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兮:羌族文化的追梦者

2015-07-08 14:15李建军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羌寨茂县羌族

李建军

在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作品大赛颁奖典礼上,羌族青年导演艺兮的处女作《莫朵格依》获得大奖。站在领奖台上的艺兮感慨万千:“羌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基因,然而‘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古老的羌族文化遭受重创。从那一刻起,我发誓励志传承羌族文化,用影像讲述羌寨里的故事……”

一个羌族少年的希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相信很多人都熟知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的这一诗句。诗中的“羌笛”,便是我国古老民族——羌族的传统乐器。

羌族是汉民族前身华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远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就有“羌”的记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羌族演化为许多支系,其中一部分融合于汉族,一部分发展为藏缅语族的若干民族。现今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以及绵阳市的北川、平武等地。其中以茂县的羌族人口最多,约10万人,占全国羌族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1989年5月10日,艺兮出生在茂县维城乡纳古寨。那是一个离县城近百公里、交通极为不便的偏远羌寨。艺兮这个名字是他爷爷起的,按照羌语读音,是“过年时喝的美酒”之意。爷爷给他起这个名字的用意,是希冀他把自己最美好的一切展现给世界。

艺兮自小生活在羌族家庭,和很多寨子里的孩子一样,小时候只会说羌语。直到进入纳古寨的小学校,艺兮才从老师那里学会用汉语识字读书。但这个大山深处的羌寨小学只有一、二年级,上三年级,就要到维城乡中心小学读书。每天上学,他都得走一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鞋子磨破了,他就光着脚丫去上学;每天的中餐,他都是就着开水吃家里带来的干面馍。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艺兮学习用功,成绩一直不错,还年年当班长。

2003年,艺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茂县中学读初中。为了供他读书,他的父亲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到海拔五千多米的硕布雪山和万年雪山上挖虫草卖钱,一去就是一个多月。而他八十多岁的爷爷陪着他来到县城,在离县中五六里的岷江岸边租了间民房,爷孙俩聊以栖身。

年少的艺兮深知父母的艰辛,感恩他们的深爱和无私奉献,也从爷爷和父母那里秉承了羌人特别的真诚和热情;他学习刻苦,乐于助人,热心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初中毕业后,他又顺利考入茂县中学的高中部。

这时,一位同样来自羌族山寨的高三学生找到他:“我们很想成立一个羌族文化社,传承和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但高三学业重,又很快就要毕业离校,同学们商议再三,觉得你适合当这个社长……”艺兮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作为一名羌人,自小耳濡目染,我对羌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保护本民族文化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凭着这样的信念,羌族文化社成立了,17岁的艺兮担任社长。

高中三年,艺兮带领羌族文化社的同学们,开羌语课,跳萨朗舞,在时任阿坝州羌学学会秘书长张成绪的帮助指导下,开展了不少活动。他还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到县志办、县文联、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拜访求教,并在一些羌文化研究保护者的支持下,收集了400多本有关羌族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在学校成立了羌族文化图书室。

本来,高中的学业就很繁重,而艺兮要抽出很多时间用在保护羌文化的行动中,有人对他的做法不理解:“保护羌文化那是专家、学者做的事情,你一个高中生,好好读书考大学才是正事。”但艺兮回答说,羌族的历史文化悠久,却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许多世代生活在高山峡谷的羌人不会说汉语写汉字,许多独特而神秘的民俗文化靠口口相传,而现在生活在城里的羌族孩子大部分连羌语都不会说……羌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非常迫切,尤其是羌族青少年,更应该关心这件事。

羌文化舞台上活跃的身影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汶川特大地震,紧邻汶川的茂县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当时,在县中读高二的艺兮正在教室里上课。地震来袭,天昏地暗,地动山摇,艺兮感觉自己像被筛沙子似的摇晃起来,先是重重地摔倒在地,接着又像篮球一样弹起来。所幸的是他们的教室没有倒塌,他和同学们安全地撤离到了操场上。随后,他一路狂奔,去出租房找到了爷爷。爷孙俩很快加入到了抗灾自救的人群。艺兮后来才知道,地震时,他的父亲正在雪山上挖虫草,雪崩和泥石流同时发生,一块巨石从他的身边擦肩而过,幸亏他躲闪及时,只受了点轻伤。

“5·12”特大地震覆盖了羌族主要居住区域,羌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一些羌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地震中遇难。艺兮自己辛苦收集来的几百本有关羌族文化的书籍,也在地震中被掩埋遗失了。

劫后余生的艺兮从内心深处强烈感受到传承与保护羌族文化的危机与紧迫,从那时起,他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羌族文化的未来做点实事。

