的“常物”予以高度关注,及时“解用”,定能生成“妙词”,让平淡的课堂变得趣味无穷,让平静的课堂变得跌宕起伏。教师课前精心预设,课上顺势而导,课堂会因教师对“常物”的“开掘”而美丽,会因对“常物”的“解用”而精彩!

《施舍的树》之所以感人,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文中大树的无私和宽容、慈爱和善良与男孩的不断索取、冷漠无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读者以巨大的情感冲击,从而触动灵魂,令人心醒动容。在执教时,教师可加强比照,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自然地感受到对比手法的艺术魅力,从而唤醒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共鸣。学生会由此体悟到,真爱是无私无悔的付出,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如何去爱。尤其是在对树和男孩的言行感受的品读过程中,资源的恰当运用与渲染,逐渐将情感的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生命成长的体悟,转化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好的文本其内涵往往是多元的,谢尔的作品不只是吸引儿童,还能掳获大人的心,在施与爱,在爱与被爱之间,它留给读者的思索既多且长。在教学本文时,教师可以在流动的课堂中捕捉时机,使得教师在课堂中“平等中的首席”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师生共享生成的美妙。

其实教师在结语“这是一棵撼动心灵之树”时,可机智地顺势追问:“课文题目却是‘施舍的树,你觉得这样妥当吗?”对“树”这一“常物”的“开掘”,便能激起思维的火花,将思考引入深处。然后在学生充分表达自我观点的基础上,教师巧妙总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这个标题老师也不大喜欢,树为男孩倾尽所有,无怨无悔,我们还去苛责,情何以堪?不如更多地反思自我!”再自然过渡到:“读此文,有人三岁,有人八十岁,读完它,有人花了三分钟,有人用了一辈子。我们的父母读了此文,又有怎样的想法呢?又有怎样的话对我们说呢?”接着让学生阅读父母的信,与父母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这必将融入学生最真切、最独特的体验,同时学生也在父母的信中自然感受到读者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这一过程当中 “体验”和“多元解读”即为“妙词”。

二、但肯寻诗便有诗

作为读本上的一篇文章,如何以“用”辅“学”,以“读”促“写”,“本”尽其用,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其实,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写”要有生长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写”出语文课的精彩。

在本节课上,设计的机动环节——阅读来自父母的信,并书写回信,就是借助文本阅读学习之机,挖掘出写作亮点,将文本阅读延伸到写作当中的尝试。

课堂中,学生此时的情感体验已达到高潮,把真实感情倾述笔端,这是内化的过程,也是表达的过程。教师要及时抓住情感的触发点,将学生的回信落到实处,这样的读写结合才是最有效的。

其实,课后教师若能深入挖掘文本,《施舍的树》在写作上的“开掘”还能继续深入。阅读教学之后,如何引导学生巧妙运用这一文本资源进行“练笔”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写作“开掘”:

1.模仿文本。经典的文本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

①仿构段练笔。《施舍的树》开篇概叙一笔,“树很爱男孩”,“男孩也很爱树”,然后铺叙四笔,从男孩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人生阶段去娓娓叙述树和男孩彼此爱着对方。树给男孩果实卖钱娱乐,给男孩树枝满足他取暖和成家立业的需要,给男孩树干让他去追梦,给男孩树墩让他老了累了可以休息。可以说作者在材料的选择的广度和跨度上,涵盖了人的一生。这样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构段,分析文章的思路、材料的取舍,可以训练学生在习作前斟酌该如何构思成文。

②仿立意练笔。《施舍的树》巧设主题,用同一字“爱”表达不同的内涵,让读者挖掘“爱”之真正内涵。树和男孩彼此“爱”着对方,树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而男孩的爱是一种自私的爱。这样立意的方法独具匠心,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作者确定主题和表达中心的方法,能提高学生的立意能力。

2.拓展文本。好的文本在描写中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要善于抓住空白点,挖掘意犹未尽之处,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拓展文本。

①补白拓展。《施舍的树》的文字简约,如一首朴实的歌。文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空白点,言有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找准训练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植于课文,想象于课外,有利于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决练笔时“无米之炊”的困难。其实课堂品读环节中从树的角度解读爱之内涵时,老师可以这样示例,当男孩爬上树,采下果子,拿走果子时,树感到很“幸福”,这时她想:“孩子,果子卖了,你就有钱了,有钱你就高兴了,你高兴,我就满足了。你的高兴就是我的幸福啊!”这是一个心理活动描写的补白。学生从树完成爱之举动后,感受、想象树的心理,就自然走进了她无怨无悔付出、只求男孩幸福快乐的内心世界。

②文尾续写。好文章的结尾往往是意犹未尽。《施舍的树》中树满足男孩不同的“要”之后, “很幸福”,“很高兴”,“很欣慰”,每次爱的举动之后,都写了树的感受,故事在“于是男孩坐在树墩上”,戛然而止。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样的结构是否完整?树此时怎么没有感受了呢?如果你觉得结构不完整,你会写些什么?如果不是,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更耐人寻味?教师的设问将激起学生的连锁思考,感受文章结尾的艺术,借此可以训练学生在习作完成时思考该如何结尾,从而提升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当然,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想象式练笔。这样能让每一个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体验,享受审美情趣,进而迸发创造热情。

通过课堂上的阅读感悟,学生对文本中的典型构段和谋篇有了深刻领会,就容易从范例中获取表情达意的语言模式,习作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3.比较文本。将读本与教材中的系列文章比较鉴别,求同求异,或举一反三,或触类旁通,一方面可以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学会迁移和运用,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多维的写作空间。

《施舍的树》与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至爱亲情”的主题密切相联,在进行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就已学了此文,这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调。就体裁而言,《施舍的树》是寓言,《背影》是叙事散文,《父母的心》与《甜甜的泥土》是小说,这些文章放在一起学习,就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不同的文学样式。

在故事情节安排上,《父母的心》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迭起,委婉动人,这一波三折的情节也正是人物心理活动“一波三折”的外在表现。《施舍的树》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树的情感的微妙变化,从“感到很幸福”到“心里很高兴”到“很欣慰,但心底却更难过”直至最后没有“感受”的留白描写,几经变化,显得起伏曲折,让人也读到深沉的爱中蕴含的一丝忧伤。文似看山不喜平,学生在作文时,也可以借鉴、学习这种用心理活动或情感的变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技巧。

在表现手法上,《施舍的树》《甜甜的泥土》主要运用对比手法,《背影》《我的母亲》主要运用截取法,在进行单元作文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在习作中将这两种表现手法都尝试运用。在学生学习完《施舍的树》,阅读了来自父母的亲笔书信,写回信时,也可让学生运用截取法回忆描写一个与父母相处的感人瞬间,将在课本中学到的方法迁移至练笔中,两“本”交融,互相渗透。

读本与课本交相辉映,共同铺路搭桥,为学生营造了多姿多彩的写作环境,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成为一种兴趣爱好时,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使他们得到一种精神享受。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是绝妙词。”有许多时候,我们不是找不到读写训练的“点”,而是缺乏那“肯寻诗”的执着和那珍贵的“灵犀一点”。

猜你喜欢
施舍读本男孩
雏燕
嗟来之食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男孩今年六十岁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老男孩
The Circus
奉献与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