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春放飞自由的梦想

2015-07-08 07:00朱丹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毕业精神人生

朱丹

前不久,在学校网站的毕业版上,读了李俊辰同学的《六月》和《赠诸君》两首诗,情绪浸润在了些许压抑但却清朗的心理氛围中。在《六月》里,作者感慨“时光的飞逝、流年的易去”,感叹“繁华、繁华、过眼匆匆一季”,感伤“留不下青葱、唱不完欢曲”,感激“那一支笔、半块橡皮的同桌的你”,感动“将眼泪收集、串成项链、挂在脖颈上回忆”。在《赠诸君》中,他却写道:“文章列锦珠矶字,天下英雄我辈狂。”一边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儿女情长,一边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激扬文字。婉约豪放、有晴有雨。这真是:凄然泪奔的毕业季,黄金白银的好学子!

这两年,有一批以青春为题材的电影面世:《致青春》《同桌的你》《万物生长》等。校园生活是其中主要的叙事元素。校园生活更多的是高中生活,因为这是人生中最饱满的一季时光。

三年了,你还未脱稚嫩,但却少了青涩;三年了,你还依然单纯,但却多了思索;三年了,你还好高骛远,但却露出壮志未酬;三年了,你还躁动不安,但却难遮活力四射;三年了,你还犹感学业沉重,但却难了彩梦缤纷!三年中,有多少感受:成功和失败,压抑和张扬,坚定和彷徨……失败只要不沉沦,每每就是成功之母;压抑只要不趴下,常常成了突破所在;彷徨只要不停滞,往往孕育思想之芽。一个充满着追求的人生,不就是因阴晴圆缺的日子、五味杂陈的感受而丰盈起来的吗?

去年的毕业典礼上,学校向每一位毕业生颁发了一张毕业纪念证书,今年的毕业纪念证书上,新添了一枚印章。这枚印章的图案,是2008届同学江皇甫转发过来的郑州一中毕业校友自己设计的公众号。今天我要给同学们说:五湖四海不管你走到哪里,你的行囊里只要装有盖着这枚印章的证书,你的精神里就装载着充满勇气和力量的郑州一中文化,她将永远是你一生的强大后盾!

前几天,我看到一位中学老师写给高考后毕业学子的文章。开篇他就恭喜大家终于穿过了人生第一个黑暗的隧道,并且猜想同学们从长时间的紧张疲惫中解脱出来后,十有八九会进入失重的状态,会尽情吃喝玩乐,会睡得昏天黑地,会把自己埋在游戏室里,享受着肆意的快感。

我相信:当代大多数高中生心理上承受着太多的沉重和压抑。我也相信:郑州一中学子在6月7、8号后也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也会有人招呼三两知己开怀畅饮,也会有人约上一群好友结伴旅行。但我更相信:郑州一中的毕业生绝不会有这种如长期流放在孤岛、累月囚禁于牢房而后得以自由的囚徒般的放浪和狂欢。郑州一中学子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有“遥遥的梦想”、有“追逐的风景”、有“浸满微笑的阳光”;是因为他们懂得并享受了自由。懂得并享受了自由的人,才会发誓“要努力燃烧发亮” “要脱去叛逆乖张”。

“自由”是一个被用滥的词语,在学校和大众的脑海里,在政治、宗教、历史、文化的谈论中,它失去了真正的涵义。自由首先是约束,当认同个人的自由不妨碍他人的自由和社会的秩序时,约束就成了自由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自由是和谐而不是冲突,是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在郑州一中,教师与学生追求的目标的一致性,构成了这种自由的依存关系。

自由精神的基本体现是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正是它刺激了学习的内化需求,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意识,学生才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高效。老师才会摆脱枯燥无味、重复讲解这种毫无乐趣的束缚;才会得以站在教学的高位,进行具有挑战意义的学科专业研讨和教学艺术设计。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学生的厌学情绪,根本原因就是自由的丧失!因为丧失自由,必然会丧失生命、生活、生存的活力。

教育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对自由的漠然和无知。当把教学当作教育,当把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研究局限在认知的领域,自由对学习的巨大价值必然遭到忽略,必然滋生教育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者的眼里,只有看得见的收益,立竿见影永远是功利者的哲学思维!只有独具慧眼的人,才能洞察到自由在教育教学中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引领作用!

