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酚丁胺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C-反应蛋白、D-二聚体、BNP水平及血气分析影响研究

2015-07-07 16:00程灏郝明江建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酚丁胺多巴二聚体

程灏,郝明,江建华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江西 九江 332000)



多巴酚丁胺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C-反应蛋白、D-二聚体、BNP水平及血气分析影响研究

程灏Δ,郝明,江建华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C-反应蛋白、D-二聚体、BNP水平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收集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镇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血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5 μg/(kg·min)静脉泵入,连续48 h。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儿的外周血C-反应蛋白、D-二聚体、BNP水平及血气分析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血浆D-二聚体水平、BNP水平均较低(P<0.05);实验组患儿的PaO2、SpO2水平明显较高,PAH水平明显较低(P<0.05)。结论 多巴酚丁胺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CRP、血浆D-二聚体以及BNP水平,降低肺动脉高压。

多巴酚丁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C-反应蛋白;D-二聚体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新生儿肺动脉压持续高于体循环动脉压,引发心房、动脉导管血液分流异常,出现以严重低氧血症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美国报告的PPHN的发病率约为1‰~5‰,我国活产婴儿的发病率为0.19%,死亡率高达4%~33%[2],并且有上升趋势。本病好发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多在出生12 h后发病,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目前PPHN的治疗措施为机械通气、使用肺表面活性药物、血管扩张剂以及一氧化氮吸入等[3],但是这些方式不够简单、有效,首要的治疗目的应该是升高体循环压力、改善通气、防治酸中毒。多巴酚丁胺属于强心剂,具有较强的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体循环压力的作用,已有研究显示[4],多巴酚丁胺对于提高心力衰竭小儿的心脏功能具有改善作用;然而,目前关于多巴酚丁胺治疗PPHN患儿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D-二聚体、BNP水平及血气分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多巴酚丁胺对于PPHN患儿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确诊为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46例。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其中实验组男13例,女10例,平均胎龄(38.6±5.2)周,平均日龄(4.3±1.2) d,平均体质量(2.41±0.44) kg,顺产16例,剖宫产7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0例,平均胎龄(38.4±5.3)周,平均日龄(4.5±1.1) d,平均体质量(2.44±0.48) kg,顺产14例,剖宫产9例。2组患儿的性别、胎龄、日龄、体重、生产方式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诊断及排除标准:(1)诊断依据根据2013年中华医 学会 儿科学 分会 新 生儿学 组 关于PPHN的诊断标准[5],并经超声心动图确诊; (2)排除标准:①继发性的肺动脉高压;②合并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其他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③合并心律失常;④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⑤对研究中涉及的药物不能耐受的患儿。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镇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血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根据情况采用通气机给予高通气治疗,使氧分压维持在80 mmHg以上;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407)5 μg/(kg· min)静脉泵入,连续48 h。

1.2.2 血清指标采集:治疗前后,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取2 mL分离血清,采用临床检验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AU5400),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含量;其余3 mL静脉血加入枸橼酸纳抗凝,分离血浆,采用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威士达医疗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通过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d-dimer,D-D)水平;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

1.2.3 血气分析指标检测:采用雷度ABL80血气分析仪,测定所有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采用美国GE-LOGIQ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三尖瓣的反流速度,并依据据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4×三尖瓣反流速度÷2+5 mmHg,来计算PAH。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2组患儿血清CRP、D-二聚体、BNP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患儿的血清CRP、D-二聚体、BN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儿的血清CRP、D-二聚体、BNP水平均明显较低(P<0.05)。见表1。

组别例数时间CRP(mg/L)D-D(mg/L)BNP(μg/L)对照组23治疗前3.69±0.4226.74±3.0610.13±1.05治疗后1.52±0.16*16.46±2.11*5.84±0.76*实验组23治疗前3.85±0.4726.65±3.1710.45±1.32治疗后0.93±0.11*#7.05±0.93*#2.57±0.31*#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pre-treatment;#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ost-treatment

2.2 治疗前后2组患儿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患儿的血气分析相关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儿的PaO2、SpO2水平明显升高,PAH水平明显降低(P<0.05)。见表2。

组别例数时间PaO2(mmHg)SpO2(%)PAH(mmHg)对照组23治疗前81.43±10.4780.42±9.3769.36±7.17治疗后88.92±10.25*88.26±10.28*62.98±6.32*实验组23治疗前81.54±10.0580.24±9.7669.73±7.68治疗后98.65±11.32*#98.92±10.43*#55.29±6.71*#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pre-treatment;#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ost-treatment