2009年9月,艺兮被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原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羌藏歌舞表演专业录取。该专业立足羌藏民族的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培养既具有音乐舞蹈专业技能,又着重具有羌藏民族特色音乐表演的综合性人才。

一进大学,艺兮就在校园里着手成立了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并担任会长。在成都、绵阳等地举办的各种与羌文化有关的大型活动中,都活跃着这个年轻人的身影。他发起组织了“首届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灾后重建研讨会”、“羌历新年文艺晚会”、“爱天使国际旅游小姐走进四川羌区公益之旅”等一系列活动,被多家媒体誉为“羌族文化的守护者”,并入围“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他们的社团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社团”,是当年四川省唯一获得此荣誉的大学生社团。

2011年4月,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中,艺兮参与创编并领舞的羌族酒歌《尔玛西惹木》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荣获金奖和优秀传承人奖。这个节目展现的是每逢重大节日、集会联欢、婚丧嫁娶、宾客来访之时,羌族男女老少都要围着火塘,品着咂酒,载歌载舞,尽情欢歌的场面,同时也展现了灾区人民化感恩为力量,自强不息建设美好新家园的精神风貌。初次“触电”大获赞誉

大学毕业后,艺兮因成绩优异和能力突出,顺利留校,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怎样才能更好地把现存的羌族文化保存和流传下去?艺兮在苦苦思索。

也许是机缘巧合,这时,一位来羌寨考察的台湾学者对艺兮说:“有机会的话,你应该尝试一下电影,用影像记录历史更加原汁原味。”这个提议让艺兮怦然心动:如果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名电影导演,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和传播羌族的历史文化,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啊。

2013年,艺兮带着家乡族人的众望,肩负着传承与保护羌族文化的重任,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成为北京电影学院第一位羌族学生。

在北影电影导演专业为期一年的进修期间,张艺谋、田壮壮、谢飞、许鞍华等著名导演先后为他们上课。让艺兮难忘的是,名导们大多以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如《红高粱》、《黄土地》、《霸王别姬》等经典影片为样本来展开讲授,这让艺兮眼前一亮——他学习导演专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完成一部展现羌文化民族特色的作品。就在这个时候,《莫朵格依》的蓝本已经在他的心中悄悄酝酿。

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的学员都要完成一份作业,参加毕业展映活动。艺兮准备拍摄一部以羌族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微电影,作为自己的处女作,来参加这次展映。“莫朵格依”的羌语意思就是“天籁之音”,故事的原型其实是艺兮自己,但在剧本里,他把主角换成一个女孩——羌族少女依娜,她自小便有天籁般的歌喉,并深得祖辈羌族歌舞的熏陶,长大后偶得专业人士赏识,得以进入专业音乐学院学习。学成后的依娜,是回到家乡发掘传承羌族音乐,还是迷醉在城市的现代生活中?一场大地震让依娜下定决心……

艺兮一边筹划剧本,一边寻找赞助单位。他的努力得到了家乡父老和母校的支持,茂县尔玛(羌族)协会、尔玛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决定共同合作、联合摄制《莫朵格依》这部微电影。已在多部影视剧中担纲的羌族明星“天仙妹妹”尔玛依娜饰演女主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传承人陈海元饰演男主角,还有许多普通的羌族群众,包括羌寨里德高望重的释比也参加了演出。他们都不计薪酬,无条件地支持这位本民族的年轻导演。

2014年5月14日,《莫朵格依》在茂县“中国古羌城”举行了开机仪式。在五天时间里,剧组克服重重困难,分别在茂县县城和距离县城一百多公里的高山羌寨取景拍摄。拍摄结束后,随即送往北京剪辑。6月底,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展映活动中,《莫朵格依》作为第一部影片闪亮登场,片中融入羌寨雕楼的自然景观和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厚重的羌文化,题材新颖,画面和音乐独具一格,加之全部用羌语对白,让现场观众耳目一新,同时也得到了观赏领导及国内知名导演的交口称赞。7月,《莫朵格依》在茂县举行了首映。8月,影片在爱奇艺网站独家首播,仅半个月,点击量就高达100多万。9月23日,影片在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作品大赛中获奖。此后的两个月里,《莫朵格依》又荣获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第二届中国(武汉)微电影大赛“金鹤录音奖”、2014中国·天津国际微电影节“最佳音乐奖”等诸多殊荣。

笔者在采访中得知,目前艺兮正在努力,准备将《莫朵格依》筹拍为院线电影,如果一切顺利,将在今年下半年开机拍摄。

猜你喜欢
羌寨茂县羌族
寒池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李锦
有趣的羌寨婚礼
守望的花朵
20对重组新人 吉娜羌寨的集体婚礼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