自由和阅历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阅历是亲历亲为、亲感亲思的合成,只看到的常常似真又假,只听到的往往似是又非,只疼到的时时是似此又彼,只想到的每每是似全又偏。

阅历具有自由的主体性和体验的深刻性,一位记者在采访王石后写道:“他用双脚丈量过高山,丈量过极地,丈量过戈壁,却从未停下过脚步。”其实哪是用双脚!那是用双眼、那是用全身心,才精准地感受到了高山的高、极地的远、戈壁的荒。主体课堂上,我们让同学们在学习指导书的帮助下自学,就是为了让同学得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阅历。只有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阅历,才会将难以言传的学问意会出来,否则“纸上得来终觉浅”。印度学者克里希那穆提说过:“有一种不机械的行动,但是你必须去发现。别人无法告诉你、无法传授给你,你也不能从榜样那里学到它。”一个人阅历的深浅,就是一个人头顶的自由天空的大小。

自由有时是一种孤独,自由不仅是外向的,也是内向的,孤独是内向的自由。走得远的人和走不远的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常常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就是一个我和另一个我的你的交流,就是一个我和另一个我的你、发生的激烈交锋和折冲。我和我的你在浅层又合二为一成了我。在深层,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与人的世界,另一个是我与我的你的世界。孤独之于思想者,绝不是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的悲苦,培根在谈到读书的时候,说读书之用“为怡神旷心……怡神旷心最见于蛰伏幽居”。不会蛰伏幽居的人怎么会享受怡神旷心的天地呢?

如果说约束性是自由的柔弱,那么孤独也就是自由的强大。不管高山平原,不管春暖冬寒,不管晴日阴天,不管沙漠绿洲,不管逆风顺水,凭着自主的精神、孤独的精神,都能从跌倒中爬起、从沼泽中走出、从艰难中熬过、从战斗中成功、从悟道中永恒。

在《旧约》与《新约》中,都写着一句话“少年人要见异象,老年人要做异梦”。一个“异”字,道出了“日新又新”赋予人生的意义。异象是比异梦更清晰的一种启示。这说明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接近上帝。成功能趁早则趁早,不能趁早就赶晚!“趁”和“赶”都是只争朝夕,因为异象只呈现给奋斗不辍的少年,异梦只恩赐给青春永驻的老人。自由的精神,就是不固化的精神,就是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精神,就是孤独的精神!

在今年毕业典礼的幕墙上,写着“昨天·今天·明天”六个字,这是典礼的主题。有禅者说,人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人生太短暂了!正因为短暂,我们不能蹉跎,更不能叹息昨天,苦熬今天,坐等明天。有哲人说,一生要找到三样东西:平台、朋友和贵人。自由就是最好的平台,同学就是最莫逆的朋友,良师就是最受益的贵人。

今天是明天的昨天,为了不成为明天的遗憾的昨天,我们今天就快乐地坚守到最后一分钟,直到看见晨曦托起的日出。明天是今天的精心装扮,为了明天的美丽,我们要驻守在镜前,找出容貌上的每一点瑕疵,直到描出绘出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怀旧和憧憬是人类最美好的心理情绪。我们用拾取逝去的美好和描绘想象的美好,抚慰着今天的缺憾,支持着今天的努力。

今年的毕业典礼又让我想起了已经毕业的校友们,你们或许已经阔别日久,你们的脑海里留下的是对母校的最后一瞥。

让我告诉你一些学校的变化:兄弟湖里的水鸡妈妈孵出了五只可爱的小水鸡;滴水潭中住进了一对半岁大的黑天鹅(中国药科大学赠);学校大门里的梧桐树上又筑起了一个鸟巢;滴水潭的东山坡上又栽上了一片白桦林……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们难得回家看看,但可以在电话里把生活的烦恼跟老师说说,将工作上的事情和校长谈谈。

“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不管面临什么状况,记住人生没有绝境!“车到山前必路”,记住那枚印章,你就会找到回家的路。回家的路也长,思念的根也深,你是郑州一中的一颗种子,不管飘落在何方,都会长成一棵好大的树!我相信我们总会相见!我盼望我们早日相见!我等着你!等着成家立业的你!你带着你的笑容,我带着我的祝愿。再见!我们说好了,再见!

(责 编 阿 宁)

猜你喜欢
毕业精神人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人生中的某一天
毕业季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独一无二的你
毕业歌
如果我毕业了