3 讨论

新生儿肺动脉持续性高压的发生与胎儿慢性缺氧、新生儿误吸、肺发育不良、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内动脉导管关闭等因素有关[6],这些因素导致肺动脉血管发育异常,肺血管痉挛收缩,使得肺动脉压持续升高,正常的肺循环无法建立,使得心脏动脉血管血液右向左分流[7],影响心脏的射血功能,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患儿表现为呼吸增快、紫绀、二三尖瓣返流,出现肺心功能不全、酸中毒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患儿生命。目前,对于PPHN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镇静、吸氧等支持治疗,高振荡通气、吸入一氧化氮治疗等手段[8],但由于设备昂贵、操作复杂,临床应用并不广泛,寻找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是目前大家关心的热点。多巴酚丁胺属于茶酚类,是一种选择性的β1受体激动剂[9],作用与多巴胺类似,能够作用于心肌上的β1受体,产生强于多巴胺的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的收缩功能及心排血量,从而使体循环压力增加,防止由于过高的肺动脉压引起的动脉血管分流;同时能够降低后负荷,使心输出量增加,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减轻症状;而且多巴酚丁胺对肾血管、心率影响较小[10],安全性高于多巴胺。有研究表明[11],硫酸镁联合多巴胺治疗PPHN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而关于多巴酚丁胺治疗PPHN患儿的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对患儿外周血及血气分析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来研究多巴酚丁胺治疗PPHN的效果及其对患儿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证实了多巴酚丁胺能够降低PPHN患儿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CRP由肝脏分泌,是一种急性反应时相蛋白,在正常情况下血清含量较少,而当机体受到出现炎症反应时,CRP水平会迅速上升。CRP是系统炎症的标志物,曾有研究报道[12],血清CRP水平的增高与肺动脉高压的产生有关。这可能与CRP影响内皮细胞功能、抑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减少一氧化氮生成有关。一氧化氮是有效的肺血管扩张剂,是治疗PPHN的主要措施之一,CRP抑制其合成的作用能够加重PPHN病情进展。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降解的产物,是特异的纤溶过程标志物,反映了体内的高凝状态。有研究显示[13],肺动脉高压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肺动脉高压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反馈性的引起红细胞增多,血液黏度增加;缺氧刺激也能导致内皮细胞受损,凝血因子被激活,促进血小板聚集,使得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加重病情,引发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表明多巴酚丁胺能够控制PPHN患儿病情发展。

BNP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激素,主要由心肌细胞合成分泌,作为合成场所,肺在BNP的代谢清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NP水平可以用来反应右心功能衰竭的程度,其合成分泌与压力负荷升高有关,PPHN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使得心脏负荷增加,促进BNP分泌,使得血清BNP水平升高,已有研究显示[14],BNP可以作为PPHN患儿早期心肌损伤诊断的敏感性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表明多巴酚丁胺能够防治PPHN患儿心肌损伤的产生,改善预后。

肺动脉压增高和缺氧是PPHN的主要病理基础,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儿的PaO2、SpO2水平明显升高,PAH水平明显降低(P<0.05),表明多巴酚丁胺能够有效的控制患儿的肺动脉高压,防治动脉导管左向右分流,使得机体缺氧状况得到好转,有利于患儿恢复。这可能与多巴酚丁胺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抑制CRP、D-二聚体,改善体内炎症及高凝状态,防止心肌损伤等作用有关。

本实验通过对46例PPHN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D-二聚体、BNP水平及血气分析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证实了多巴酚丁胺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CRP、血浆D-二聚体以及BNP水平,降低肺动脉高压,对临床有指导意义。下一步研究将开展分子机制研究,为本实验所反映的现象做出进一步论证和分析。

[1] 黄琳.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诊治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4(28):152-153,154.

[2] 孙夫强,段洋,王林,等.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吸入一氧化氮治疗[J].天津医药,2010,38(5):444-446.

[3] 赵芳萍,石静云,易彬,等.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2):3521-3524.

[4] 张艳.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治疗小儿心力衰竭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3):79-81.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13年新生儿学术讨论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4):319.

[6] 杜立中.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及治疗[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6):516-519.

[7] 陈小慧.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病理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4):1041-1043.

[8] 刘学丹,李晓春.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进展[J].安徽医学,2014(11):1618-1620.

[9] 曾和平,李万镇,马郁文,等.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小儿心脏β-受体反应性[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6):368.

[10] 白晓光,熊利泽,巩固,等.多巴酚丁胺对吸入NO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作用量效关系的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19(1):42.

[11] 可喜来,燕小伟.硫酸镁联合多巴胺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5):86-87.

[12] 郑晓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899-2901.

[13] 白澎,陈东宁,孙永昌,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肺动脉高压关系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8):1204-1207.

[14] 梁红,周伟,唐娟,等.脑钠肽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1):874-876.

(编校:王冬梅)

Study effect of dobutamine on C- reactive protein,D- dimer,BNP and blood gas analysis in children with 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HENG HaoΔ,HAO Ming,JIANG Jian-hua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Jiuji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 Jiujiang 3320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se effect of dobutamine on C- reactive protein,D- dimer,BNP and blood gas analysis in children with 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Methods46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3 cases in each group.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edation, maintenance of water electrolyte balance, blood pressure, anti-infection,experi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obutam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5 μg/ (kg·min) intravenous infusion, continuous for 48 h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peripheral blood C- reactive protein, D- dimer and BNP and blood gas analysis effect were detected in all patients. Results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ost-treatment, the serum level CRP,D- dimer, BNP were lower in experimental group (P<0.05);the PaO2and SpO2levels were higher,the PAH level was lower in experimenta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dobutamin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erum CRP, plasma D-dimer and BNP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reduc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dobutamine;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 reactive protein; D- dimer

程灏,通讯作者,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疾病临床研究,E-mail:okjxchenghao@163.com。

R725.6

A

1005-1678(2015)09-0143-03

猜你喜欢
酚丁胺多巴二聚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中盐酸多巴酚丁胺的不确定度评定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素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和尿酸水平的影响
散落在星夜的笑声
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分析
屈昔多巴用于纤维肌痛症的Ⅱ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